亞洲當代藝術的發展多元蓬勃,但若論市場就不得不從中國開始談起。中國市場讓全世界看見亞洲藝術驚人的潛力,吸引各地藏家競相投入這個高速轉動的交易平台。從中國進而往全亞洲,La Vie邀請現任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暨資深策展人胡懿勳,帶我們概覽當前藝術市場的發展趨勢。
La Vie:亞洲當代藝術市場目前核心的發展區域是在哪些地方?
胡懿勳(後簡稱胡):談亞洲當代藝術市場的話,會以中國為核心開始談起,這應該沒有疑問,而所謂「以中國為核心」應該也包括香港、台灣兩岸三地以及亞洲各地「華人圈」一起看待;大約在1980∼1990年間,台灣藝術市場開始興盛的時候,這個圈子就已經形成了。然後往東北有日韓、往南有東南亞。2000年之後印度應該也會是一個重要的據點,但要說它目前在市場中佔有什麼樣的地位,還有點言之過早。
La Vie:中國藝術市場從2008年金融海嘯後至今,發展狀況如何?
胡:其實中國藝術市場並沒有真的受到金融海嘯的衝擊,甚至在2008年到2011、12年之間,還有走高的趨勢。其源自中國政府宏觀調控的政策,所以沒有受到國際市場波動很大的影響。儘管2011、12年,比前一階段大約縮減了30%,但我不認為它是下滑,因為中國藝術市場一直都處在高位,大陸有一個詞叫做「虛高」,指的就是這種情況。換句話說,即便目前有些縮減,其中仍然有許多的價格假象。我覺得大陸的拍賣市場公佈的價格數據若繼續減少,其實是較為符合事實的狀態。舉個例子,大陸公佈2012年的拍賣數據顯示,一個年度的平均成交率只有47%,這個數據和每場拍賣會之後公佈的數據中間有明顯差距。
La Vie:你如何看待金融海嘯後,西方藏家開始大量拋售中國藝術品的現象?
胡:就藝術商品化的角度,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收藏家為自己的藏品做新陳代謝的工作。當時受市場歡迎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如F4(方力鈞、王廣義、岳敏君和張曉剛)等人,作品價格已經漲到飽和程度。依照國際市場的情勢,價格再往上提升的機率並不高,因此,西方收藏家趁這個時機拋售,再用相同模式去挖掘下一個值得炒作的題材,例如像尤倫斯(Guy Ullens)轉而關注印度的藝術作品,這是再正常不過的。
La Vie: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於去年登陸香港,你覺得對於中國的藝術市場有什麼樣的影響?
胡:我覺得這個是好的。中國藝術的一級市場(Primary Market)其實非常薄弱。當初藝術市場是受西方影響才崛起,而西方主要指的是美國,歐洲藏家介入的比較少;早期的當代藝術,比如張曉剛的《大家庭》、《血緣》系列,或是王廣義的《大批判》這類作品,很符合外國一直以來對於中國社會的想像,他們的想像停
留在文革階段,所以當看到這種題材的作品,符合了西方在當代藝術創作的內容,便認為這才真正能夠反映出中國社會,而非居於主流地位、彰顯社會主義生活的寫實繪畫。(節錄)
文字:歐陽辰柔 圖片提供:胡懿勳、Sotheby's
閱讀精彩全文,請見La Vie雜誌第1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