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歐美日,具有質感的藝術和設計隨處可及,「美感」是一種天生且自然的直覺反應。臺北市在國際間享有交通便捷之美名,其中交通建設與公共藝術的結合更視為佳話,並受到市民大眾的認同,此次計畫希望透過候車亭站牌的改造,以最貼近市民生活的方式,讓美學自然地發生,如同漣漪般擴散出去,帶動整體社會的美學意識。
因應腹地過小而設計 倒懸式候車亭化被動為主動 貼心設服務燈鈕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精神,就是透過創意設計融入城市治理,完成實質的城市改造。21世紀當全球都會都在致力於讓城市的街道更便利以因應未來的生活型態,臺北也將投入相對的資源進行規劃。因此,臺北市從通用設計與服務設計的概念出發,參考巴黎、韓國、義大利等國的先進智能化的候車亭案例,擷取其中的精神,以創新性、使用者導向以及前瞻性等概念,整合納入新式公車候車亭中,兼顧民眾需求和便利美觀,打造更優質的候車空間。
臺北市有許多道路,因腹地過小無法增設制式候車亭,這時就必須考慮到週遭人行道空間、候車環境等條件,設計出新式的簡易功能型候車亭,主要有四大特色:
一、倒懸式設計 ─ 新式候車亭與現有制式候車亭最大不同為「倒懸」之設計,
主要是將候車亭結構支撐落於人行道設施帶,使其增加人行道的寬度,還給民眾寬闊的人行步道。
二、設置服務燈鈕 ─ 從使用者導向出發,設置乘車服務燈及服務鈕,一按鈕即亮琥珀色的光燈,提供公車司機辨識民眾候車,另公車LOGO亦可提供民眾清楚知道這是公車候車亭,讓等公車乘客化被動為主動。
三、雨庇環繞LED光帶 ─ 候車亭雨遮四周設有藍綠色LED燈帶,並加強候車亭照明設備,增進候車亭夜間辨識度,而且藍綠色設計的柔和光線,成為城市獨特夜景,民眾夜晚也可安心候車。
四、全臺首創趣味動畫智慧型站牌 ─ 為利乘車民眾快速辨識該站候車亭提供何種路線服務,採用雙面式智慧型站牌,並改變原來僅以文字顯示方式,改以動態顯示並搭配簡單趣味動畫, 以及方便辨識之LED色彩規劃安排。
新式站牌設置服務燈鈕 新增點字標示
而新式的站牌的設計同樣兼顧使用者需求及便利美觀,與新式候車亭相同,設置乘車服務燈及服務鈕、乘車路線資訊設計簡單趣味的動畫之外,還有二大特色:
一、 站牌造型設計上採仿生設計概念,模擬行人「招手」攔公車之動作為造型發想,由底部往上延伸作一個彎折,除了模擬行人向外攔車的手臂之外,也代表向外招手”Say hi”的友善表現。
二、 全盤尺寸皆以通用設計考慮依據,符合年長或無障礙市民候車操作需求,更貼心加上點字標示,公車到站與燈光(服務燈)提示,使其司機預先了解下一站服務對象,候車民眾上下車時不再有壓力,達到禮敬目的。
而新式站牌將可取代候車亭的位置,未來第一批設置預計可提供約180支公車智慧型站牌。
讓等待變美好 城市行動美術館!信義線候車亭美化+松山線色彩計畫
為了提升都市品味,特別讓信義線公車候車亭換上新裝,與臺北市立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國際藝術村合作,將館內的珍藏的藝術品,展示在候車亭內,包括書法大師董陽孜的作品「九歌、知其白守其黑」、版畫家林燕的「小懶獅」以及藝術家何采柔的「甜的獨角獸」等等,多達26座美化候車亭,讓藝術進入城市的公共領域,重新賦與候車亭新的形象和生命;也讓候車亭不只是休憩等待的場所,也是藝術作品的展示空間成為「城市行動美術館」,透過藝術介入空間,讓等待的時間更有趣,讓等待成為有價值的美好時光,化作城市的一隅風景。
除了信義線公車候車亭之外,未來松山線19座公車候車亭也同樣會與設計師媒合,換上令人驚喜的新裝,同時還會加入城市色彩策略,以顏色區分方向─東-綠、西-藍、北-橘紅、南-棕,目前已完成松山線4座長廊式候車亭色彩策略(南京復興、南京龍江雙向),並增加地標指示,有助於觀光效益。期待透過設計導入公共設施,帶給市民全新的感受,也看見臺北未來城市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