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樹叫做雀榕,是靠著鳥兒吃下果實來達到種子旅行的目地。這種樹生命力強韌,幾乎是隨處可長,最常見在廢棄房舍內,僅靠著微弱光線也能迅速長成巨大的屋中樹,有時還會反客為主,吞噬賴生的建築體。以AJ為首的幾個年輕人組成的佔空間,就如同雀榕一般。他們取台灣常見佔位為概念,大舉展開一場文化入侵廢宅的行動。他們無預警地在不存在文化氣味的區域,投擲下一枚又一枚的種子砲彈,在台中轟然炸出有趣的文化快閃現象。
瞄準都更中途宅
成軍將近三年的佔空間,這兩、三年來在台中陸續以佔空間、本冊、Artqpie Library等名義,出沒在老城區的廢宅中,而追蹤他們的的游擊動態已成了狩獵文化者的樂趣。佔空間是由AJ、妮子、可謙、景瀚等數位年輕人組成,核心發起人AJ本目前正修讀管理學博士班,以兼職方式經營著佔空間。AJ表示,會發起佔空間的主要目的,是想提升城市的美感意識,間接促成中區活化。他說,中區有很多具有特色的老建築,可惜最有力的公單位遲遲沒有動作,無法像台北那樣發展出類似光點或紅樓這樣的空間。當這些老宅的房東年紀大了、無力照料房子,既等不到都市更新,就只能放任房子敗壞。
於是,AJ用文化佔據的概念,在這些不修邊幅、不具魅力、不引關注,如同流浪漢般存在的廢宅裡,企圖在書店、咖啡館、文創商店等選項外,實驗出一種的新分享空間。他們的第一個空間「佔空間」是AJ用幫忙照料房子向親戚交換短暫使用權,主要舉辦講座、展覽與分享會。第二個空間「本冊」位在自由路停車場後的半塌老宅,是以閱讀分享為主,做為獨立出版ZINE誌的推廣基地。
換工抵房租的另類合作
今年二月,團隊從本冊撤出後,緊接著在中美街覓得落腳處,將前兩場空間經驗結合,打造集合圖書館、展覽、講座、工作室與選物店概念的「Artqpie Library」。
Artqpie Library所在的老宅自前任房客離開後荒廢了一段時日,屋況相當糟糕。不僅樓上樓下嚴重漏水,屋內甚至長出了草樹,就算是在大白天也感覺十分陰森,左右鄰居都傳聞這是一間鬼屋。而AJ之所以選擇這棟房子,自然不是受到老房子韻味所吸引,而是這房子位處在都市發展的絕妙尷尬處境。去年這房子的隔壁還是停車場,今年就變成了工地,正如火如荼蓋起新建案。也就是說,這棟房子是都市更新的棄子或釘子戶,它的現況就等同於同一區老房子可能面臨的未來。
由於資金有限,AJ向屋主提出「交換」合作,他們改造一樓與三樓的同時,也協助屋主改造二樓住家空間,以設計施工服務取代租金,換取一至兩年的使用期。談定合作後,AJ邀集朋友一起著手改造。房子的坪數不小,是由2個店面單位合併而成,由於前任房客做為冰箱修理廠用,使得地面留有重型機具造成的凹凸,而為了方便搬運機器,臨路介面有一半是鐵捲門,另一半則是老式鋁門窗。在屋主同意下,AJ清理現場時便將角落畸零房間敲除,再將屋後鐵皮增建重新修繕後改為透明採光罩,而鐵捲門介面則使用大大小小的老窗拼接區隔內外,透過這幾個手法將空間打開、引入自然光,破除了陰森可怕的形象。
能快速撤場是第一考量
考慮舊市區停車不易,AJ將房子側面的生鏽鐵捲門拆除,利用舊木門在側牆重塑新入口,使鄰路介面可以容納最多機車停車位。此外,他將醜陋的鋁門窗貼上卡點西德Logo後,意外使之添加復古歐風感。內部規劃則可分為使用舊樑柱構建的圖書區、大桌展覽區、榻榻米為主的講談區,以及用屋樑區隔的工作區,整體而言可說是過去空間的大總合,但在空間與空間銜接的展示架上,多了許多販售商品,加進了選物店的概念。
在不固定的空間內游牧,佔空間也曾面臨青黃不接的時候,甚至有段時間根本沒有固定的空間可用,使能改以「紙本遊牧」方式借用他人的空間策展;也因此,要讓計劃在極大與極小的空間內伸縮,便成了空間改造手法的主軸精神。AJ說:「通常,我們在做任何改造之前都會先花5分鐘討論撤場問題,像Artqpie Library要撤場的話,大約只需要3天。」
從空間到紙本的練習曲
新的Artqpie Library除了維持圖書館、展覽跟工作室性質外,多了些許消費性質,提供場地租借與禮品消費,採取免費與商業並重的經營方式。除此之外,工作室本身也生產商品,不過他們的商品不是物質糧食,而是一本本的精神糧食《咱誌Let's Zine》。《咱誌Let's Zine》扮演著在地平台角色,蒐集團隊所熱愛的事物,並表達對美學的看法。透過販售刊物所獲的盈餘來營運空間外,在編篡過程逐漸累積的專業也被看重,因此也有不少地方誌、獨立刊物委託佔空間協助執行,使得工作室增加額外的收入。
「奈良美智、川保久玲、草間彌生或蔡國強等創作者的展覽中,經常出現在美術館裡面蓋屋中屋的概念,如果將這種展出方式拉遠一點看,與Artqpie Library的概念相當類似,就是一場長時間策展。」AJ說,佔空間刻意避開充滿歷史風華的老宅,因為這樣的空間裡故事已經太飽滿,團隊選擇都更狹縫中的廢宅,讓人們清楚從所要表達的內容與生活的味道中,得到更多對於建築使用的想像。「建築不應只有一種方法跟出路。」他說。
文字:李佳芳、攝影:劉森湧
本文選自LaVie出版書籍《老房子開店日記》,更多精彩內容請點選→《老房子開店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