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創意街區地圖上的新亮點:大內藝術區,為大直與內湖創造新的有機人文生態,並且大聲宣示既有專業價值創造、又有人文藝術創意無限的臺北城市精神!正式成為臺北第13個創意街區大內藝術區,也是臺北市第一個定位為國際藝術的街區。
第一屆「台北大內藝術節」特展開幕,以「城市精神」為主題,串連內湖區瑞光路周邊及大直區21個畫廊、藝文空間,並將捷運捷運劍南路站3號出口前廣場-中山21 號廣場,化身街頭美術館,推出「城市精神攝影展」與「Inside Out 公共影像裝置活動」等活動。臺北市文化局局長劉維公表示,「臺北13個街區都有著不同的特色,過去幾年文化局至少規劃了172條地圖、200條以上的導覽路線,而民眾可以靠著導覽,漫步臺北巷弄,體驗臺北的文化深度和情感溫度。大直內湖重劃區,因為文化涵養相當高,匯集了畫廊及藝文空間,形成臺北市第一個定位為藝術的國際藝術街區,未來也將希望能持續辦理活動,讓大內高手們大顯身手。」大內聯誼會長李敦朗亦表示「在紐約、東京,都有畫廊群聚產業,希望能夠在大直內湖一帶也能創造出優質的藝術舞台,能邀請更多國際知名藝術家來台展出」。
大直內湖人文創意無限 形成臺北市第一個國際藝術街區
大直內湖具有匯聚臺北市重要藝文機構與經貿中心的地理優勢,經「自強隧道」連結國立故宮博物院、過「中山橋」到臺北市立美術館、由「麥帥二橋」進入101 商圈。輻射狀的交通優勢,吸納匯聚了上述三個機構區域的豐沛能量。近年來快速聚集了20多家畫廊與藝術機構,已經顯現產業群聚的經濟效應和為臺北市帶來國際能見度。
第一屆大內藝術節:城市精神
位於美麗華對面中山21 號廣場的〈城市精神〉攝影展,以鏡頭帶領民眾探索都會生活的新視野、尋找都市曾經走過而留下的足跡、發現遺失在都市中的各種美好。都市多元的交通工具有著各自的速度與步調,Josef Bares 將他搭乘不同交通工具對一定點拍攝下的時間流動限縮在一格景觀中;曹良賓則是在夜深人靜之時,拎著相機捕捉夜半杳無人煙僅剩路燈微光閃爍的街景、巷弄,透露出城市深處的孤寂;而陳以軒則是選擇於紐約求學期間回台的時間,行一趟「公路攝影」,在兩種文化間的轉換讓藝術家對漂泊在「景色」與「景觀」間的影像有著共鳴。梁以妮與楊登棋作品則不約而同捕捉了抽象化的城市圖像,讓景框中的線條重新解構一般視角中一成不變的建築風景。
藝術 Inside Out - 用藝術翻轉臺北市的城市風景
11月15日起於美堤河濱公園左岸河堤舉辦的〈Inside Out Project: 點名藝術家〉影像裝置活動,更是與TED 大獎獲獎者JR Inside Out Project 全球藝術團隊合作,輸出近300 張全開尺寸民眾開懷大笑的臉譜,顛覆大頭照的嚴肅制式,讓發自內心的笑容鋪滿整個城市。這也是第一個在臺灣舉行的Inside Out 大型影像裝設活動,歡迎民眾共襄盛舉,用藝術翻轉臺北的城市風景!
資料圖片提供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