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美術展覽,我探訪世界各國
不知怎麼著
也許是因為台灣這片土地離我們最接近
所以我對台灣非常期待
私は世界各国を美術の展覧会で回って参ります、
なんというこでしょ。 なんというこでしょ。
台湾は自分たちと一番近い街であるうこもりまして、
台湾を憧れておりました。 台湾を憧れておりました。
— 草間彌生 KUSAMA YAYOIKUSAMA
草間彌生(KUSAMA YAYOI),一個在當代藝術上無人能出其右的前衛藝術家,視覺語言強烈耀眼,心靈美學無比豐實,藝術魅力早已深植台灣,陸續在博覽會、畫廊、公共藝術、時尚界發現其蹤,始終缺乏一次整合性的大型展覽於美術館中展出,引頸期盼的《夢我所夢:草間彌生亞洲巡迴展》(KUSAMA YAYOI, A Dream I Dreamed),將於 2015 年正式在台灣高雄與台中兩地登場,展覽涵蓋草間彌生跨度 60 年的經典創作元素與搶眼新作,是台灣草間彌生個展的空前首例。無法親身來台參與記者會的草間彌生,為台灣民眾捎來親切的影片問候,訴說著她時有所聞的台灣印象,以及她所期盼透過藝術創作溫暖人心,傳遞愛與和平的幸福深語。亞洲巡迴展由日本草間彌生工作室(KUSAMA Enterprise)與韓國大邱市立美術館金善姬(KIMSunhee)館長策畫,遠道而來的策展人金善姬,帶著與草間彌生的深厚情誼,漫談亞洲巡迴展的獨特之處,展品囊括了藝術家最具代表性的經典創作,更規劃展出近三年來草間彌生的最新繪畫,如〈我的永恆靈魂〉(MY ETERNAL SOUL)系列,如同金善姬館長所言:「希望透過亞洲巡迴展讓更多觀眾體驗草間彌生驚人的藝術爆發力!」
《夢我所夢:草間彌生亞洲巡迴展台灣站》由國立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時藝多媒體與閣林文創共同主辦,首站於 2015 年 2 月假高雄市立美術館與台灣觀眾正式見面,6 月移師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輔以台北城間草間彌生相關的宣傳活動,草間彌生的藝術執念將由三大都會開始蔓延,2015 年的台灣,從南到北即將華麗幻化為「圓點女王」的夢遊仙境。展覽以全面且多元的方式呈現草間彌生驚人的藝術創作脈絡,從讓人感受草間絢爛魔力的代表作〈曼哈頓自殺慣犯之歌〉(Song of a Manhattan Suicide Addict)、 無限鏡屋〉(Infinity Mirrored〈Room),到最為人熟知的〈南瓜〉(Pumpkin),以繽紛色彩、重複圓點堆砌而成的,包含裝置,雕刻,繪畫以及影像等近 120 件作品,综合勾勒出草間彌生的藝術創作生涯,引領觀眾透過展覽一同深入全球矚目的草間世界!
2012 年,草間彌生藝術回顧展在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展期間,草間彌生親自造訪倫敦,同步發表與時尚精品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的跨界合作,為近年來的歐美巡展話題形塑出重量級的華漾篇章,現正於中南美洲的巡迴展,更是創下超過 200 萬參觀人次的萬人空巷之勝景。《夢我所夢:草間彌生亞洲巡迴展》始於 2013 年韓國大邱,陸續於上海、首爾締造口碑與熱潮,2015年正式宣告抵台,「草間彌生」必定成為年度藝文展覽中最具藝術性與話題性的亮眼關鍵字。而鴻海集團三創數位(股)公司即將在臺北資訊園區推出綜合性文化創意產業的實踐基地「三創生活園區」,其公共藝術專案當中也囊括草間彌生創作系列中極為罕見的不銹鋼雕塑作品。在慶祝園區盛大開幕期間,公共藝術專案亦將同時揭幕,型塑「三創生活園區」藝術與科技創意樞紐之品牌形象。
為此,主辦單位也計畫邀請三創公司共同合作,於「三創生活園區」打造展覽的教育推廣及文創基地,包含大樓外牆的 LED 並結合場域內空間,以裝置作品、新媒體等媒材,規劃「認識草間彌生」民眾教育推廣活動,更特別的是亦將推出草間彌生概念的咖啡美食體驗,並從日本引進草間彌生文創衍生品並結合台灣設計開發的草間彌生風格文創市集。「三創生活園區」的教育活動計畫與台灣首站高雄市立美術館,以及暑假強檔國立臺灣美術館《夢我所夢:草間彌生亞洲巡迴展台灣站》的合體,充分展現以「藝術跨界科技」的創新形式,發揮北中南藝術連線的魅力,將「全台瘋草間」的旋風,導向臺灣科技文創產業軟實力的創業育成基地,也是「三創生活園區」董事長郭守正聯手亞洲科技與藝術年輕創意團隊邁向美夢成真的啟程。
展覽資訊
中文展名:夢我所夢:草間彌生亞洲巡迴展台灣站
英文展名:KUSAMA YAYOI, A Dream I Dreamed
洽詢電話:02-6630-8388
展覽臉書
高雄站
時間:2015/02 /07(六) ~ 05 /17(日)
(週二至週日 09:30~17:30,每週一、除夕休館)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201-203 展覽室
台中站
時間:2015/06 /06(六) ~ 08 /30(日)
(週二至週五 09:00~17:00;六日 09:00~18:00,每週一休館)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101 展覽室
延伸閱讀:
資料提供 時藝多媒體
圖片版權 Copyright of Yayoi Kusama, Courtesy of Ota Fine Arts, Tokyo / Singapore, Victoria Miro, London, David Zwirner, New York, Yayoi KusamaStudio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