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丈夫、年幼的女兒三人,
從東京越過溪流,搬到我的老家旁。
買下一見鍾情的昭和古厝、歷經部份翻新,
自開始生活後已過了三年,
如今的我,已能真正體會「打造家園」的樂趣。
二○一○年二月,擔任編輯的我與從事圖文寫作的丈夫,和這間屋子相逢了。初次參觀屋況時,我們便對古老的長廊與寬闊的庭院一見鍾情。大概是屋齡已屆三十四年的緣故,我們不必負擔建築物本身的不動產費用,僅以土地的價格買下了這間擁有長廊的家。我們請擅長和風建築的設計師,保留長廊並重新進行規劃、整修,並於同年的年尾搬入。
讓平凡的廚房變成「流連忘返的空間」
我和丈夫都很愛做菜,待在廚房的時間肯定比在客廳來得長。然而廚房朝北,日照不佳,要怎樣才能讓它變成我們「流連忘返的空間」呢?自從搬家後,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有天突然靈機一動,買了三張板凳放在裡頭,再把當作工作台的餐桌變回用餐的餐桌,想簡單吃上一頓早餐時就在這兒解決。廚房融合餐廳的功能後,使我們對收拾東西的觀念產生了變化,這個小小的改革,也成為之後我們四處重新檢視家的契機。
「窗戶與牆壁」能讓室內設計煥然一新
我的工作室位於廚房隔壁,大小約二點二五坪,這裡擺放了電腦、印表機及大量的文件和資料夾,幾乎沒有多餘的空間能讓我好好佈置。就在某一天,來家裡拜訪的姊姊對我說:「這棟房子的工作室和廚房的窗戶太老舊了,有點可惜。」我才恍然大悟。
的確,這兩處都沒有重建,而是直接沿用,俗氣的咖啡色窗框與外頭的柵欄連自己都不是很喜歡。於是我把心一橫,用油漆將窗框粉刷成白色,並將窗簾軌道替換成白色的滑桿,結果整個房間一下子亮了起來。仔細想想,窗戶是黯淡的咖啡色或明亮的白色,都會大幅影響房間的氣氛與自己的心情。
趁著這股氣勢,我開始將腦筋動到牆壁上,拿起釘子敲敲打打,掛上丈夫繪製的插畫並安裝木架,甚至配合地點主題裝飾起屋裡,例如在廚房擺放料理的插畫,在工作室佈置打字機的圖案,屋內的面孔頓時煥然一新。我就是在這時候,發現「家真有趣」。於是重新檢視至今為止,被放棄或過度整修的部份,只要稍做修改,家就會充滿活力。
與長廊相伴的生活
這個家的主角是長廊,我與丈夫如此深信,女兒或許也這麼認為。像長廊這樣的空間,原本應該深深地扎根在日本的氣候及民俗風情裡,如今卻變得相當罕見,而我,則是被這份罕見吸引,所以決定長居於此。
設計師在改建時,非常堅持要將長廊的屋簷延長,故將之前的長度增添了六十公分。多虧如此,我們得以在雨水靜靜滑落的日子裡,敞開窗戶,從屋內眺望庭院,還能將長椅擺放在屋簷下;即使盛夏時節,高掛的豔陽都能被遮擋,屋內依舊是滿室清涼。生活中的滿足感,很大一部分來自於這道長廊的相伴。
打造永續家園
購屋、改建,一如既往地佈置家具,到此終於告一段落。不過正如設計師不斷告訴我們的:「在建築中融入生活,才是所謂的家,設計師的工作,就是提供一個這樣的基礎。」言下之意,打造家園的醍醐味,從住戶開始生活後,才正式醞釀。
這個家從今以後,將是同時搭載女兒成長、我與丈夫下班生的重要舞台。一想到我們的關係如同人生伴侶,我便覺得打造家園,雖有起點,卻沒有終點。夕陽時分,每當橘紅色的光芒靜靜地流淌在屋內及庭院,我心中不禁哽咽:「謝謝你今天也為我們帶來幸福的一天,以後還要多多指教。」對我們而言,這裡,就是這樣的家。
作者:小川奈緒
本文選自LaVie出版書籍《家所教我的事》,更多精彩內容請點選→《家所教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