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健X冶堂茶室
人茶合一的生活美學
採訪/周培文
攝影/薛展汾
info
地址:台北市永康街31巷20之2號1樓
電話:02-3393-8988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日 13:00~ 20:00
沒有招牌、廣告,如果不注意,會以為經過了一般民宅,「冶堂」位於永康街巷子裡老公寓的一樓, 走進大門,小小的庭院散發幽靜。拾階而上,淡淡茶香透過木製紗門傳了出來,推門而進,木桌竹椅,謙架茶葉罐、紫沙壺、瓷杯……不像坊間茶藝館,冶堂的古味渾然天成,而氣質是內斂的。
茶藝精深 文化無價
店主人叫做何健,因為愛茶,想推廣茶文化,二十多年前成立了「冶堂茶文化工作室」。現有的永康街店面成立約十年,這十年來,任何人來這裡喝茶,完全免費,因為何先生堅持不收茶資,他說他不是「做」茶生意,而是在「分享」茶文化。
之所以沉浸於茶文化的世界,要從何健的成長過程說起,童年時因熱衷於集郵,因此三天兩頭就往中華、光華商場跑,而後逐漸接觸到古董古玩的世界。爾後為了更精進自己的古文物知識,便開始往故宮跑,進而參加故宮陶瓷課程,跟著良師研習文物知識;隨著學問精深,何健開始潛心研究具有五百年歷史的江蘇宜興窯紫砂壺,這樣的機緣開啟了他的茶生命。
原本只是作為興趣,把玩茶壺與品茗都只是生活調劑,但一九八五年成為何健人生轉捩點,那年他獲得中華茶藝獎泡茶冠軍,毅然決然放下人人稱羨的銀行鐵飯碗,轉為全職茶人,同時成立「冶堂茶文化工作室」。
不拘形式 簡單奉茶
「冶堂」大致上分為三區,一進門的大方桌用來接待一般客人,牆邊展示著各式茶壺、茶盞、茶葉等茶商品;左方以布幕相隔,是較隱密的品茗區。這兩區的大桌一圓一方,取中華文化古代方圓之間的意蘊;裡區則擺放名家設計作品,其中一個不起眼的櫥櫃,則是何健蒐羅的茶文物,依年代分類,一個小小櫥櫃,就是一部台灣茶文化史。
茶器對於何健,只是日常用品。他認為尊敬就可以,不應該拿來藏,拿來拜。把這些百萬元的茶器放在家裡供奉,意義何在?對物尊敬,不代表你要捧之。
不過何健還是推薦「宜興壺」,他認為宜興壺是一個很好的發茶器,不必過分講究新與舊,或是否出自名家。除了宜興壺,何健也根據自己對於茶具的喜好與經驗,特別與台灣陶藝家與瓷器廠老師傅合作,打造屬於「冶堂」特有的茶具。說到底,他還是一句老話:只要從感官品鑒回歸享受,選擇自己喜歡的茶器與杯子就夠了。
何健說店內是隨意佈置、沒想特別多,但仔細觀察仍處處有驚喜,隨口一問桌椅,多來自民國四零、五零年代的老傢俱;店內四層展示架下方附上的抽屜,是紅眠床支架構造,不須刻意雕琢就自然與周遭融為一體。
「冶堂」地方不大,就是何健的茶文化工作室,也算是私人茶室,作為招待朋友的場合。這種招待其實不界定形式,不管是不是朋友,只要來了,就簡單奉茶,舉凡與茶相關之事,都可以在此提問或分享。
圖文資料提供 台茶小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