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計劃「單色畫Dansaekhwa: Korean Monochrome Painting」

藝術計劃將於一月十七日至三月十五日舉辦「單色畫Dansaekhwa: Korean Monochrome Painting」展覽,屆時將展出韓國Danseakhwa單色畫派六位核心藝術家朴栖甫、李禹煥、尹亨根、鄭相和、金昌烈及河鐘賢橫跨三十年的創作,展現韓國藝術家在民族認同與西方藝術衝擊中尋找契合自身文化特質的創作實踐。

 

韓國抽象藝術始於1950年代晚期,政治的動盪與全面現代化的政策,導致年輕藝術家對傳統學院畫派提出質疑,進而捨棄寫實繪畫的具體與表象,運用簡約單色系創作,摸索不同抽象繪畫的表現形式。到了1970年代,強調「回歸自然」的單色畫形式,發展成為韓國戰後最重要的抽象藝術Danseakhwa單色畫風格。

 

單色繪畫在韓國已有二千年的歷史,是韓國文化的核心。當韓國藝術家從西方引進抽象繪畫,即試圖以西方抽象的表現手法體現韓國傳統的哲學與美學,在作品中融入無為、自然、中庸和觀照等韓國傳統的精神價值,在理論基礎上是與西方極簡抽象藝術有著根本的區別。

 

單色畫藝術家從自身的歷史、文化和本土材料擷取靈感,每位藝術家皆發展出獨特的表現手法,作品蘊含豐富的本土文化語彙和深厚的手工技法,創作在某種程度已成為一種修行,藝術家重複著無數次同樣的手繪動作,如苦行僧般將精神超脫的狀態鋪陳於畫布空間。即使在形式上有著與西方藝術相似的實踐模式,但本質上則企圖與自身文化脈絡接軌,在西方的抽象藝術語言中注入東方的哲學思想與人文語彙。

 

此次單色畫展以韓國的審美意識與精神價值對西方的現代藝術思潮進行重新解讀,透過六位藝術家的創作審視韓國現當代藝術的歷史演進。單色畫派不僅將傳統與現代、東方和西方的元素結合起來,同時開闊與西方藝術的接觸,為韓國藝術在國際的發展奠定堅固的根基。

 

朴栖甫
1931年出生於韓國慶尚北道,1954年畢業於韓國弘益大學美術系,2000年時獲得弘益大學榮譽博士學位,曾在法國巴黎的Sorbonne大學進修。朴栖甫是單色畫派的靈魂人物,並為戰後韓國抽象藝術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他以“描法”系列作品聞名,將傳統韓紙(Hanji)貼於畫布上,再以鉛筆持續地描繪線條,勾勒出無數線條的組合,一種介於書寫與繪畫風格,而在手不間斷地重複活動中,展現超越藝術形式表象的意志力與自律精神。朴栖甫曾多次舉辦個展,先後在2014年法國巴黎貝浩登畫廊、2012年韓國大邱美術館、2010-2011韓國釜山市立美術館及1991年於韓國果川當代市立美術館舉辦個人回顧展。同時也多次參加過國內外當代藝術大展,包括2014年美國紐約Alexander Gray Associates畫廊、2011-2014年瑞士巴塞爾博覽會、2011-2013年美國紐約Armory博覽會、2009年韓國首爾國立當代美術館、2008年新加坡美術館、2006年法國聖埃蒂安現代美術館、2005年中國北京索卡當代藝術中心、2003年德國柏林東亞藝術博物館及2002年日本東京市立現代美術館。作品被國內外重要的美術館以及私人機構收藏,如韓國首爾國立當代美術館、韓國首爾三星集團美術館、日本東京現代美術館、日本福岡市立美術館及法國FNAC私人收藏。

 

鄭相和
1932年出生於韓國慶尚北道,1956年畢業於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美術系,曾在日本和法國定居。鄭相和的繪畫著重創作過程,運用反覆撕貼顏料的手法刻畫出細緻網格狀的形式,藉由「塗抹與剝離」顏料的重覆動作,引領自我探索進入修身的境界。鄭相和曾多次參與韓國、日本和歐洲的展覽,包括2011年法國聖艾提安現代美術館、2007年韓國首爾Leeum三星美術館、2004年韓國首爾市立美術館、1998年韓國釜山現代美術館、1991年韓國慶珠Sun-Jae美術館、1986年日本埼玉現代美術館及1981年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美術館。此外,他還多次參加國外的雙年展,如2008年波蘭波茲南雙年展及2000年韓國第三屆光州雙年展。

 

河鐘賢
1935年出生於韓國Sanoheong,1959年畢業於韓國弘益大學美術系,2000年時獲得弘益大學榮譽博士學位。河鐘賢的Conjunction接合系列是他的代表作,運用獨特的背押法,將顏料從畫布背面用手或不同的工具往前推擠,畫面自然出現的紋路構成他平面的創作,此與在畫布正面作畫的常規方式形成強烈的對比。從1990年至1994年,河鐘賢任職弘益大學美術學院院長,1995年擔任第一屆光州雙年展藝術總監,從2001-2006年,他接任首爾美術館館長職位。他曾多次參加國內外藝術展出,曾在2012年韓國果川國立當代美術館、2004年韓國昌原美術館及2003年義大利米蘭當代藝術基金會舉辦個展,並參加1993和1995年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及1967和1977年巴西聖保羅雙年展。

 

尹亨根
1928年出生於韓國美源,1957年畢業於韓國弘益大學美術系,2007於韓國首爾辭世。尹亨根以探討媒材本質的Umber Blue赭藍系列聞名,運用天然麻布的本色和顏料暈染的效果產生不同的色塊,讓顏料與畫布在虛實之間對話,用以呼應大自然陰陽的調息與融合。他曾多次參加國內及國際藝術展出,包括2012年韓國果川國立當代美術館、2002年韓國首爾國立當代美術館、2000年韓國釜山美術館、1997年德國羅伊特林根Konkrete藝術基金會、1996年美國德州瑪法Chinati基金會及1992年英國泰特利物浦美術館,並在1969和1975年參加巴西聖保羅雙年展及1995年代表韓國參加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

 

金昌烈
1929年出生於韓國馬山Pyeongahnnamdo,1950年畢業於首爾國立大學美術學院,1968年由美國紐約學生藝術聯盟學院畢業,1996年獲得法國駐韓大使館頒授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金昌烈在50年代是南韓抽象藝術運動的重要核心人物,自70年代旅居巴黎後,成為西方最具有影響力的韓國藝術家之一。金昌烈的《水滴》系列是他最知名的作品,以超寫實的手法反覆地描繪水滴,將西方的油畫技法與東方對自然的崇敬融合為一。在平實的畫布上,漢字與水滴充滿禪意的結合,作為藝術家經由創作體現個人回歸自然的途徑。他在國內外舉辦過多次回顧個展,包括2012年台灣國立美術館、2005年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2004年韓國首爾現代畫廊、2004年法國巴黎法德波姆國家美術館、1997年法國德拉吉尼昂博物館、1994年韓國Sonje當代美術館、1993年韓國國立當代美術館、1989年美國芝加哥國際藝術博覽會現代畫廊、1989年義大利米蘭納維利奧畫廊、1983年日本東京畫廊、1977年比利時安特衛普畫廊及1975年徳國漢堡美術館。他的作品被國內外重要的美術館及藝術機構收藏,如韓國首爾國立當代美術館、日本東京國立現代美術館、比利時根特Veranneman基金會、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荷蘭鹿特丹波伊曼•凡•布寧根博物館及德國波鴻美術館。

 

李禹煥
於1936年出生於韓國慶南,是一位活躍於韓國、日本和歐美的藝術家。1956年他前往日本大學研讀哲學,在1960-70年代,他不僅被公認為日本前衛反形式主義「物派」(Mono-ha)首要倡導者,也成為韓國單色畫運動(Dansaekhwa)的先驅。2011年六月,李禹煥於紐約的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 Museum)舉辦首次回顧展“創造無限”Marking Infinity,成為繼白南準和蔡國強之後第三名於該館舉辦個人展覽的亞洲藝術家。李禹煥的作品回歸繪畫的基本元素,以點與線體現東方精神,隨著筆觸的延伸、扭動或停頓,與畫布間產生辯證互動,反映出東方文人畫無為的冥想狀態。他的作品頻繁地在國際展出,重要的個展還包括2014年法國巴黎凡爾賽宮、2012年美國休士頓亞洲協會、2008年在德國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2008年布魯塞爾比利時皇家美術館及2005年日本橫濱美術館。他並在1977年參加德國卡賽爾文獻展及2007年代表韓國參加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他的作品被國際上重要知名的美術館及藝術機構收藏,包括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英國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法國巴黎龐畢度中心、德國柏林國立美術館及澳洲雪梨新南威爾斯美術館。

 

圖文資料提供 文化部

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2025年夏天北美館戶外廣場展出作品敲定!一年一度的X-site計畫本屆由表層工作室《毛孔城市-佔領計畫》奪得首獎,其將人體散熱機制「毛孔」概念擬態於建築設計,以金屬結構搭載3D列印噴霧裝置呈現作品——從有形的地景到無形的水霧,宛如城市中的微氣候地表系統般,緩解都市的熱氣滯留與循環。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X-site計畫:美術館廣場的空間再想像

北美館自2014年啟動X-site計畫,每年公開徵選以戶外廣場為基地、當代藝術與建築美學為核心的臨時性裝置提案,期待激發人們對於空間的再想像,十年來已發展為台灣新銳建築與藝術創作者的重要舞台。近年來,X-site計畫積極推動對於環境永續、減廢再生的討論,本屆亦鼓勵參賽團隊整合減碳方案與節能規劃,最終徵得的37件提案多數反映出低碳、再利用、淨零等綠色建築概念,同時凸顯與環境意識交融的跨域創作型態。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2024 X-site計畫首獎《林木林》。(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以「毛孔」為發想的霧繚繞之境

2025年X-site計畫首獎由《毛孔城市-佔領計畫》奪得,創作團隊表層工作室以人體最基本的散熱體制——毛孔——為發想,企圖將毛孔轉化融入建築設計,創造出具「透氣性」的公共場域。為回應本屆的永續主軸,團隊使用輕質的回收鋁材打造主結構,並在大範圍的鋪面上,透過3D列印打造噴霧裝置,讓地景與水霧交織於城市廣場形成如微氣候的地表系統;成品也將呈現光影、風向、濕度與溫度的變動,進而打開觀眾的身體感知,重新定義北美館廣場與人之間的互動行為。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建構觀眾與永續議題的對話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表層工作室大量使用回收材料:以重量計算,建築使用到的材質近四分之一來自回收材料,包含以寶特瓶環保紗材質製作的布質鋪面等;總重量約一半的材料可被再次使用,其中部分可作為永續使用的街道家具,甚至兼具照明燈具的功能。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期結束後,噴霧裝置也可完整拆卸並重複組裝,甚至成為其他裝置藝術、景觀照明等作品的元件,藉此減少耗材的環境負荷,並提升在地回收材料利用率,建構出營造面的共生循環。《毛孔城市-佔領計畫》透過大範圍的城市實驗地景,讓美術館廣場從單純穿越的步行通道,得以延擴出觀眾與永續議題的對話路徑。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X-site得獎作品的形式突破

評審團指出,有別於過往X-site著重在單一建築量體或物件的形式,本屆奪得首獎的《毛孔城市-佔領計畫》是利用小型物件構成的大尺度格網系統,創造出有密度、有節奏的嶄新空間經驗,進而去對比原本單一的廣場,水霧系統也具有高度的開放性與可親性。

「該作品從點線面、空氣、以自然光線投射到數百個物件所產生的不同陰影,及物件會隨著風向飄散而佔領場所,讓人感受到無形的動態感與呈現出四度空間體驗——作品本身的動態性,讓民眾與作品產生深度的互動。」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百年台灣,人文風華:《薰風》的金鼎之路

數位洪流席捲全球,在這個紙本閱讀黃金時代彷彿已成過去的嚴峻時刻,《季刊薰風》憑藉獨特的內容定位及精緻嚴謹製作,不僅在如一股清流般在紙本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更榮獲金鼎獎「人文藝術類」殊榮,成為台灣文史雜誌領域典範。這項殊榮的背後,是發行人黃志成及編輯團隊對台灣文化傳承的堅定信念與不懈努力,期望透過《薰風雜誌》,重建台灣大眾史觀。

《薰風》
薰風第26期「百藝齊綻你所不知道的臺中文化城」

《薰風》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深思熟慮、精心策劃的結果。它以獨到視角,深入探討、梳理台灣的歷史文化及脈絡,並以極高規格的知識含金量、藝術裝幀設計,呈現一本兼具學術價值與究極美感的雜誌。從發行人理念、內容規劃,及製作流程三個面向,跳脫文史雜誌框架的限制;為「老派」又「浪漫」的紙本,端出任何形式皆無法取代的重磅閱讀份量。

《薰風》
藉由各期《薰風》季刊,讀者可以窺見台灣社會在日治時期日新月異的蓬勃發展。

熱情、堅持與對台灣文化的深厚情懷

《薰風》的成功,與發行人黃志成的理念密不可分。一直以來,黃志成對紙本媒體的獨特價值深信不疑,他認為紙本雜誌具備數位媒體難以取代的「安神作用」及「收藏價值」,尤其在資訊爆炸的當代,「拿到一本喜歡的書,你終於會靜下來,然後把手機擱在旁邊」,這份寧靜和專注的閱讀體驗,既是數位時代裡的珍貴資產,更是推進紙本持續向前的動力。懷抱對台灣文化的深厚情感,《薰風》並非流於表面地呈現歷史事實,而是試圖引導讀者深入思考歷史脈絡及與當代社會的關聯性。黃志成說:「我們希望這個刊物是會流傳下去,將來被回顧、珍惜。」這份對文化傳承的願景,是《薰風》得以持續深耕台灣文史的根本動力。尤其,編輯團隊對內容的嚴謹和正確性,更是吹毛求疵,在作者遴選和稿件審核上都相當嚴苛。「我們希望撰稿人在《薰風》的文章都是沒有發表過,縱使這個議題寫過,他也要依照設定的主題重新撰文。」黃志成強調,這份對品質的執著,也反映在其高昂的稿費和圖片授權費用上,即使這意味著雜誌長期處於高成本、低利潤的營運狀態。「《薰風》希望能保留老照片的復古感和文本質量,也重視讀者能攤平閱讀的舒適性,所以選用高成本的手工裸背膠線裝及日本進口紙張和油墨。……我們全部都沒有任何商業廣告,純以銷售量為營收來源。」 黃志成這麼說。這席話,精準地突顯《薰風》製作上的頂尖嚴謹規格,更展現了發行人寧可犧牲經濟效益、也要追求卓越品質的堅定決心。

《薰風》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薰風》
《薰風》嘗試跳脫文史雜誌框架的限制,選用高成本的手工裸背膠線裝及日本進口紙張和油墨,在保留老照片的復古感以及文本的質量,同時翻玩版面。

以細膩視角,重新詮釋台灣文史

《薰風雜誌》的內容規劃,以獨特視角,深掘台灣文史的豐富內涵。它摒棄傳統以政治或重大事件為中心的歷史書寫模式,轉而聚焦於細膩的生活面向。雜誌涵蓋議題,從日治時期的基礎建設(例如:水道、鐵路)、產業發展(例如:鳳梨罐頭產業及藺草編織業)、教育改革(例如:現代化教育體系)、娛樂生活(例如:劇院、溫泉的興起)、醫療衛生等面向,皆透過圖片、文獻以及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專業分析,構築出更為立體、更富意象的歷史圖像。值得一提的是,《薰風》亦深入探討諸如日治時期臺人文化組織的結社、農民抗爭運動,以及台灣人對海洋文化認知等較少被關注的議題,陳述獨到選題目光及挖掘被遺忘歷史的決心。這些主題絕非憑空臆測,而是經過團隊縝密討論和嚴謹考證的成果。「我們同時會執行兩到三期雜誌議題,隨時都在檢討明年、後年的主題。找來的撰稿人也都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重量級作者!」黃志成這麼說。正是這份對歷史的嚴謹態度,以及對史料真實性與權威性的堅持,讓《薰風》在眾多文史刊物中脫穎而出。

《薰風》
宜蘭頭城盧纘祥故宅,圖片提供: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薰風》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先生演講留影 圖片提供: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金鼎獎的榮耀與文化傳承使命

連續三年入圍及連年獲得金鼎獎殊榮,《薰風》不僅展現其卓越的內容品質,也成為台灣文化傳承的重要平台。《薰風》不僅在內容上精雕細琢,設計團隊也勇敢突破傳統知識類書籍的排版框架,將內頁的圖文配比調整至接近一比一的美學。例如,在六頁的3000字文本中,會搭配1015張圖片,以降低文字的密度,使閱讀變得更加舒適與愉悅。這樣的設計不僅讓讀者深入探索台日文史,還在視覺上提供了一場享受,讓文史的探索不再是沉重的負擔,而是一場輕鬆的穿越旅行。隨著每期《薰風》季刊的發行,雜誌逐步揭開從清朝統治到日本殖民時期的台灣歷史,讓人們得以見證在日治時期,這片土地如何經歷翻天覆地的變遷,展現出其蓬勃的社會發展與文化交融。透過這些精彩的內容與創新的設計,《薰風》不僅記錄歷史,也在每一頁面中喚起了對這段往昔的共鳴與思考。

《薰風》
薰風往期精彩刊物 圖片提供: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看更多第48屆金鼎獎入圍及得獎名單:https://gta.moc.gov.tw/home/zh-tw/listofawards

-字裡行間 悠遊穿閱-第48屆金鼎獎入圍暨得獎作品線上書展 精彩上線:https://linktr.ee/gta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