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專精:在地匠人精神
一筆一畫、一針一線,對傳統工法的堅持、對美感細節的追求,府城匠人身上有著毫不馬虎的頂真(台語)講究。快速複製的量造時代裡,重新尋回匠人精神,在新世代身上看見傳承的起點。
工筆繼承藝匠精神 農麗
正興街位於台南市的中西區,但橫亙於海安路就劃分了不同氣氛。接近西門路那端,由於近年來店家串連活絡,把小小的街巷,甚或乏人問津之處簇擁成為迷你觀光道,舉凡到此一遊者多半願意排著冗長隊伍來枝蜷尾家霜淇淋,或是轉往國華街巷弄裡吃吃阿瑞意麵與 魠魚羹。
向著康樂街往海安路走去,越過路口,便一路安寧。這其實是台南的真實風貌,走在路上偶有間廟宇,店前幾個閒散的中男人正在戶外聊天抽菸,馬路機車來去,細細風砂吹起,陽光灑了下來,瀰漫悠閒懶散的氣氛。農麗,就身處在這方境地,倘若不仔細尋找,還真容易錯過。
當你按下門鈴,打開門的那刻起,就好像進入一戶職人商家隧道,挑高樓層,樓梯口上那幾片紅色廟門,廳堂前小沙發,窗邊滲入戶外南方光線,與室內昏黃的照明連結在一起,許多府城職人的家居就是這樣的氣味,這是2015年,農麗的風景。
農麗在台灣創辦已屆七年,從早期的「農村系列」、以櫻花鉤吻鮭和藍腹鷴等保育動物為主題的「生態系列」,到深入台灣民間元素的「潮流傳統繪」,打著堅持台灣製造、在地元素、藝匠精神與革新創意概念,農麗早已潛藏一批擁護者,電影【艋舺】、【雞排英雄】、【陣頭】、【電哪吒】中,主角身上鮮明的各式T恤,也早已散播在世界各地,其中印著「大丈夫」,靈感取自台南祀典武廟的匾額;衣背上則由關帝、關平、周倉三位天神,形塑為搖滾歌手組成「天團」。
繁體漢字是台灣使用的美麗文體,是一種傳統漢字,是現代漢語書寫的最基本單元,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書寫系統。農麗創辦人大錦說,二百多年前,「大丈夫」三個字就高懸於台灣一級古蹟─台南祀典武廟中門上。此匾筆法剛勁有力,氣勢宏偉,由台灣道楊廷理,立於清乾隆五十九年甲寅中秋(西元1791年)。意旨讚揚關公義薄雲天、正氣凜然的品德風範,也勉勵台灣府男子學習大丈夫「貧賤不移,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大氣度。
漢字取材自圖像、聲音、邏輯,是從古至今,隨著當地的風土民情、生活習慣而變,藏著許多元素,這是一種歷史軌跡,將人從閱讀時帶進潛意識中的感受。透過大錦深入地方,挖掘台灣故事,走訪農村、廟宇,所捕捉的文化意向,將這些兒時耳熟能詳的符號,以最淺顯的方式把即將消失的傳統元素編織成服裝,引發年輕人對於台灣的了解,並且願意驕傲的穿在身上,這是透過服裝引人自我認同的企圖。
2010年農麗自台北的牯嶺街遷移到台南的五條港,租了一間四、五十年的老房子,置身於南方地理與土地文化連結,除了服裝,大錦運用平台和台南在地小公園圓環的義美紙燈籠廠合作的聯名製作「紙燈籠」;府城荷蘭日時,繪作了「荷蘭農鞋」,這些作品展示的是大錦在台南付出的精神和勞力與被影響的痕跡,匠人的精神與手感傳承在一個新移民身上,開啟了現代創作與傳統工藝的對話。
2014年歲末12月,寒風來襲、日頭卻卯卯的掛在天上,大錦介紹著農麗延伸出的新品牌「UPCYCLE 1」,這個將人們認為是廢材、淘汰的鋼管、電扇、細腳鐵凳、扇門、燈頭與各式各樣棄置的物品回收、再生,以環保運動中的循環、減量、再利用、修復及重新思考,作為施作自家店面與生活的準則。
看著那雙認真而聚精會神的眼神,想起3年前,當我穿著「愛樂府拉肯若I LOVE Rock N' Roll千手搖滾觀音TEE」作為新書發表會的宣傳服時,大紅色的一字領以中長版、五分袖飛鼠T恤出現,眾人眼睛一亮,紛紛詢問愛樂府拉肯若到底什麼意思,帶著微笑滿心歡喜的告訴他們,就是「我愛搖滾呀!」轉身秀出衣背上的大慈大悲千手搖滾觀音,祂手握吉他、貝斯、擴音器、麥克風、鈴鼓、黑膠、啤酒等搖滾法器,夾雜了音樂元素,外圈搖滾蓮花指手就像在訴說我們身上的紋理。
從北至南,農麗華麗轉身更加反璞歸真、切合實際,所以,當你走到正興街143號門口,別急著按下門鈴,先靜靜欣賞由大錦選出的十四個承載府城不同記憶的老窗片,親手施作拼成工作室的落地窗。那時,你會懂得農麗對土地的心意,不是一時興起,並非花言巧語,而是正心誠意的默默耕耘。
完整報導請見「La Vie 2015年 1月號 第129期 台南--贏在講究好本事」
文:黃小黛 圖片: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