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自然的生活概念 將成為世界主流 Thomas Sandell

La Vie 回歸自然的生活概念,將成為世界主流 Thomas Sandell

城市與建築乃美好生活的骨,溫暖人心的室內家居是肉,而充滿人性的設計則是當中湧動翻滾的血脈生機。北歐人追求的是對自己的負責,要做到「每個人每一天的每一件事,都預先被規劃了,都完整地被思考了」這樣的境界;是人與人間的尊重,亦是人與自然萬物的和諧共生。

 

北歐人不談天人合一, 因為已經身體力行。
Sandellsandberg Arkitekter的首席建築師ThomasSandell的室內設計中,有著夏天的光、冬夜的雪、秋日的風與春午的葉。北歐秋冬陽光稀微,所以用淡色系提升屋內空間的亮度,再以色彩增加溫暖與甜度。冬天嚴寒所以有效率的隔熱是基本要求,北歐四季分明,花開花謝,毫不躊躇,同時季節又有紀律的回歸,裝飾過度木器就無法保留原色與天然的紋理,玻璃器皿便應有如湖泊天光,隱含湖中矽土與森林密意。此外,北歐人不談眾生平等,因為社會已近平等、開放、民主、互助。Thomas Sandell認為建築空間,應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北歐人不談誠實,因為正直內化成為個人立身處事的標準,因此家具設計,簡潔、直接、乾淨,近乎極簡。


La Vie:斯堪地那維亞設計是否還有更深一層的社會意義?
Thomas Sandell(以下簡稱TS):設計不應該只是為富裕階層服務,設計應該是民主的,一般人擔得起的,斯堪地那維亞設計要讓所有的人都可以透過設計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La Vie:斯堪地那維亞設計在北歐不同國家所呈現的面貌為何?
TS:北歐與斯堪地那維亞概念是兩種體系。但在設計上普遍的說法是包含瑞典、芬蘭、丹麥為主的設計風格。以這三個國家的設計來說,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細分的話,芬蘭設計是純淨與自然的一種無華面貌,丹麥有著濃郁的職人色彩,50、60年代家具大師的風範仍影響至今,瑞典是介於自然與人之間的一種平衡。挪威則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它沒有設計的傳統,向來不是設計之地,但在這幾年,鋒芒畢露。比方Norway Says及許多的挪威建築事務所,都開始在國際上產生了影響力,它的風格是人類以樸質向自然致敬。


La Vie:你的設計作品,想要表達什麼樣的生活?
TS:一個快樂的,美好的生活。這種美好,是從每天的小事情所累積起來的,一個美好的門把、兩三個用心製做的茶杯、數張祖父所傳下來的原木椅子、咖啡與肉桂捲......那是個每天美好一點的生活,這樣簡單的概念。


La Vie:你的設計在近年來最大的轉變為何?
TS:沒有。我的設計理念始終如一, 我希望建立一個「現代的斯堪地那維亞風格」(Modern Scandinavian style),因此有人笑稱我是現代的斯堪地那維亞風格之父


La Vie:什麼是你心中的理想設計?
TS:回到人的層級來思考事情,這是體;以功能主義角度來執行,這是用。


La Vie:Sandellsandberg Arkitekter為人們帶來什麼樣的生活?
TS:心理層面是快樂的、能讓每日生活順利運作的、生理層面是愉悅的生活。


La Vie:瑞典的家居風格跟其他世界上的大都市有何不同?
TS:以功能主義為特色。家中的一切都預先被規劃了,一切都被仔細地思考,比方廚房多大,在當中操作者才能維持基本尊嚴,又比方孩童該有多少的生活空間,以及該如何被使用,這些這在二十世紀初的瑞典,都已經被前輩思考過並透過法律來清楚的規範。瑞典的家居風格不會大而無當,也不會小至壓迫人心的自由,永遠守在中庸(Lagom)。


La Vie:台北市未來在市中心可能有一個700億的交通樞紐公共建設國際標案,這樣的大型交通樞鈕的開發,如果你參與競圖,會如何規劃?
TS:我希望這個建設是「透明的」,因為量體巨大,更不應該阻斷城市的視覺流動;它是「開放邀請的」, 讓所有人都能進出、都能使用;它是「流體的」,人、交通與美好事物都在這邊發生、流轉;是「母性的」,有繁茂綠色,會呼吸跳動、溫暖而讓人想親近;是「自己自足的」,主體不是一個消耗能源的怪獸,它會透過太陽能、風力來生產能源。我們事務所已經在規劃類似這樣的建築了。


La Vie:你心中2050年的城市樣貌?
TS:城市持續重要,人口密度仍舊提昇,但是回歸田園的概念成為主流。鄉下會變成最令人渴望之所在,不是英國莊園別墅那樣的概念,而是有文化、有生命力的真正純樸小鎮。城市本體向上成長,但是綠色會覆蓋所有可見表面,空中花園、垂直農場,大樹森林與綿密草地取代水泥柏油。

 

 

文:馬克斯Max Wang 圖片提供:Sandellsandberg Arkitekter
本文選自第130期 La Vie 月刊,更多精彩內容請點選→La Vie 2月號/2015 第130期

「安藤忠雄展|青春」大阪3月開展!原尺寸重現「水之教堂」,全面呈現代表性作品的大規模個展

「安藤忠雄展|青春」大阪3月開展!呈現從過去到現在的代表性作品,原尺寸重現「水之教堂」

將於日本大阪舉辦的「安藤忠雄展|青春」,為繼2017年東京國立新美術館「挑戰—安藤忠雄展」之後的大規模個展,本展將全面呈現這位建築大師從過去到現在的創作歷程。

出生於大阪的安藤忠雄,透過自學習得建築知識,並於1969年開始建築設計活動。自此之後,他不斷打破既有概念、接連打造嶄新的建築作品;90年代起,他不僅活躍於全球建築界,還積極投身於環境再生與與震災復興等社會公益項目,影響力早已超越建築家的領域。

真駒内滝野霊園頭大仏(撮影:小川重雄)
真駒内滝野霊園頭大仏(撮影:小川重雄)

睽違16年在大阪的大規模個展

而這場將於3月20日至7月21日在大阪新文化設施「VS.(ヴイエス)」登場的「安藤忠雄展|青春」,更是安藤忠雄睽違16年在大阪舉辦的大規模個展。如同其展覽名稱,半個世紀以來,安藤忠雄始終站在第一線,仍懷抱著「青春」之心,奮戰不懈,而作為一名不斷挑戰的建築家,他所傳遞的人生訊息,也將為觀者帶來極大的啟發。

「安藤忠雄展|青春」將於3月20日至7月21日在大阪新文化設施「VS.」展出。(Photo Kazumi Kurigami)
「安藤忠雄展|青春」將於3月20日至7月21日在大阪新文化設施「VS.」展出。(Photo Kazumi Kurigami)

從挑戰的軌跡到安藤忠雄的現在

本展將分為「挑戰的軌跡(挑戦の軌跡)」與「安藤忠雄的現在(安藤忠雄の現在)」兩大區域,前者將完整介紹安藤忠雄過去的住宅、教堂、美術館等文化設施的代表性作品;後者將呈現其目前的建築作品,包含長期進行的「直島計畫(直島の一連のプロジェクト)」、以「巴黎證券交易所(Bourse de Commerce)」為代表的歷史建築再生項目,以及如「童書之森(こども本の森)」的社會公益項目。

ベネッセハウス ミュージアム + オーバル 撮影:松岡満男
ベネッセハウス ミュージアム + オーバル(撮影:松岡満男)

原尺寸重現「水之教堂」

值得一提的是,本展也將打造高達15公尺的沉浸式影像空間,引領觀者遊覽安藤忠雄的代表作,同時展場也將以原尺寸重現其早期經典之作「水之教堂」,讓人們能以五感體驗這件建築作品。此外,本展也將透過模型、影像與音樂裝置,呈現安藤忠雄與直島共同走過的37年軌跡。

水の教会(撮影:白鳥美雄)
水の教会(撮影:白鳥美雄)

安藤忠雄展|青春
展期:2025年3月20日― 7月21日
展場:VS.(大阪市北区大深町6番86号 グラングリーン大阪 うめきた公園 ノースパーク VS
休館日:毎週一;開館時間:10:00 - 18:00(五・六到 20:00)
票價資訊請點此

資料來源|VS.共同事業体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開幕!免費入場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睽違六年,日本建築師平田晃久即將來台舉辦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帶來兩個核心建築概念「纏繞」與「迴響」,透過近40件珍貴草稿與模型,深入分享近年創作,同時展現其理論的延續與突破。本展將於2025年2月15日至3月30日在NOKE忠泰樂生活三樓Uncanny登場,開放大眾免費參觀。

平田晃久睽違六年在台個展

平田晃久師承伊東豊雄,兼具論述與設計實力,曾榮獲多項新銳及新秀建築獎項,是日本中生代建築師的重要代表之一。繼2019年的《人間自然》後,忠泰美術館再度邀請平田晃久來台舉辦個展,分享近期的重要創作與理論突破。本次展覽將呈現平田晃久如何將人類角色與自然想像融為一體,探索其更深層的創作思維。

「我們身處的時代,「人類」的概念與生命的世界相連,並不斷轉變著。我想建築亦是如此。然而,新的建築形態唯有在超越以現代為前提預設的人類群像——在各種事物與人類交織互動的臨界處,才能窺見其面貌。」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平田晃久(圖片來源:忠泰美術館)

展開未來建築與居住想像

忠泰美術館的長期藝術實踐「奧夫塞計畫」(Off-Site Project)致力邀請不同創作者離開美術館的既定場域,在非典型的展演現場,以建築與藝術詮釋「Off」的定義。作為2025奧夫塞計畫之主題,觀眾將可以一窺平田晃久的建築哲學,激發出充滿生命力的思考與碰撞,展開對於城市、居住環境的未來想像。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圖片來源:忠泰美術館)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在NOKE忠泰樂生活3F Uncanny舉辦,「纏繞」主題於大階梯空間展出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在NOKE忠泰樂生活3F Uncanny舉辦,「纏繞」主題於大階梯空間展出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延續平田晃久一直以來的創作概念「纏繞的相容性」(karamari shiro),藉由對自然界秩序的觀察,來詮釋建築空間的型態,並將建築視為人類、生物與自然彼此纏繞相容的生態系統。本展更進一步探討人類的意識、感知、時空等非肉眼可見的物質,將其轉化成可產生共鳴的建築與「迴響」,試圖探索未來建築的可能性。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迴響」主題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亮點作品

平田晃久除在日本有許多代表作外,亦在臺灣設計不少建築作品。《物我交織的臨界》展覽精選其最新作品、位於東京原宿的新地標「HARAKADO」,以及多個臺灣在地重要建築案,透過珍貴的草稿與模型,全面展現平田晃久在建築創作中的歷程與變遷。

▸ HARAKADO

HARAKADO於2024年開幕,是位於日本東京原宿的複合式購物商場。整棟建築物以「編織街區」為設計概念,運用大量立體玻璃帷幕打造鏡面效果,映照出外在的天氣變化與人潮車潮,使 建築物如同周邊環境的一部分。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HARAKADO(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HARAKADO(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HARAKADO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HARAKADO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 富富話合

位於臺北市中山區的住宅建案「​富富話合」,層次錯落的外觀吸引不少行人的目光。在這座建築中,平田晃久利用陽台在建築外部創造出立體且舒適的區域,將光線、微風和雨水溫和地導入這座如同生態系般的建築中。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富富話合(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富富話合(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富富話合(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富富話合(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 太田美術館

「​太田美術館」坐落於群馬縣的太田車站前,純白的建物與周邊綠意交織。該展館以促進地方創新發展為設立理念,開幕以來也吸引人潮回流,成為市民匯集的據點。在設計與規劃過程中,平田晃久團隊也多次舉辦工作坊,邀請民眾一同發想、討論,讓太田美術館成為一座市民參與的建築。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太田美術館(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15開幕!展覽免費參觀,集結最新力作與多件台灣建築代表作
太田美術館(圖片來源: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

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

展覽日期|2025.2.15–2025.3.30
展覽地點|NOKE忠泰樂生活 3F Uncanny(臺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200號3樓)
開放時間|週日至週四11:00-21:30、週五至週六11:00-22:00
參觀辦法|免費參觀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