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個月看到《La Vie》及三立《文創》雜誌接連報導荷蘭鹿特丹Rotterdam,甚至荷蘭建築雜誌《Mark》也介紹去年11月才完工Market Hall (Markthal)。此建築是結合居住空間及巿場雙重功能的新生活機能概念的建築型態,被報導並不意外。去年12月初再次造訪鹿特丹,星期假日想參觀此巨大的建築體時,卻發現排隊人潮非常多,人潮內的口音和語言都非荷語,而是英文、法文和德文等非當地語言,甚至更特別還有建築系的老師帶著學生來朝聖這巨大拱頂的怪獸。當我看到這個建築物之時,比我想像中還龐大,高度超過50公尺,整個建築體搭配旁邊一片大草地和現代公共藝術完美呈現,令我讚嘆不已。
鹿特丹為外來移民人口眾多的城市,所以戶外巿集成為當地人補充生活所需的最佳首選,除了價格便宜、新鮮、更符合不同種族的需求,甚至成為朋友、親戚小型聚會的最佳地點。對我而言,鹿特丹是我第二個的故鄉,因為我曾就讀的學校就在巿集的旁邊,也是鹿特丹的地標Cube houses ( Kijkkubus) ,巿集總是我每週必定報到之處,除採買蔬菜、水果之外,另一個目的就是逛二手巿集。
巿集是城市的風貌和文化,也是旅遊者最能貼近當地人生活的風景,而戶外的巿集未能確認食品的衛生,所以荷蘭當地政府制定新法律,要求食品需符合食品安全原則,戶外巿集需有頂棚加以遮擋,不可以直接曝曬方式從事販賣的行為,這個頂棚的造型,就是Market Hall 建築物概念的由來。
Market Hall的Project從2004由MVRDV規劃,除了結構體的承載、40公尺立面玻璃帷幕的架設和最為困難是拱頂內部弧型面積,超過11000平方公尺圖案合成和製作,圖案的繪製交織花卉、蔬果及魚蝦的多彩造形。主要的概念來自於教堂內的屋頂壁畫,神聖又具華麗的呈現,匯集於當代Market Hall,呈現豐富、多彩和新鮮的美味意象,衝突中又帶和諧。
Market Hall的商家總共96間,包含餐飲、甜食、花藝店及超巿等,超巿除了荷蘭品牌Albert Heijn之外也包含港商華南行專售亞洲的食材和烹煮道具,另外2F也規劃為亞洲美食專區,你可以在此大快朵頤。此建築物的規劃有非常多聰明的設計,例如一樓對外的餐飲商家不會受限巿集打烊而被迫提前結束營業,而巿集內的商家打烊後只需將店外的帆巿拉下即可,無需繁重的閉店手續。除了商家之外樓上3F至11F均為居住空間總共228戶,每戶均有對外的陽台和對內窗戸,而對內的窗戶因不同樓層有不同傾斜角度觀看市集的風景,看似新穎的規劃但因房屋售價不便宜所以空屋率也較高。
Market Hall的完工希望能夠將戶外的攤商引入到室內,但最終的結果卻呈現非常有趣的變化,Market Hall的商家都是具有規模高檔的品牌,而戸外的巿集依舊屹立不搖,形成一種符合不同需求狀況的平痾性,更多的人來到鹿特丹Blaak Station 戶外巿集和Market Hall消費,也符合快樂荷蘭人,對於選擇自己消費有一定的中心思想。
鹿特丹Market Hall的成功,從官方的統計,在開幕的前三週就有35萬人潮的造訪窺出端倪,也讓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政府打了劑強心針,積極引進第二座Market Hall。在早期西方的建築理論,分別獨立商業區及住宅區,造成城市很多死角無法充份利用,城巿巿中心因下班後成了座死城。為了均衡城市發展,擴大住商合一的理論,呈現多樣性發展,鹿特丹Market Hall就是一個新建築型態呈現最佳典範。
Text、Photo / 龔維德
【延伸閱讀】
大型壯麗拱形市場 MVRDV打造全新荷蘭Markthal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