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英美監控超勇猛《第四公民》史諾登愛情是罩門

LaVie 揭密英美監控超勇猛《第四公民》史諾登愛情是罩門

對抗英美強國面不改色《第四公民》史諾登「愛情」是罩門
勇奪今年奧斯卡的《第四公民》本尊艾德華史諾登(Edward Snowden),昨天(4/03)突然對英國開砲,爆料「英國監聽阿根廷政府長達五年」,將監聽風暴燒向南美洲,引發阿根廷全國震驚!讓人好奇的是,這位被全球民眾視為英雄、揭密勇氣驚人的史諾登,罩門究竟在哪裡?電影《第四公民》忠實揭露史諾登最怕的其實是「愛情」。原來史諾登逃到香港時,連獨自對抗英美兩大強國都能面不改色,卻在收到女友一封分手Mail時,黯然落下男兒淚來,不僅讓在場的導演蘿拉柏翠絲(Laura Poitras)頓時手足無措,就連觀眾都看得好不心疼,十分有趣。


踢爆美國大肆監控行動而逃亡海外的前中情局高級雇員艾德華史諾登,昨天意外將砲口轉轟向英國,並揭露「英國間諜暗中對阿根廷監聽長達五年」的極機密文件。原來為確保福克蘭群島安全,英國於2006至2011連續五年、對阿根廷領袖展開暗中監控。史諾登上月也踢爆加拿大採取32種偵查手段竊聽全球,甚至施放病毒操控、破壞他國重大設施等事件,直接影響了加拿大的反恐法案公投。史諾登天不怕地不怕,卻最怕當鋼管舞孃的同居女友琳賽米爾斯(Lindsay Mills)要跟他喊分手。


滯留香港「回不去了」《第四公民》史諾登計畫莫斯科結婚
原來史諾登當初為恐連累女友,只留下字條「我出差去」就飛往香港,留下琳賽獨自面對國安局盤查和房東催款(史諾登帳戶遭凍結),讓媒體紛紛對他貼上「負心漢」的標籤。完全不知情的琳賽氣得要命,認定男友丟了爛攤子給她,逼得史諾登只好隔洋為女友辯護「她根本不知道我在做的事情」。史諾登雖跟琳賽澄清這樣做全是為了「保護她」,但氣頭上的琳賽卻完全不聽解釋,執意要跟他分手。在電影《第四公民》中,史諾登在香港美麗華酒店收到女友的分手信時,他強忍淚水、透過視訊告訴女友「情況很艱困,我恐怕回不去了」,當得知女友執意要分手,再也按捺不住情緒的他,顧不得鏡頭在前、竟當場哭了起來。這段真情流露在片中忠實呈現,感動了不少觀眾。


電影《第四公民》是震撼全球「史諾登事件」的現場直擊。艾德華史諾登為揭露美國政府的監控醜行,想要交給英美媒體有關政府非法監控全民臉書、雅虎甚至私人郵件的絕對機密文件,因此遭到英美的全面通緝。導演蘿拉柏翠絲與【衛報】記者葛倫格林華德(Glenn Greenwald),飛往香港、拍下史諾登從進入美國國安局以來所得知的真相,並將他們的監控醜聞-「稜鏡計劃」(PRISM)公諸於世,兩人還因此榮獲普立茲新聞獎。


因洩密案遭到美國通緝,史諾登不得不從香港逃往莫斯科,並於去年正式獲得俄國總統普亭給予3年的政治庇護。史諾登的鋼管舞孃女友也在風暴漸歇後,決定跟他復合,並自夏威夷飛到俄國和史諾登團聚,據傳兩人有意在莫斯科結婚。而這部描述史諾登揭密驚心動魄過程的電影《第四公民》,目前在美國上映超過五個多月,被【華盛頓郵報】及【時代雜誌】雙雙選為「年度十大佳片」,並狂掃美國奧斯卡等超過41項大獎,該片於本月中(4月17日)正式上映。


詳情請見部落格臉書


圖文資料提供/海鵬影業

【2025米蘭設計週】藝術家Es Devlin打造「光之圖書館」,成為照亮歷史、思想交會之所

【2025米蘭家具展】舞台設計師Es Devlin打造「光之圖書館」,成為照亮歷史、思想交會之所

2025米蘭設計週於4月8日至13日登場,今年,主辦方邀請了被譽為「光之詩人」的英國藝術家兼舞台設計師Es Devlin,為會場打造一件動態裝置作品《光之圖書館》(Library of Light)。

《光之圖書館》坐落於米蘭布雷拉畫廊的庭院中央,該建築擁有數百年歷史,集美術館、圖書館與美術學院於一地。其靈感來自義大利作家Umberto Eco的一句話:「書籍是心靈的指南針,指向無數等待探索的世界。」對於Devlin而言,圖書館是靜謐而充滿能量的場域,讓思想和想像力在其中翱翔;而這座《光之圖書館》的動態變化,就像閱讀時在腦中不斷誕生的共鳴與聯想。

【2025米蘭家具展】舞台設計師Es Devlin打造「光之圖書館」,成為照亮歷史、思想交會之所
Es Devlin(圖片來源:Salone del Mobile Milano)

Devlin補充說明:「這座庭院裡,有許多偉大的學者雕像,然而其中只有一位女性——Maria Gaetana Agnesi。她以對數學知識和物理應用的研究而享譽歐洲,晚年則專注於心靈智慧與慈善事業;然而在遇見這座雕像之前,我對她一無所知。透過《光之圖書館》,我希望讓她從歷史的邊緣走向庭院的中心。」

【2025米蘭家具展】舞台設計師Es Devlin打造「光之圖書館」,成為照亮歷史、思想交會之所
Maria Gaetana Agnesi(圖片來源:History of Women Philosophers and Scientists)

玩轉光影變化的圖書館

《光之圖書館》是一座直徑18公尺的巨型環形裝置,由一排排發光的書架構成,展示超過3,000本書籍。白天,當裝置緩緩旋轉,其上方傾斜的鏡面會反射陽光,照亮庭院廊柱、雕像等從未被日照眷顧的角落;夜晚時,裝置的照明亮起,在牆面上投射出如影戲般交織的光影。

【2025米蘭家具展】舞台設計師Es Devlin打造「光之圖書館」,成為照亮歷史、思想交會之所
《光之圖書館》(圖片來源:Salone del Mobile Milano)

《光之圖書館》的活力,還展現在一系列的聽覺體驗上,包括由演員Benedict Cumberbatch朗讀的物理學家Carlo Rovelli著作《時間的秩序》(The Order of Time)、音樂團體Polyphonia以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61為靈感所創作的樂曲等。

【2025米蘭家具展】舞台設計師Es Devlin打造「光之圖書館」,成為照亮歷史、思想交會之所
《光之圖書館》(圖片來源:Salone del Mobile Milano)

除此之外,《光之圖書館》也邀請觀眾參與其中。展期間,觀眾可以在此錄下自己的朗讀片段,也能將家中的書籍拿來捐贈,這些書籍最終將納入米蘭市立圖書館藏,讓它們繼續被傳閱、讓思考延續下去。

【2025米蘭家具展】舞台設計師Es Devlin打造「光之圖書館」,成為照亮歷史、思想交會之所
《光之圖書館》(圖片來源:Salone del Mobile Milano)

成為思想碰撞的舞台

米蘭設計週期間,《光之圖書館》也將成為對話的舞台,邀請藝術家、作家、策展人等舉辦橫跨藝術、文學、工藝與當代思辨的一系列論壇。講座主題包含印度傳統織品與文化、義大利作家Walter Siti的新書發表、藝術與設計的反思,以及創造力的運用等。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谷公館推出何宇森個展《骨骼與根莖》!人體與植物糾纏、現實也超現實的雕塑實驗

谷公館何宇森雕塑展《骨骼與根莖》!人體與植物糾纏超現實藝術實驗

雕塑藝術家何宇森個展《骨骼與根莖》即日起至2025年4月12日於谷公館展出,展覽由8件全新雕塑與相呼應的架上創作組成。長滿細毛的面容、柔軟坍塌的側臉、如毛怪的不知名生物體、下肢與植物交纏的健美先生……,何宇森將消融的人體雕塑骨架與根莖意象結合,以寫實的手法,創造出現實世界裡的超現實人物,挖掘隱於形體之下的內在力量。

谷公館何宇森雕塑展《骨骼與根莖》!人體與植物糾纏超現實藝術實驗
何宇森個展《骨骼與根莖》展覽現場。(圖片提供:谷公館)
谷公館何宇森雕塑展《骨骼與根莖》!人體與植物糾纏超現實藝術實驗
何宇森,《樁接》,2024,玻璃纖維強化塑膠、汽車清漆,21x18x23cm/何宇森,《裂接》,2024,鋼鐵、玻璃纖維強化塑膠、汽車清漆,18x15x37cm。(圖片提供:谷公館)

骨骼與根莖,糾纏而生的力量

《骨骼與根莖》系列作品的出發點來自偶然的瞬間。陽光灑進工作室放置已久的油土人體雕塑,雕塑在光和熱的作用下逐漸融化,形體慢慢消失,最終露出裡面的骨架。這個過程,好像是關於生命的,也好像是關於結構本身的。融化的一刻,骨架,或者說支撐結構,開始變得突出,成了形體最後的痕跡,成了某種持續的力量。

谷公館何宇森雕塑展《骨骼與根莖》!人體與植物糾纏超現實藝術實驗
何宇森,《皮接 2》,2025,玻璃纖維強化塑膠、汽車清漆,15x18x26cm。(圖片提供:谷公館)

作品以金屬和樹脂為材料塑造,同時使用了翻模技術。何宇森將這些消融後的骨架重新塑型,讓它們和根莖的形態融為一體。在塑造過程中,骨架和根莖之間慢慢滲透彼此,逐漸模糊了邊界;而翻模的過程,彷彿是一種記錄,將暫時性的形體固定下來,但那又不是靜止的——因為那些形態本身是在生長的。而隱藏在形體和結構裡的,是人們很少關注、藝術家希望能召喚出的內部力量,而不只停留在形體的表面。

谷公館何宇森雕塑展《骨骼與根莖》!人體與植物糾纏超現實藝術實驗
何宇森,《皮接 1》,2024,玻璃纖維強化塑膠、汽車清漆,38x23x81cm。(圖片提供:谷公館)

「讓材料自己說話,塑形的過程由材料引導」

何宇森的雕塑語彙獨特,他的創作聚焦於材料與形態之間的關係,藉由流體材料的液化與固化過程,探索雕塑材料與造型的不同樣態,並挖掘物質世界中的隨機性與未知可能,試圖在自然與人工之間找到平衡。

谷公館何宇森雕塑展《骨骼與根莖》!人體與植物糾纏超現實藝術實驗
何宇森,《疊接》,2024,鋁、鐵、玻璃纖維強化塑膠、汽車清漆,58x56x120cm。(圖片提供:谷公館)

他曾在展覽自述中寫道:「我喜歡讓這些材料自己說話,讓它們的重力、流動和凝固自然發生,像是塑形的過程由材料來引導。」就如《南方雪》系列雖以植物形象為創作起點,作品像是從一根乾枯的花開始生長,不銹鋼骨架是其支撐;但創作過程中,何宇森讓流動的石膏與水混合,形成不可預測的狀態,讓石膏的曲線、鋼索的拉力、多層漆面的散光共同塑造作品。他認為這並不是在「復刻」植物,而是在建構一種新的結構和形態。《骨骼與根莖》系列也承襲同樣精神,讓消融的人體雕塑骨架與根莖糾纏、生長,表現出人的肉體與內心世界連結的狀態——時而堅韌發達,時而纖細柔弱。

谷公館何宇森雕塑展《骨骼與根莖》!人體與植物糾纏超現實藝術實驗
何宇森《南方雪》系列作品。(圖片來源:谷公館官方網站)

《骨骼與根莖 Skeletons and Rhizomes

展期|2025.03.0104.12

地點|谷公館(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南路1214樓之2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六 11:0019:00,每週日、週一公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