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台中塔停蓋,台北機場全區保留為國定古蹟一事終於成真,讓人開始覺察台灣的社會氛圍已逐漸轉變。 西班牙畢爾包的古根漢美術館效應,透過一棟明星建築師的大作讓後工業城市再生的典範,漸失其影響力。
想起2014年夏天,我在紐約,從視覺藝術大師Andy Warhol的眼晴看城市。
與其想像華麗的生活場景而創作,Warhol從唾手可得的可樂瓶、康寶濃湯罐啟動畫布。
企圖透過興建高樓突顯城市競爭力,絕非與時俱進的城市經營法。我們要的是與生活連結,有城市記憶,有故事的場所。拔地而起的炫麗高樓好似是開發中國家藉以證明「我也可以」的速成法。
歷史上多數的摩天高樓興建後,伴隨的竟是經濟衰退。襯著經濟榮景總讓人對於局勢過分樂觀,高樓內所生產的空間其實供過於求。就像紐約帝國大廈興建於30年代初,旋即發生長達4年的經濟大蕭條。1997年吉隆坡雙峰塔完工後,面對的是亞洲金融風暴。 但,這依舊不減城市對該有一座代表自己高樓的期待。
東京的晴空塔、上海的東方明珠、巴黎的艾菲爾鐵塔的確在後來成為當地城市的代名詞。 這也讓各城市將蓋高樓視為帶動觀光經濟的特效藥。 在這樣的迷失裡,曾是世界高樓的龍頭,轉眼接續在世界角落被更高的競爭者取代。
50年前的7月25日,以常民生活為發想創造普普藝術的Andy Warhol,在暗夜中,以黑白默劇般的6小時,記錄著帝國大廈的燈光變化,雨滴、風速,也都成了光影的面貌。 在這刻意放慢速度的影像內所創的"Empire"影片,帝國高樓是否世界第一高,一點都不重要。片中,大家熟悉的大廈身影反而隱身幕後,聚焦的是她的光影舞動所觸動的城市記憶。
50年後,帝國大廈早已不再是世界第一高樓,取代紐約金曲New York New York的是女歌手Alicia Keys以帝國大廈為主題的Empire State of Mind。 帝國大廈的燈光秀,在紐約的各重要事件裡以不同的面貌妝點,那一夜,在Alicia的歌聲裡,燈光的展演更是隨著韻律變換。
以此紀念透過影像帶我們看見不同視野的偉大藝術家Andy Warhol。 就像他說:「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絢麗的吸睛建築,或許可以讓城市瞬間成為世界焦點,但15分鐘後,要讓城市走出其自身自明性(identity),並讓在地生活的人有認同的深刻度,則需有不同的視角。 要創造城市,我們也可以有不同的眼光;相同的景象,也能看見不同的可能。
Text、Photo / 黃金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