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杜玉婷
圖片提供/HNH黑生起司、ViiCHENDESIGN陳如薇設計實驗有限公司
從台灣設計師週正式接到足以量產的好感杯、果‧皮杯訂單開始,陳如薇的創意也從個人實驗性作品,正式進入品牌銷售的量產階段,而負責量產行銷的「黑生起司」與以設計師之名獨立的「ViiCHENDESIGN」同時並行經營,將能讓創意者在謹慎守成之餘,依舊保有大膽創作的一片天。
經營方針
Point 1 透過設計展接下足量訂單,進而成立品牌。
一年一度的台灣設計師週,是「好感杯」和「果.皮杯」面對大眾的初登場,展覽盛會湧入大量人潮,只要精心打樣的作品能在現場接到足量預購下單,就等於初步通過市場考驗,讓創業者慢慢站穩腳步。2011年,「好感杯」亮相於台灣設計師週的「Re Touch」主題展,隔年的「果.皮杯」也展示於設計師週的「Re Form」特展,兩者皆以「請務觸摸」取代「請勿觸摸」,邀請參觀者觸摸、把玩看看,讓使用者真實體驗作品的溫度,共生情感。這兩項商品都在展覽中一炮而紅,消費者詢問不斷,進而獲得預購訂單,就此進入量產販售階段。隨著產品量化而來的銷售、宣傳、管理、製成等行銷需求,令陳如薇與丈夫楊志偉正式成立「黑生起司」品牌,做為對外行銷的窗口。
Point 2人事精簡,以與同行結盟取代擴充人力。
「黑生起司」是個3人團隊,陳如薇負責設計,曾任職於耳機設計大廠的楊志偉負責製成,行銷則是由陳如薇的姊姊JoAnne擔任。「其實就是把一堆行政公關事務通通丟給她(JoAnne),我才有時間想設計。」陳如薇爽朗地說,或許正是血濃於水的家人,才禁得起這麼直接又實際的任務委託。目前以與同行結盟取代擴充人力,超過團隊規模可負荷的策展與設計服務,就會去尋求其他領域的專業人士合作。謹慎的態度,讓他們近2年在Table ware品項銷售越趨穩健,從限量版「好感杯」、常銷款「果.皮杯」,到2015年新品「皮紋杯」,將瓷杯與手感概念多面向結合,找到足以穩定發展的系列產品線。
Point 3另設獨立設計師品牌,保有個人創意。
「黑生起司」品牌逐漸成熟,卻也出現設計創意被品牌侷限的困擾和隱憂,面對「黑生起司」商品必須兼顧量化的成本與市場控制,陳如薇同時成立「ViiCHENDESIGN」個人品牌,「這也要謝謝家人支持,畢竟在大部分品牌工作室中裡,很難讓設計師保有自我獨立品牌」,當然,穩定成長的「黑生起司」提供不少支援,但「ViiCHENDESIGN」最終還是得自負盈虧,為此,陳如薇以「ViiCHENDESIGN」從事實驗性質創作並參展,於2014年得到米蘭傢俱展新銳設計師入圍的「INTERLACED」立燈,就是結合窗紗屏風的透光概念,完成裝飾性極強的設計傢俱,目前不做量產規劃,而走精品客製化傢俱路線,以此與「黑生起司」區隔,建立兩條平行經營的品牌線,也是陳如薇在量產與創意中間取得平衡的最佳方式。
商品故事
Case Story ─ 果.皮杯
設計發想
於2012年台灣設計師週「Re Form」主題展正式發表的「果.皮杯」,可說是黑生起司成功打入精品贈禮市場的商品,陳如薇觀察到當吃水果時,人們都會把果皮當作盛裝的「皿」來使用,進而將這個器物盛裝及手握的概念轉換到陶瓷杯體上,並以純白色凸顯紋理的凹凸感。這項商品的設計優勢在於台灣為水果王國,不愁沒有靈感來源,但難處則是必須要找到不讓人一眼猜透、卻又在解答後使人會心一笑的剛剛好創意。
材質製成
在製作上,由於紋路複雜細緻,加上防燙的雙層中空杯體,於初模製造時,就必須考量之後適用於量產的紋理排列、陶瓷厚薄、燒製流程、開模合理性,如何在不影響原創造型的同時,找到一個兼顧量化方便的設計修正。當然,如此精細的造型,在量產後,還是會遇到開模取出時產生破損,這樣就必須打入瑕疵品退回給工廠,因此「果.皮杯」不適用於大量且快速製成的通路出貨。
行銷概況
「果.皮杯」在台灣設計師週初次接到30~40組訂單,就讓黑生起司忙得人仰馬翻,因此往後定位於較高單價的收藏送禮銷售,目前,除了企業訂購禮贈品之外,亦有在「博客來」上架發售。「果.皮杯」的另一發展優勢在於系列延伸性強,目前6款1組為哈密瓜、荔枝、鳳梨、馬鈴薯、瓜與釋迦,之後將會衍生相同果皮紋路的點心盤,成套性與完整性更強大。除了良好的銷售表現之外,「果.皮杯」也獲得德國red dot、日本Good Design、上海50/100新銳設計師獎等多座國際獎項的肯定。
本文選自La Vie出版書籍《設計商品,這樣賣就對了!》,更多精彩內容請點選→《設計商品,這樣賣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