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類+產地+製程
茶葉依據發酵程度可分為不發酵茶,亦即音;最後是全發酵茶,即紅茶。依據品種和後製過程的不同,最後產生的香型、滋味也有很大差別。快來認識台灣茶的基本茶款,並欣賞它們如玉珮般瑰麗的湯色。
01 碧螺春
由青心柑種製作的綠茶,外觀呈翡翠色,微捲且帶有白毫,不經任何發酵及焙火手續,通常於春季盛產,味道清盈回甘,具青草香味。因茶質偏嫩,不適合以過熱的滾水沖泡。適合飯後飲用,爽口止渴。
02 東方美人
即白毫烏龍,又稱五色茶、椪風茶。採青心大冇嫩葉,以重發酵的方式製作。由於被小綠葉蟬吸食過後使內含物質產生變化,成就其獨特香氣,外觀兼具白、綠、黃、紅、褐五種顏色,在杯中綻開猶如花芽,市場價格極為昂貴。
03 包種茶
早期因以毛邊紙包裝成為四方包而得其名。盛產於坪林、石碇、新店等地。外觀成黃綠色的條索狀,沖泡後湯色蜜黃,幽雅並帶有花香。近年迎向比賽趨勢,偏向嫩採,使茶葉維持美麗的墨綠色,但香氣表現就較以往不佳。
04 高山烏龍茶
指海拔1,000公尺以上所產製的半球型包種茶,水色蜜綠,滋味甘醇滑軟。高山茶園因日夜溫差大,茶菁的內含物質充足,再經輕發酵後滋味相當撩人,而且可以反映產區風土的特色,故造就其不凡身價。
05 凍頂烏龍茶
源自南投鹿谷鄉的凍頂台地上,採摘熟成的對口葉製作,著重發酵與焙火程序,毛茶色澤呈現金黃,焙火後則顯現橙紅色;近年市場口味偏向似綠茶的輕發酵製作方式,顏色偏青綠,香氣較以往更為清淡,展現出不同的面貌。
06 鐵觀音
最早由中國安溪引入木柵種植,後來兩邊各自發展出不同的風韻。安溪鐵觀音重視清香與新鮮的口感,而木柵鐵觀音則重高溫焙火,具成熟果香與熟火味,以「七泡有餘香」聞名,香氣與所表現出的豐富層次可謂半發酵茶類之最。
07 紅烏龍茶
過去紅烏龍指的是早期外銷到歐美的番庄烏龍茶,但近年在台東鹿野則研發出另一種兼具烏龍茶及紅茶製作方式的紅烏龍,茶湯呈橙紅色、味道甘醇、刺激性低,而且飽含濃濃的花果香,成為台東新興的招牌茶款。
08 梨山紅茶
結合紅茶及高山茶的特性,顏色瑰紅,具柑橘般的果香,雲霧繚繞的生長環境則讓葉面肥厚且飽富果膠,有利於大幅增進茶湯甜度及厚度,故讓滋味富裕飽滿,獨樹一幟。
09 紅玉
即台茶十八號,為農委會茶葉改良場結合阿薩姆紅茶和台灣野生山茶所得新品種。紅玉的出現振興台灣紅茶界,因其具備天然肉桂香,滋味清涼甘美,毫無苦澀,市場反應優良,是旅客至其主要產區日月潭魚池鄉遊玩時必帶伴手禮。
品種的學問
一般人普遍分不清茶種與茶款。左頁所介紹的九種台灣主要茶款,其實都是由各式茶種經由不同的後製工法所作成。一般而言,屬於綠茶的碧螺春適合以青心柑仔製作;包種及烏龍茶適合金萱、翠玉、四季春、武夷、大葉烏龍、青心大冇、青心烏龍;而全發酵的紅茶則適宜阿薩姆、紅玉等品種。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名稱指涉最廣泛者為烏龍。烏龍可視為半發酵茶類的統稱,但它也是一種茶樹品種名,例如大葉烏龍、青心烏龍;最後,它也可以代表茶款,例如凍頂烏龍。所以在購買烏龍茶時,莫忘先確定該名稱所指為何。
文 / 歐陽辰柔 攝影 / 許翔 茶葉提供 / 意翔村茶葉有限公司、遊山茶訪
【更多內容請見《LaVie》2015年04月號】
【延伸閱讀】
兩位外國人攜手,把台茶賣上阿爾卑斯山!──專訪一口茶創辦人Nick Fotherg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