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閣寺真的很了不起耶!你看嘛,整棟金色的房子都映照在池水裡!如果背景還襯著藍天,那就太棒啦!」
我那就讀國中的兒子曾這麼說過,當時,我們恰巧聊到京都。金閣寺真的是一個充滿力量的古蹟,甚至能緊緊抓住孩子的心——這是我當下的感悟,金閣寺確實很了不起。
金閣寺位於京都的北山,換言之,它座落在北方。
你會在相當唐突的狀況下與金閣寺不期而遇。從入口處走沒幾步,它就會忽然出現在你面前。根本還沒做好心理準備,閃耀著金色光芒的建築主體就這樣映入眼簾,一點也不裝腔作勢,也壓根不試著要「引人入勝」。若拿音樂比喻,就像是「以副歌開頭的歌曲」一樣,既沒有前奏,也沒有第一樂章,副歌的旋律直接出現在曲子的開頭處——我們和金閣寺相遇的過程,正好就是這樣。
不僅如此,金閣寺能在瞬間抓住觀賞者的心。金色的、閃閃發光的,有屋頂、有柱子……它真的是一棟完整的建築物,讓人不禁讚嘆:世界上居然會有這樣的房子!
不過,如果只看一眼即認為「我已經看過金閣寺了」,心情因此冷卻下來,那就太可惜了!有些人還會覺得:「只要按下相機快門鈕,照幾張照片就夠啦!」拍完照便拍拍屁股走人。或許是這樣的參訪者實在太多,金閣寺的入口處才會寫著「單向通行」幾個大字,大家必須依循路線,逛過整個園區,最後才能從出口處離開。
若隨便看看金閣寺這座建築物幾眼,便覺得這裡也沒什麼,實在遺憾。這座園子裡有庭園、有池水、有瀑布,甚至還有茶室,有許許多多值得欣賞的地方。
順著路線前進,你會先從大約是正面的位置看到金閣寺。接著,從旁邊走過,繞到它的後方,隨後開始爬上小小的坡道。雖然從坡道上已看不到金閣寺,但小徑仍持續往前延伸。
可千萬別想:「為什麼要逼我走這條什麼都沒有的小路啊?」看完金閣寺後,參訪者必須走一條漫漫長路,但這並不是懲罰遊戲,也不是要大家白走一趟。途中看到的所有景物,都在在凸顯了金閣寺的獨特之處,唯有當你好好品味整個園子的布局時,才有資格說自己真正看過了金閣寺。絕對不能在一開始猛然看到金閣寺的那個瞬間,即認為鑑賞金閣寺的旅程已就此畫下句點。
藝術和娛樂是不一樣的。它們的相異之處,在於能留存於觀賞者的心中多久。乍看似乎能抓住人心,但後續卻什麼也沒留下的,就是娛樂;另一方面,面對藝術時,我們或許不見得會馬上被它的魅力所吸引,但一股永恆的感動,將逐漸在心底醞釀。
金閣寺,則同時擁有娛樂與藝術兩方面的魅力。踏進入口處,金閣寺的建築本體驀然出現在眼前,我們便會忍不住雀躍地想著:「哇!是金閣寺耶!真的是金閣寺耶!」但金閣寺的美麗之處,其實還在「後頭」。為什麼金閣寺的園子深處要有一條看似無意義的漫長小徑?當你開始思考這件事時,你和金閣寺藝術成份的邂逅也跟著就此展開。姑且不再深論這件事,我們就先從金閣寺建築物本身開始看起吧!
金閣寺的屋頂上有一隻金色的鳳凰,建築本體分三層,第一層是法水院,第二層為潮音洞,第三層則是究竟頂。一、二、三層的隔間各有不同,分別為「寢殿造*」、和風的「武家造*」與唐風(亦即中國風)構造。
* 武家造(bukkadukuri,ぶけづくり),鎌倉時代武家人士住宅的構造樣式。「造」在此相當於中文裡面的「型」,表示構造、形式之意。
三島由紀夫的小說《金閣寺》描述這棟建築物有宛如「樂器」般的美麗之處。書中描寫的是月夜裡的金閣寺,雖然我們這些觀光客無緣看到金閣寺的夜晚美景,但這段行文精準地捕捉了金閣寺之美,底下容我引用這段文字:
「在風聲呼嘯、明月高掛的夜空下,整座金閣寺均勻地散發出一如往常的沈鬱氣息,矗然聳立。有時候,林立的細柱在月光的照耀下,看起來會宛若琴弦,讓金閣寺化身為一個巨大而異樣的樂器。它看起來是否像個樂器,全取決於月亮的高低,而今晚恰巧就是讓金閣寺幻化為樂器的一夜。」(節選自三島由紀夫《金閣寺》)
金閣寺築於十四世紀末葉,由足利義滿所興建。在義滿死後,金閣寺變為禪寺,人稱鹿苑寺。由於它位於京都的北方,因此金閣寺問世那段時期的文化,被稱為「北山文化」。室町時代(1392—1491)的文化,就可以分為前期的北山文化與後期的東山文化,後者以足利義政於京都東方營建的銀閣寺為代表。正如金、銀兩色所示,金閣寺代表的北山文化,華麗而舖張;以銀閣寺為核心的東山文化,則內斂素雅。
「陸地上最美的東西,就是金閣寺。」
三島由紀夫如此寫道。一九五○年夏天,曾發生了一件大事,見習的年輕僧侶縱火燒毀了金閣寺,以此為題材寫成的小說,就是《金閣寺》。金閣寺在昭和年間燒毀,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後來重建的金閣寺。縱火事件五年後,人們復原重建金閣寺,並於一九八七年重貼金箔,所以現在看到的建築物才會如此煥然一新,閃耀著金色的光芒。燒毀前的金閣寺為日本國寶,不過現在的建築物本身已不再是國寶,甚至也非日本的重要文化財。就像是迪士尼樂園的建築物一樣,現在的金閣寺簡直就是個虛構再建出來的贗品。
我還記得,我念大學時為了進行古藝術研究而前往金閣寺,當時我從其他入口進入園區,只看了現存於其他建築物內的老畫作,然後就踏上了歸途。當時由日本美術史的老師領頭,我們去了金閣寺,卻沒看金閣寺這幢建築物,就這樣回家去了。我甚至記得自己當時不禁冒出這樣的想法:現在的金閣寺,真的假到那麼不值得我們看一看嗎?
回歸正題,讓我們好好地站在金閣寺正前方,仔細地眺望欣賞它吧!一旁的觀光客也許會架著相機,嘴上還嘟噥抱怨:「松樹擋住了啦!這樣哪看得清楚金閣寺啊!」不過,種植在池中小島上的松樹同樣也是構成金閣寺之美的一部分。同時,前方隔著一座池子,讓人無法從近處直接觀賞建築物本身,也是金閣寺的美感所在。
池水、模擬小島的岩石以及上頭的松樹,隱約地蓋住了金閣寺,讓金閣寺變得有那麼點若隱若現。多虧有這座池子,欣賞時,才不至於直接被其他人擋住建築物,整體的視野也變得更加寬廣。平穩水面的另一頭,你可以看見建築物的全貌。的確,小島上的松樹遮住了金閣寺,但也正因為金閣寺藏身其後,我們才會更聚精會神地仔細欣賞樹後方的它,覺得它更顯得如此鮮明。前方的障礙物,有時候能讓彼端的物體看起來更搶眼,這就是小島、松樹帶來的效果。
總歸一句,就算眼前的金閣寺建在池水的另一頭,我們仍會覺得那幢建築本身令人印象深刻。畢竟現在看到的是昭和時期重建的嶄新建物,因此就連金箔都亮晃晃的,相當奪目,反而比舊的金閣寺創建時更顯光輝。不過,有的人也因為這樣而看不起現在的金閣寺,甚至還有人覺得它就像塑膠模型一樣虛假,專家更是壓根不想關心這棟建築物。
這座昭和重建的金閣寺所引起的毀譽褒貶,其實也暗示著它的熱門、與備受好評的程度。就這點而言,它確實深具娛樂性,也因為如此,大量的觀光客湧入金閣寺,讓它成了京都中最受歡迎的景點。但我要說,金閣寺真正的魅力並不僅止於此。
看完金閣寺,在抵達出口之前,有一段漫長的小路。你必須爬上斜坡,此時就算回頭,金閣寺也早已被樹木遮住,不見半點蹤影。道路旁有個小小的瀑布,由於旁邊也沒其他特別可觀的景物,因此你也許會在瀑布前拍照留念。這座小瀑布名為龍門瀑,先人把底下的岩石擬為鯉魚,而水花就這樣拍打其上。瀑布的水垂直落下,這時候你會想起金閣寺前方的那潭池水。據說,創建之初那座池子比現在更大。映照出金閣寺的水面平靜無波,相較之下,瀑布激起的水花打著岩石,聲音聽起來顯得更加響亮。瀑布的另一頭,能望見一片竹籬,看起來低矮、平整而漫長。這片竹籬叫做金閣寺垣,雖然造型簡潔,但卻相當有格調。瀑布與竹籬,讓人產生一種彷彿闖入山巒深處的錯覺,心思也跟著沈靜下來。
方才見到的金閣寺,柱子垂直佇立,屋頂是平穩的水平線;裡頭的屋柱就像是筆直的瀑布,屋頂則宛如竹籬般平整。記憶中的金閣寺忽然令人有些懷念留戀,再走一小段路,回過頭,可以看到金閣寺的屋頂就在林木之間。
再走幾步路,出現了一個小小的茅廬,這就是茶室夕佳亭。這間茶室由江戶初期的茶人金森宗和所建,位於能俯望金閣寺的小丘崖上。現在樹木已經長高茁壯,從茶室無法看到金閣寺,不過這間茶室就像是要和金閣寺對抗似的,摒棄奢華的外貌,散發出樸拙的韻致。茶室內的「床柱*」以南天竹製作而成,曲線蜿蜒,與金閣寺直挺挺的屋柱形成完美對比。
*床柱(tokobashira,とこばしら),日本傳統和室中的壁龕支柱。
瀑布、質樸的茶室,在這些東西的對照之下,讓金閣寺更顯耀眼炫目。所有的景物都恪守份紀,絲毫沒抵銷掉金閣寺散發出來的亮眼美感。正因為有上述各種後續鋪陳,才能夠形成反差,凸顯出金閣寺獨有的搶眼風光。總之,希望各位能夠仔細地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個「結構」,結構中有池水、林木、小山、茅廬,個個都是為了映襯金閣寺。而這樣的結構,正是京都美學的基本形式。
打造出這個美學基本概念的人,是生於鎌倉時代(1185—1333)、活躍於室町時代的禪僧兼庭園造景師,夢窗疎石(Musoh Soseki,1275—1351)。池水周圍,是一個宛如極樂世界的區域;另一方面,金閣寺背後的小山丘,則如地獄般險阻;從山頂上眺望,又是一片美好景緻——這就是京都美學的結構。夢窗疎石把園林這個小世界塑造成一個小宇宙(可參照185頁),而金閣寺一樣受其影響,建構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貌。
除此之外,於室町時代建造的金閣寺園區中,加入了一間江戶時代(1603—1868)的茶室,而昭和時期金閣寺本身歷經重建,變得金光閃閃。它的美,經過一個又一個的時代層疊累積,終於成為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金閣寺。昭和時代(1926—1989)人們為它貼上了金箔,就一個富有娛樂性質的作品而言,金閣寺因此變得更加完美,同時又蘊含著古代美感的基本形式,因此更顯深邃。
這就是金閣寺,一個巧妙兼具真正的藝術與娛樂之美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