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錶界的精彩PK賽!瑞士製4大錶款的智能逆襲

瑞士錶 BREITLING智慧計時B55腕錶

今年年初MONTBLANC的e-Strap鳴槍瑞士製錶的智慧逆襲首部曲,3月中舉辦的巴塞爾珠寶腕錶大展,除了繼續接棒BVLGARI、BREITLING、Frederique Constant的智慧手錶發表,最受眾人矚目的消息莫過於LVMH集團下的TAG Heuer宣布將與Google、Intel兩大科技巨頭合作,共同迎向Apple Watch所帶來的智慧手錶時代!


根據Citi Research預測,未來三年智慧手錶市場將持續成長至100億美金,此市場是否將侵蝕瑞士傳統製錶市場,瑞士製錶品牌是否應加入戰場,分食市場?製錶產業始終多有爭論。無論如LONGINES總裁站在反方,認為傳統機械錶不應排擠原有產品線預算,浪費時間資源發展智慧手錶;或是如LVMH鐘錶部總裁Jean-Claude Biver正面宣示必須正視智慧手錶的威脅,甚至警語:「最糟的事將是瑞士製錶產業對此不做任何努力!」畢竟在30世代以下的年輕潛在客層,出生時的大環境就與網路科技緊密相連,如何抓住這群行動雲端世代的心,的確不可輕忽。


未來腕錶如何發展雖難有定論,但如MONTBLANC全球董事總經理Alexander Schmiedt接受La Vie採訪時所談,無論如何,智慧手錶話題延燒,讓「手錶」這件單品再度被世界看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清晰可見的是,科技大廠智慧手錶所強調的Android或iOS平台可擴充的App開放性,明顯不被瑞士品牌的智慧手錶所看重,畢竟已經有大螢幕手機可以玩,我們真的希望在小小錶面中擁擠促狹使用各種App嗎?透過科技加強品牌形象或是提升實用度,或許才是瑞士製錶的設計思維。然而TAG Heuer與網路平台Google的合作,更讓人好奇,對於瑞士製錶的智慧時代是否會有突破一切的窠臼想像?創造出兼具傳統工藝與智慧實用性、不同於現今智慧手錶的新可能?一切解答,年底揭曉!

 

01 E化飛行錶時代 | BREITLING智慧計時B55腕錶

對於以「飛行錶專業」立足於腕錶世界超過130年的BREITLING,跨足於智慧手錶領域後,依然扣緊「飛行」及「製錶專業」的核心精神,不與其他科技品牌合作,選擇自行研發的自製智慧B50機芯,主打飛行駕駛人員及飛行迷,不與科技品牌的智慧手錶打亂仗,清楚定位其智慧手錶發展方向。


功能上配備飛行員所需的電子測速計、倒數/正數計時系統、飛行時間計時等功能,由於面盤設計融合傳統錶面與數位設計,所以上述功能只要在手機上設定,智慧計時B55腕錶就會顯示相關數據;出國旅行時,只要在手機上改變時區,透過藍芽技術連結,腕上時間也將隨之一變!錶殼選用飛航常用的鈦金屬材質,從裡至外,呈現百分百的飛行員精神!

 

Who Wear?
對於飛行迷及商務客,智慧計時B55腕錶自然是首選。自製B50機芯採USB充電,告訴你傳統錶廠不僅可以做機械錶,也能自己做智慧手錶!電子多功能的計時機芯擁有瑞士官方天文台認證(COSC),比標準石英機芯還要再精準10倍

 

02 健康生活的隨身好夥伴 | Frederique Constant智能腕錶

除了BREITLING之外 , 康斯登(Frederique Constant)也採取自行研發智慧機芯的策略。康斯登與矽谷的Fullpower Technologies共同合資成立MMT,嵌合矽谷科技與瑞士傳統製錶工藝,未來除了仍將持續製作智能腕錶,並將機芯提供給同集團的Alpina、不同集團的MONDAINE使用,清楚窺見康斯登未來布局不僅是自家腕錶的設計,更著眼於智慧機芯市場


相較於Apple Watch等智能腕錶結合App,打造多樣腕上數位生活,康斯登智能腕錶關注於「個人生活品質的提升」。所搭載的應用程式Motion X以藍芽與iPhone或Android手機配對,除了提供運動時的計步或卡路里消耗等功能;更特別的是睡眠品質觀測,顯示個人入眠時間、淺眠時間、深眠時間,並依據Fullpower過往研究的百萬個睡眠分析及追蹤的研究資料,視佩戴者的睡眠品質,提供改善睡眠品質的積極建議。在現今高壓力工作狀態下,變身成為你個人的隨身醫師!

 

Who Wear?
其智能腕錶仍維持兩針、小秒盤及日期盤的典雅顯示,外觀根本看不出是一只智能手錶!機芯為石英機芯,兩年以上不充電都沒關係,詳盡的生活追蹤功能適合亟欲改變生活品質的你。

 

03 機械錶走入物聯網? | IWC Connect

相較於BREITLING讓數位躍上錶面,Richemont集團的MONTBLANC與IWC倒是有志一同,選擇維持傳統工藝的機械機芯與錶面,讓科技化裝置IWC Connect移至錶帶。不同之處在於MONTBLANC將顯示器移至錶扣處附近,不影響配戴腕錶的帥氣Look;IWC將顯示器移至接近手腕處,方便操作,各有其優點。


IWC Connect不僅可以記錄佩戴者活動,更創新的是似乎將與物聯網等電商市場結合。由於尚未正式上市,IWC台灣內部對於其規格也尚未有進一步資訊,未來如何與物聯網發展,進軍電子支付市場,令我們相當好奇!

 

04 關注生活實用性最重要 | MONTBLANC e-Strap

有些瑞士製錶品牌,無論如何皆不願放棄機械錶的傳統錶面及機芯工藝。

 

如果你想要一只美麗傳統的腕錶或錶面,但同時又具備一些實用且不易被時代淘汰的科技功能,那麼就是e-Strap。」MONTBLANC全球董事總經理Alexander Schmiedt一語點破MONTBLANC面對智慧手錶挑戰所採取的策略,仍堅持傳統機械機芯的工藝價值,選擇將e化功能轉至錶帶上的觸控螢幕。與Samsung合作的e-Strap,以藍芽技術將手機與智能錶帶連結,與大部分智慧手錶類似,具備追蹤功能,可測量走路步數、燃燒卡路里及距離計算,並可顯示於螢幕上;遙控自拍功能,只要點選觸控螢幕上的遙控功能選單,再輕按螢幕,置於遠處的手機就可自拍或拍團體照,無需傻傻地拿著自拍神器奮力搏鬥,堪稱是在Facebook、Instagram人手一拍人手一傳的自拍世代最實用的智能功能!

 

Who Wear?
平常喜歡自拍紀錄生活、愛音樂的的機械錶本格派最適合!還可透過e-Strap遠端控制手機清單內的播放音樂。

 

專訪MONTBLANC 國際鐘錶部門董事總經理 Alexander Schmiedt

La Vie:根據市場調查,目前Apple Watch銷售最佳的是價位落在349至399美金的運動版,若從你的觀點,Apple Watch是否影響瑞士高級製錶業呢?
Alexander Schmiedt(後簡稱Schmiedt):
其實智慧手錶已然影響瑞士傳統製錶業。因為它,許多人開始討論手錶,甚至包括過往並不關注瑞士傳統製錶的大眾,同時也給予我們機會解釋瑞士傳統製錶業與智慧手錶的不同之處。這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兩者的關係如同電視與藝術品。


MONTBLANC的精神是「一生的陪伴」(A Lifetime Companion),我們希望顧客不只在當下喜愛我們的設計,未來的20、30年甚至會更加喜愛。為了達到此目標,我們的腕錶都是運用傳統工藝、搭配精緻優雅的設計,就算過了20、30年,也不會過氣。但是科技則完全相反,在當下它可能是地球上最酷的事物,但一年後就被更新的科技所取代。


許多我們的顧客,他們喜歡經典,也喜歡當代科技。所以我們的顧客家中可能有一台曲面電視,但一旁放的可能是一件藝術作品。對我們而言智慧手錶就是電視,而MONTBLANC腕錶是一個永恆的設計,同時結合當代科技,如同藝術。


La Vie:為何選擇用e-Strap的方式?如何決定e-Strap中該有哪些功能?
Schmiedt:
Apple Watch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在腕間的小電腦,而不是一只手錶。如果你想要一個具備很多功能的小電腦或是iPhone,你應該要買Apple Watch;但如果你想要一個美麗傳統的腕錶或錶面,但同時又具備一些實用且不易被時代淘汰的科技功能,那麼就是e-Strap。所以在e-Strap的功能討論中,我們配備的是訊息、活動追蹤、遠端遙控手機相機及音樂這些能陪伴我們一生的功能,e-Writer也是植基於同樣的思考脈絡。


La Vie:將來會考慮將App整合在MONTBLANC的智慧手錶中?
Schmiedt:
除非這新科技不會受到時間洪流的影響被淘汰,那麼就有這個可能。這也是現階段我們選擇放在e-Strap,而不是放在機芯中,直接汰換傳統機械工藝的原因之一。


其實歷史是不斷的重演,在我剛加入MONTBLANC時,他們跟我談了一個故事,1990年初期,電腦正發明,當時許多人說MONTBLANC的鋼筆市場即將進入夕陽產業。但最後你看並沒有,大師系列鋼筆仍然發展的很好,當時許多電腦品牌也曾接觸MONTBLANC,問說要不要一起開發電腦,如果當時我們接受了,這個品牌就死掉了,因為我們傳承的是完全不同的價值。


La Vie:所以你不會買Smart Watch嗎?
Schmiedt:
我沒有這樣說噢(笑),其實我之前經過紐約Apple旗艦店時,本來想試試看Apple Watch,但是沒有實品,或許試用後覺得有趣也不一定。

 

關於Alexander Schmiedt

現任MONTBLANC國際鐘錶部門董事總經理,2001∼2004年任職於Boston諮詢顧問集團,2004年加入MONTBLANC,現今負責MONTBLANC產品開發及整體腕錶系列管理策略,對全球鐘錶市場有其深入觀察。

 

 

文 / 彭永翔  圖片提供 / Baselworld、BREITLING、Frederique Constant、IWC、MONTBLANC、TAG Heuer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5年06月號】

用一套制服體現日本美學!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將和服融入現代服飾,改良版木屐結合運動鞋底

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制服設計!和服、木屐融入現代造型

在百國爭鳴的世界博覽會,如何用一套制服讓自家美學脫穎而出?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工作人員制服是值得一看的案例——時裝品牌POSTELEGANT創意總監中田さん(Yuya Nakata)以和服為靈感,利用環保面料將和服上身時獨特的「空間感」融於現代服飾,配件亦藏有巧思,如帽子材質紋理呼應木構場館建築、鞋履則融入日本傳統雪駄(せった)元素,整體裝束十足體現日本美學。

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制服設計!和服、木屐融入現代造型
(圖片來源:2025 EXPO Japan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制服設計!和服、木屐融入現代造型
(圖片來源:2025 EXPO Japan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認識日本館制服設計師——中田さん

創立品牌POSTELEGANT前,中田さん曾於日本時裝品牌BEIGE擔任設計師,也曾赴巴黎實習,師從前Maison Martin Margiela設計師學習服裝製版,無論是日本平面製版的嚴謹、巴黎立體製服的傳統,都對他日後的設計影響深遠。自立門戶後,中田さん的目標是設計出不被流行限制、人們十幾二十年後仍想穿上身的作品,他以和服所象徵的傳承精神為例,它流傳數百年仍不衰、甚至歷久彌新。

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制服設計!和服、木屐融入現代造型
(圖片來源:2025 EXPO Japan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對外形象一致,也保有個性化彈性

設計日本館制服時,中田さん的理念純粹直接——藉由功能性與美感兼具的衣著,體現日本美學。全套制服包含T-shirt、襯衫、西裝外套、褲裝等在內,皆選用炭灰色呈現,僅有領巾另選用米白、金色點綴,色彩上保持簡潔。

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制服設計!和服、木屐融入現代造型
(圖片來源:2025 EXPO Japan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制服設計!和服、木屐融入現代造型
(圖片來源:2025 EXPO Japan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考量到每個人對穿搭的不同想法,中田さん為襯衫、西裝外套搭配可自由調節的腰帶,並設計鐘形帽、鴨舌帽兩款不同帽型,在維持日本館整體對外形象的同時,也提供工作人員個性化的彈性。

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制服設計!和服、木屐融入現代造型
(圖片來源:2025 EXPO Japan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制服設計!和服、木屐融入現代造型
(圖片來源:2025 EXPO Japan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由內而外的極簡主義,回收和紙、皮革為材

從外觀看來,日本館制服令人直接聯想「極簡」,中田さん進一步將極簡的概念延伸,透過精準選材將製服過程、及日後回收可能對環境造成的負擔降至最低。服裝部分,中田さん借鑒和服早期以單一材料製作的傳統,採用東麗(東レとうレ,Toray)製造的環保聚酯纖維布料,並設計同材質腰帶代替鈕扣、拉鍊等,避免回收過程中移除金屬零件所產生的額外成本;另一方面,腰帶比起鈕扣更容易調整以符合不同身型,中田さん這次僅設計SML3種尺寸,善用腰帶免去擴大尺寸所造成的不必要浪費。

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制服設計!和服、木屐融入現代造型
(圖片來源:2025 EXPO Japan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搭配服裝的配件同樣以環保材質製成,如製作帽子的紗線來自回收和紙,中田さん特別提到日本館建築以木板層層構築,和紙紗線有機、微微粗糙的特殊紋理,巧妙呼應場館的空間氛圍;隨身包則採用Teijin Frontier生產的環保合成皮革打造,其最初用於製造足球和鞋子,具備理想的耐用性。

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制服設計!和服、木屐融入現代造型
(圖片來源:2025 EXPO Japan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兼具文化底蘊和舒適度的「現代版木屐」

鞋款體現日本傳統文化與當代生活風格結合的巧思,來自日本品牌goyemon的作品unda」將木屐造型、運動鞋氣墊鞋底融為一體,保有傳統也透過改良提升舒適度,中田さん另外在鞋款後方加了條鬆緊繫帶,靈感源自日本人在節慶儀式穿雪駄(せった)時的綁繩方式,確保鞋子不輕易滑落,讓工作人員能以最舒適的姿態服務訪客。鞋款搭配的分趾襪則選自日本百年品牌Fukuske,每個細節都是日本工藝與創意激盪的結晶。

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制服設計!和服、木屐融入現代造型
(圖片來源:2025 EXPO Japan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中田さん眼中的日本美學

談及什麼是「日本美學」?中田さん這麼說:「在日本文化中,有個名為『見立』(Mitate)的概念,也就是將一事物看作另一事物的藝術。拿日式庭園中的石頭舉例,創作者將石頭精心排列形成某種象徵,觀者則能帶來自身的解讀,創作者和觀眾之間的『共感』極為重要。日本館的服裝雖然被稱為『制服』,實則透過每位穿著者的不同詮釋而呈現其存在,正如日本館的主題——『生命之間』,我相信真正的美麗在於擁有強大的核心,同時允許各種不同的解讀方式,每位參與者都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意義。」

2025大阪世博「日本館」制服設計!和服、木屐融入現代造型
(圖片來源:2025 EXPO Japan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看更多2025大阪世博設計要聞

資料來源|2025 EXPO Japan Pavilion official website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金澤21世紀美術館新制服亮相!日本時尚品牌CFCL以建築的通透玻璃為靈感,融入清新柔和色彩

金澤21世紀美術館新制服亮相!日本時尚品牌CFCL以建築的透明玻璃為靈感,融入清新柔和色彩

日本時尚品牌CFCL為開館20週年的金澤21世紀美術館打造新制服,其以美術館建築的透明玻璃為靈感,採用清新柔和的色彩,並在背部結合美術館標誌性的橘色,使其既能融入館內空間,且具有高辨識度。

金澤21世紀美術館20週年

創立於2004年的金澤21世紀美術館,是許多人造訪金澤的必訪之地。其建築由SANAA建築事務所操刀,採用無正面、無背面之分的圓形結構設計,讓參觀者能從城市的各個方向到訪;大量運用的透明玻璃,也營造出通透明亮的開放感。另外,由佐藤卓設計的金澤21世紀美術館logo,也正是從建築的俯瞰圖轉化而來。

邀日本時尚品牌CFCL打造新制服

而在開館20週年之際,金澤21世紀美術館邀請CFCL品牌為其打造全新員工制服。曾為ISSEY MIYAKE MEN設計師的CFCL代表暨創意總監高橋悠介,以美術館建築的透明感和彷彿與城市融為一體的開放氛圍為靈感,選用了讓人聯想到通透玻璃的清新柔和色彩,並在背部融入美術館標誌性的橘色,同時以象徵建築支柱的條紋來呈現,創造出從遠處就能一眼辨識,且能與空間完美融合的新制服。

金澤21世紀美術館新制服由日本時尚品牌CFCL設計,並以美術館建築為靈感。(圖片來源:CFCL)
金澤21世紀美術館新制服由日本時尚品牌CFCL設計,並以美術館建築為靈感。(圖片來源:CFCL)

在設計過程中,CFCL也與實際穿著的館方人員討論交流,將舒適度與實用性融入制服設計。因此,這套新制服以大衣與T恤為基礎,擁有寬鬆剪裁,適合不同年齡、體型的員工穿著。此外,設計上也優先考慮了易保養與耐用性,以滿足現代生活的需求。

設計上,CFCL考量了舒適度與實用性,打造了以大衣與T恤為基礎的新制服。(圖片來源:CFCL)
設計上,CFCL考量了舒適度與實用性,打造了以大衣與T恤為基礎的新制服。(圖片來源:CFCL)

以大衣與T恤為主

細節上,適合春秋冬季穿著的大衣,設計了可放手機、筆記本、館內手冊的大口袋,同時也方便拿取物品;兩側的深開衩設計,讓即便是長時間坐著的員工,大衣的服裝線條也不會變形。採用寬鬆T恤設計的夏季制服,則選用不容易皺的布料,使穿著時不會顯露出身形或內衣線條,也由於T恤沒有口袋,CFCL更設計了一款可攜帶所需物品的束口袋小包。

由於夏季制服沒有口袋,CFCL也設計了一款可攜帶所需物品的束口袋小包。(圖片來源:CFCL)
由於夏季制服沒有口袋,CFCL也設計了一款可攜帶所需物品的束口袋小包。(圖片來源:CFCL)

而這套新制服,已於今(2025)年2月1日正式換上,並將在未來10年迎接來訪的人們。下次造訪金澤21世紀美術館時,也不妨留意這套制服的細節。

資料來源|CFCL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