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夜深人靜,那些浮現心底的,不是雜誌上的成功傳奇,而是曾經與你我在大街上擦肩而過,在台灣各個角落為生活、生命拼搏,活出精采故事的小人物所說過的一句話、或是一個動作。故事聽得愈多,愈會想問,在眾人不愛、甚至嫌棄的工作場域裡,為什麼這群人的眼神裡仍然有光?
--------------------------------------------------------------------------------------------------
「每個創業家所追求的只是一場無悔的英雄之旅。 而每一場創業冒險追尋的,其實是自己所期待的那個自己。」─《創業家的英雄之旅》,邱于芸著
常常被問到,八年記者生涯最難忘的是什麼?
2009年,暫別職場回到政大進修時,也繼續為天下雜誌撰稿,當時我的職場啓蒙恩師迎春丟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想法:台灣服務業會愈來愈興盛,可以透過系列專欄,來倡議值得發揚的專業價值、精神典範。還記得當時,迎春當時送了我一本參考書「銀座專業職人 世界第一」,作者須藤靖貴連續三年拜訪了銀座地區各行各業三十多位老師傅,每一位都是所在專業領域裡的名人,字裡行間談了如何造就優異技術,更多的是數十年如一日清澈素直、不動搖的心念。
受到這本書啓發,我回家找了許多可以報導的人物故事,挑選原則很簡單,就是找「不僅把工作做得好,也做得與眾不同的」職業典範,後來這個專欄命名為:「服務小精靈」。那段期間,我有機會進到許多工作現場,訪問許多有意思的「小精靈」,而且這當中有些工作,並不符合社會期待能功成名就的黃金志願。像發明全國「農機具刻碼管理系統」前身的波麗士大人黃家將、全台灣第一的清潔人員鐘慶仁,悉心做好每一天的垃圾清運服務,還把垃圾車洗得光亮無味,以及郭台銘指定的配菜達人王秀蘭。他們的故事各自精采,也影響我很深。
像鐘慶仁之所以每天下班後還認真清潔垃圾車,是因為他希望人們經過垃圾車可以不再下意識地捏鼻而過。在那之後,我經過垃圾車就自然而然地走過去,是因為我知道在台灣有一個地方,有一個扎扎實實、每天為人民服務的清潔人員在意他服務的人怎麼想。沒料到,相隔不久,我的論文竟也開始研究起另一群工作人─計程車司機的研究,這一回不僅不是「黃金志願組」,還可以說是「避之唯恐不及」的職業選項。在台灣,計程車產業被視為藏污納垢,低階的工作場域,沒有人從小天生立志當計程車司機,只有搆不上成功的人,才去開車當司機,但在這個貼著「負面標籤」的行業裡,仍有一群司機做出了不起的示範。
於是在夜深人靜,那些浮現心底的,不是雜誌上的成功傳奇,而是曾經與你我在大街上擦肩而過,在台灣各個角落為生活、生命拼搏,而活出精采故事的小人物所說過的一句話、或是一個動作。故事聽得愈多,愈會想探究,在眾人不愛、甚至嫌棄的工作場域裡,為什麼這群人的眼神裡仍然有光?
眼神發光,是因為心裡有光
當時,指導老師、政大科管系教授蕭瑞麟建議我讀一篇質性研究文章﹣「CRAFTING A JOB:REVISIONING EMPLOYESS AS ACTIVE CRAFTERS OF THEIR WORK」,而且,讀通這一篇就好。也多謝蕭老師為了確認我真的有讀懂這篇文章,一對一地問答、來來回回三次,為日後推動「Career for Change」打下了立論依據。
這篇「CRAFTING A JOB」由在耶魯管理學院組織行為副教授Amy Wrzesniewski 與密西根大學企業管理與心理系教授 Jane E. Dutton合著。兩位學者長期關心人們在不同情境下,如何看待工作的意義。為了這篇研究,她倆深入不同的工作現場,試圖找出為什麼在日復一日、甚至不受社會尊重的工作裡,「有人不僅做得好,還做得與眾不同?」她們挖掘了幾個有趣案例,例如,一群心懷美感的專業廚師,即使在一堆任務和時間壓力下,不只單純地應付客人所需,還會儘可能地把餐點料理地盡善盡美。他們是廚師也是藝術家。
將鏡頭轉向社會裡的弱勢族群,一群積極主動的醫院清潔工,把自己看做治癒病人療程裡不可或缺的角色。為了給人們希望,他們會主動與病人、家屬聊天,也藉由增加和護士的互動,反應病人的狀況,讓治療流程更加順暢,也因此得到院方和病人的肯定。某種程度,清潔工不再只是清潔工。他們在組織裡的角色就此拉大、拉高,升格成為「促進醫療品質的整合者」。
為什麼會這樣?這得回頭去檢視人們之於工作之間的關係,過去,研究者發現,大部分的人看待工作有三種方式:工作(job)、職業(career)和召喚(calling)。第一種人把工作視為「就只是一份工作」,多為糊口飯而庸庸碌碌,對工作自無熱情可言。第二種人把工作當做終生職業,為它衣帶漸寬終不悔的人,相較對工作的承諾及投入更深。他們追求更優渥的收入,更多更好的社會地位及權勢。第三種人把工作視為來自天堂的召喚(calling)。他們工作不為錢,也不為名,而是一種自我實現。Wrzesniwski另一篇研究裡便指出,在美國911事件後,愈來愈多人重新看待工作的意義,他們希望透過工作,建立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召喚」這個字的西方宗教意味濃重,把工作視為一種為上帝服務且自我實踐的途徑或舞台,而蕭老師給了一個在地化的生動詮釋:開悟證道。我覺得更好理解。
從這個角度來看,對藝術家廚師、扮演醫療品質整合者的清潔工而言,外人看似繁重辛苦,甚至避之唯恐不及的工作,在他們眼裡,其實不只是一份掙活的工作,而是回應此生為何而來的召喚。
創造你的生命型態
兩位學者深入剖析廚師、清潔工的「變身歷程」,她倆提出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工作塑造」(job crafting)。這樣的工作變身有其階段進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兩位學者還整理出一張很精采的「變身過程表」。當員工先改變「如何看待工作」的認知,再來就會像連鎖反應般,改變其表定的工作職責內容,進而影響組織裡的工作設計與改變社會環境。最後,在組織、同事及消費者的認同下,這些工作塑造者就像換上一張全新的身份證,在組織裡繼續從事創新活動。
像文章裡提到的清潔工,就不再只是悶著頭與掃把、拖把共處,而是想主動與病人、醫生護士互動,她的身份從「清潔工」升格成「促進醫療品質的整合者」這一整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就稱為「工作塑造」。而「Crafting」這個字選得極妙,暗喻著對這些開悟的工作者而言,他們的日常工作就是一種表達自我的創作,工作者宛如藝匠般充滿創意、即興地用雙手塑造自己的作品,而且每一個人捏出來的作品都長得不一樣。文章結尾,兩位管理學者指出,在競爭日益強烈的此刻,培養員工主動認知、鼓勵工作塑造,對企業十分重要,假以時日也有機會發展成策略性優勢。
當員工在組織裡,對現有工作不滿意,或偵測不到啓動工作塑造的機會,便會選擇離開組織,企業往往因此留不住人才。還有一種情形是,愈來愈多組織會因著市場快速改變形式和功能,員工就需要愈根本地去理解公司。尤其在台灣產業苦於無法轉利轉型升級的此刻,這篇文章帶來了一個新鮮的視角,從一個更積極主動的觀點,重新看待員工、工作與企業間的三角關係。工作,不再只是僵固地由上而下透過經理人來設計,而是由下而上,從員工的使命感出發啓動工作塑造,而透過這個類似「換發身份證」的過程,員工會在日常工作的職責和關係裡自主啓動創新。
拋開組織管理議題,工作塑造的概念其實也很適合運用在個人的職涯創新。
我常覺得「工作塑造」,其實就是一種「內部創業」,邱于芸老師說得很好,「業」指的不單單是「事業」,它更深刻地直指一個人的生活、生命,於是,當我們說「創業」,其實是「創造自己的生命型態」。而你可以在組織裡重新塑造你的工作,在日常工作裡為自己的生命創新。而這一切始於對自己的提問:「你是為工作、職業還是召喚而工作呢?」
Text /Career for Change-吳昭怡 via / CfC
本文獲原作者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抄襲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