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設計界聖經美譽的Wallpaper* 雜誌在全球熱賣,90 幾個國家均有通路,可說是生活風格類雜誌的傳奇。不過,這麼豐富又國際性的雜誌又是在哪座城市孕育的呢?答案是倫敦。透過Wallpaper* 總編輯Tony Chambers 的經歷和描述,我們將一起來探索這座被他暱稱為森林的城市。
好的排版和字形是當雜誌總編輯的必要條件
Tony並不是土生土長的倫敦人,他來自英格蘭西北邊的利物浦(Liverpool),當時的利物浦很貧窮,工作機會也不多,一心想要更上一層樓的Tony在1984年拿到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全額獎學金來到倫敦念大學,主修平面設計和字型學(Typography)。說起這些往事時,Tony笑著說當時平面設計和字型學就是他人生的passion,愛到幾乎是廢寢忘食的地步,現在回想起來,才赫然發現這兩樣專業的累積竟然是今天讓他成為一個好總編輯的必要條件,畢竟雜誌要吸引人閱讀,好的排版設計與賞心悅目的字型絕對是首要條件。
Tony在大二時找到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Sunday Times 的圖片編輯(Picture Editor),之後又到GQ 雜誌擔任創意總監,在GQ 工作的期間曾兩次獲得Periodical Publishers Association Awards 的年度最佳藝術總監獎。2003年,37歲的他離開GQ 來到Wallpaper*,並於2007年被提升為總編輯。創刊至今已滿18年的Wallpaper*,總能精確地成為當代指標並保持高度新鮮感,遙遙領先在眾多設計雜誌前面,問Tony 祕訣到底是什麼?他表示Wallpaper* 成功的最大關鍵在於不會固守已經有的成功模式而害怕改變,而是不斷地自我創新。
持續嘗試是邁向成功的不二法門
當請Tony分享新人該如何讓自己在倫敦這座競技場裡闖出一席之地,他的表情突然變得認真:"Be True to yourself !"(真實面對自己!)Tony覺得想要在任何一個領域成功,真心喜歡自己做的事且保持初衷,就一定有被看見的機會,反之如果因為其他考量,例如金錢或名氣而忘了初衷,很快就會消失在茫茫人海當中。
除此之外,他覺得Editing(編輯)也是一門很重要的必備技能,他回想剛開始在SundayTimes 擔任圖片編輯時,每天動輒將一兩百張的照片經過挑選、討論、刪除的一系列過程精簡到最後的五到十張,那是一件非常痛苦,也深具挑戰性的工作,要怎麼樣把最好、最精采的挑出來呈現給讀者,就是考驗一個編輯的實力了!明明是一樣的素材,但好的Editing能讓讀者看得開心,不好的Editing讓雜誌乏人問津。這個邏輯其實也能反推到創作者的身上,你希望客戶、雜誌編輯、伯樂能發現你、欣賞你、進而重用你,除了一味拼命創作,靜下心來好好審視自己的作品,挑出最頂尖的,刪去次等的,好的Editing 絕對是脫穎而出的必勝關鍵,尤其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必須靠這樣的技能好好推自己一把。「當然,還有最後一點很重要!」Tony頑皮地眨眨眼:"Not to keep yourself too serious, you can kept trying."(凡事不要太嚴肅,你可以一直嘗試)「即使失敗了,被拒絕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休息一下再試試看別的方法,一直嘗試,不斷嘗試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採訪、撰稿 / 連美恩 via / Tony Chambers
本文選自La Vie出版書籍《33堂倫敦設計大師的創意&創益思考課》,更多精彩內容請點選→《33堂倫敦設計大師的創意&創益思考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