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天謝地」這句話,我們從不陌生,但當我們總是習慣性地感謝上蒼時,「台灣義築協會」執行長簡志明就是個懂得謝地的人。或許你會認為建築師經常接觸土地,對土地本就會多一份情,但是簡志明感謝的不只是有形的土地,讓他感動進而感謝的是土地上累積的智慧、人事物故事和生活經驗。
台灣義築協會成立於2013年,那麼義築是什麼?從字面看並不難推想,意指建築者可以像醫療者義診般,進入偏鄉從事義務建築的理念。協會成立前就已經開始義築,多年來簡志明和他的團隊,在台灣的山上和太平洋沿岸的海邊幫忙蓋房子,但那並不是像聖誕老公公送禮物一樣,似乎在施與受的那方,永遠只有給予,詳細的細節在他說明後,就像帶領我們進入新觀念的桃花源般,徹底改變了我們的想法。
「到偏鄉跟原住民一起蓋房子,我一點都不覺得我們是在幫忙,所以像是施惠這樣的說法,我並沒有這麼認同。在過程中,反而是我們向他們學習比較多。包括他們就地取材的方式,或是對建築的理解,那是他們的祖先累積了幾千年的智慧,而我在從他們身上也學到了『要去了解什麼是人不一定勝天』,因為所有的建築都不是靠著人定勝天的想法蓋出來的。」原來公益行為中施的一方不見得都是付出,也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從事義築的過程帶給簡志明很多成長,同時他也經常在參觀國外就地取人才和建材的鄉土建築展中受到很大的衝擊。去年他參觀威尼斯雙年展時,在加拿大館看到加拿大的建築團隊到北極為當地的原住民義築,讓他覺得不可置信。加拿大團隊為了能真正了解如何在冰天雪地的地方蓋房子,和當地人一樣吃著北極當地的食物,包括吃麋鹿和海豹,體驗著從用當地的方式生活、進而思考,這讓他很震撼。他說:「猛然一看,似乎會認為他們這樣太過偏激,但其實這是一個非常真實的做法,事實上,北極當地的原住民都有能力蓋自己的房子,就像非洲的原住民一樣。在資本主義進入以前,幾千年來非洲的原住民都是用很活潑的方式去建造他們所需要的住所。而加拿大政府的觀點來看,他們希望當地人能夠從當代新的知識和創意中,學到更多元的呈現方式,而他們也願意讓自己去領會當地人的生活方式,讓彼此的創意混血、互相流動,展現教育、文化和藝術的整合力量。就像在台灣,我們也會跟原住民分享高科技,他們也會跟我們分享他們的文化。」
在台灣,原住民在和義築團隊一起構思如何建屋前,聚落裡通常都已經有很強的共識和凝聚力,而義築團隊就像一張白紙,任何模型都不帶,只需去跟原住民聊天,所有設計成果都是跟他們聊出來的。簡志明認為建築不需要受東西方之分或是包袱, 不必崇洋也不需要背負華人文化的擔子,他相信:「人類建築的技術和藝術來自於:原始土地上祖先智慧和土壤的養份,建築和藝術應該是用當地的方法去表現當地的生活方式。」
近來,義築協會開始關心城市義築,因為城市人需要「心靈上的義築」,簡志明對城鄉的印象十足發人深省,他說:「拿台東的太平洋、都蘭山、森林、芬多精,對比台北市的浴缸、101、行道樹……」其實簡志明的話還沒說完,就讓我們很快地意識到身處都市牢籠擁擠的程度,讓許多都市人容易感到疲憊、心靈匱乏,而那些一幢幢的高樓大廈從來都不是自己就地取材建構起來的,我們也從未想要去多深入了解,只有在出問題時才高聲指責,這樣的情況更遑論去體會土地裡暗藏的智慧甚至是所有建構中的紋理。而接下來義築團隊將進行的「台北的城市義築計劃」,便是希望能提高人與建築的關係,讓身處在都市叢林中的我們,能感受到建築的溫度及大地的給予。
「台北的城市義築計劃」希望能使城市的閒置空間和老舊宿舍等一步步的活絡,為此,將安排年輕一代國內外藝術家及表演者於空間創作展演。這個計劃在台北101和Mortlach慕赫2.81™協力舉辦的公益拍賣晚會中,成功地吸引更多人關心這樣的議題,期望在不遠的未來能在逐漸凋零的荒老都會社區,看見更多人、社會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夢想基地,也讓都市人能親近並領受土地的智慧和恩惠。
Text / 李淑芳 攝影 / 張藝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