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從蘭陽平原田野間到站上日本建築聖殿 站在宜蘭田中央的建築大師黃聲遠

2015年7月,長期耕耘於宜蘭二十餘年,由建築師黃聲遠帶領的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後簡稱田中央)首度跨越太平洋,在日本知名建築藝廊TOTO GALLERY‧MA(TOTO 間美術館,後簡稱間美術館)展出個展。做為首度獲邀的台灣建築團隊,在這座過往曾經展出安藤忠雄、伊東豊雄、SANAA等建築大師的日本建築聖殿中展出,同時為田中央出版專書,對於田中央而言無疑是一大肯定,更是台灣建築史的里程碑。

 

La Vie此次親往宜蘭田中央,專訪主持建築師黃聲遠、執行長杜德裕及田中央的夥伴們,並跨海專訪間美術館營運委員會的成員、日本建築大師內藤廣,從台灣在地及日本異地雙視角,一同理解田中央的建築精神及那可貴的宜蘭經驗。

 

黃聲遠與宜蘭二十幾年的對談熟悉到從水高就能知悉時間與季節的變化,他說:「其實你在宜蘭住久了,對於每天水的高度是會有感覺的。而蘭陽平原最美的就是水的穩定度,放眼台灣,像宜蘭水文分布如微血管那樣密的地方其實很少。」

 

建築形式反映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長期在宜蘭經營的他,學界曾以「批判性地域主義」理解他的作品,回應他從在地出發卻又非懷舊的風土建築,並仍然掌握現代主義的現代性及進步性精神。他笑著說:「其實我沒有想這麼多耶,因為我個性上還是比較爭取不被束縛的狀態。我真正關心的應該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那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模糊及重疊的。在美國求學工作時,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會回來的,因為在外地,一旦說再見就是真的再見了;但在台灣,他形容就像是爸媽跟你說早上去工作,傍晚會回來,我們共走過一段,雖然短暫分離,但之後又會再度相遇。「你會對這種事情充滿期待。我一直對於重疊、對不準、不穩定的感覺是有興趣的,所以你可以在我們的建築作品看見有許多這樣的呈現。」因而在宜蘭社福館、礁溪生活學習館、或是羅東文化工場皆可窺見每個系統獨立存在,卻又相互重疊交叉的設計關係。

 

關注於人的特質同時也體現他對公共空間的關懷,在丟丟銅森林、宜蘭三星展演場及大尺度的羅東文化工場,皆以棚架形式為城市鄉鎮留下「空」,取代商場興建,讓在地住民擁有活動場所。於羅東文化工場連接運動場之處,捨棄平地規劃,因為平坦土地很有可能被運用為籃球場,一旦固化功能,就被部分使用者獨占,喪失了所有大眾可接近的親近性,因而他設計了一片斜緩草坡,不僅順利銜接棚架廣場與操場的高低差,不限定場域功能,更擴及了大眾的使用可能性

 

不提出落入俗套的答案

「你知道要做一個有文化意識的建築師,是要耐罵的。」


許多人都以一股革命般的反抗精神形容田中央,黃聲遠老實說:「其實我們早期也沒有故意想到反抗,只是覺得若回應的是一個太過俗套的答案,那做不做似乎沒那麼大的差別。」


最近在淡水開幕的雲門劇場也是如此。對於這片曾是中央廣播電台的基地、威權氣息濃厚的場域,黃聲遠在建築細節中隱喻著他對於後殖民時代及曾為軍方建築的態度。在建築形式上,除了對應觀音山山景的建築造型,呈現雲門的大器;他堅持保持建築的不完整感、粗糙感、臨時性,表現出雲門的草創精神,甚至刻意留下一些可能會被批評的破綻。「我抗拒的是不喜歡別人跟我說何者較好,當你給出一個幾乎完成的答案,就會有比較。所以我從來不讓它完成,因為這世界不該有答案。面對那些破綻,我是真的不知道答案,如果在我不清楚答案的情況下,勉強去回應它,我寧可留到未來。」這些黃聲遠在一些細節中留下「破綻」並不影響結構安全,也非刻意地留下問題引發討論,只是誠實面對自己的未知。

 

從建築至基礎建設,整合性思考城市議題

尋逛宜蘭,從西堤屋橋延伸至津梅棧道、冬山河水門橋、至最近正在施工中的寒華橋,田中央的作品從來不僅限於建築,更擴及至大型的土木工程建設,這是在分工極細的日本建築界難以想像的。位於寒溪之上,連接宜蘭原住民部落的寒華橋,在田中央的想像中,不再只運用漂亮欄杆形塑橋樑美學,他們讓寒華橋呈現如溪底砂石般的質感,橋樑不再突兀於地景間,而是隱身於其中,化為自然中的一部分

 

「我發現我對於這些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的興趣,慢慢都比建築還要大。」黃聲遠說。「我們現在的土木工程例如道路或橋樑,都只有『環境影響評估』,未來能不能有『文化性影響評估』呢?如果能讓對藝術、美感比較有感覺的人進入,加入一些無形效益,會讓投資更值得。」黃聲遠反思的是城市基礎建設的整合思考,在規劃交通系統時,除了本位的交通思索之外,仍需考慮美學等文化性多面向討論,相較於建築對於公眾產生的效果,基礎建設泛出的漣漪可能還要更大,受益的人還要更多,這也是田中央積極參與交通系統甚至觀光整合行銷系統的主要原因。

 

非城非鄉的想像

二十年來,宜蘭從一座無以名狀的場域,在田中央、公部門、工程部門及在地住民的奮鬥下,逐漸擁有了自己的樣貌。雪隧通車後,更成為忙碌大城的後山桃花源,但也無可避免的面對城市發展進程中的難題。從前黃聲遠提出了一個城市不超過10萬人的想像,如今他漸漸萌生「非城又非鄉」的不同想法。因為如果城市不超過10萬人,城市無法更新,但若一直將容積塞到城中心,高密度的城中心住民們又犧牲了生活品質。如何兼顧城市及鄉村的生活品質?

 

黃聲遠提問著:「如果我們把重點放在『山跟海的有意思』,以嚴格生態保育規定維護宜蘭的山跟海,但在宜蘭中央高速公路以西的區域放鬆一些容積限制,這是我最近的思考,讓宜蘭非城又非鄉。」模糊城與鄉的邊際,創造出城市邊緣的氣氛,讓不管或城或鄉的宜蘭住民皆能親近自然與綠地,是黃聲遠所提出的未來想像。


(2018/04/30更新) 獲頒第三屆總統創新獎 黃聲遠以家書點出台灣建築界困境

以個人名義獲頒第三屆總統創新獎的建築師黃聲遠,發表得獎感言時,以「寫給女兒的一封信」訴緩緩道出台灣建築界面臨的問題,他提到台灣至今依然沒有一座建築博物館,承接公共工程案時,也得時常面臨資金短缺,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困境,但他看見許多同樣意識到問題的優秀建築師開始改革自己,他盼望「不只站在高牆的另一邊,而且決心把事情做好。高牆有一天會變成土壤,有一天會變成支持你們的肩膀」。

 

節錄部分內容

在歐洲,我們終於平等的交到了很多朋友,透過各國之間友好的「建築博物館互助系統」,避開被孤立,分享台灣的美好。只是他們不得不驚訝:台灣至今沒有建築美術館,「你們的審美和認同如何累積?台灣是怎麼做到讓孩子們,#甚至未來的公務員覺得美好家園的重要?」其實他們還不知道,台灣連以前做好的公共空間,都沒有能「好好養護」的文化。

 

那天,看妳申請大學,跳過選填建築的時候,我竟然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我已經55歲了,還得常常向已經有各種病痛的爺爺奶奶借錢發薪水。

 

好笑的是設計公共工程,不只得先幫國家融資,面對一次又一次「就算承辦人員有心,卻一不小心又抄到舊條款」的惡夢,堅持不放棄,是不願讓承受越來越多文書規定的青年徹底失望、甚至不願意再進場。小米呀小米,能夠「批判近利、反省未來」的公共建築,永遠是全世界人民據以相信「自己可以做主」的心理基礎;聽見別人的聲音,超越被框住的夢想。完全忘掉自己、奮力一搏的那一刻,我們才有機會從本質中「創新」。

 

而我最要好的朋友們,包括妳的媽媽,都仍在社會最需要的時候奮不顧身。我們都曾被調查,我們都曾被搜索,親愛的小米,當他們衝進家門的時候,我知道你不會哭。

 

我們選擇不只站在高牆的另一邊,而且決心把事情做好。
高牆有一天會變成土壤,有一天會變成支持你們的肩膀。

 

不是所有的事都源起於公家,在每一個角落努力,我相信從理想出發的政府,一定不會忘掉初衷。親愛的小米,在妳離開家鄉獨立飛翔的時刻,請不要忘記,幸運做為台灣人永遠的堅持:

 

生而自由,和風一樣自由,和雨一樣自由,和野草一樣的自由。

做和不做,都是我們自己的決定。

 

Info | 黃聲遠建築師

 

黃聲遠,1963年生於台北,台灣東海大學建築學士,美國耶魯大學建築碩士,早年曾於Eric Owen Moss Architects擔任Project Associate,回台灣前於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任教。

 

他堅信建築的根基是紮在真實的生活上,但生活最真實的狀態,卻非物理驗體般固定不動,而是無時無刻變化。因此,這精確的認知本身,卻潛在地指向不精確的或變動的狀態,這就是黃聲遠與後來成形的田中央創作的特質。

 

那些你也許還不知道的宜蘭之美 跟著田中央建築逛宜蘭

 

Text/彭永翔 Photo/王漢順 via/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5年08月號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中「勤美術館」落成:隈研吾打造一座與自然融合的建築,同步盤點7件海外作品

台中「勤美術館」落成:隈研吾打造一座與自然融合的建築,同步盤點7件海外作品

2024年底,由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的台中「勤美術館」啟用。而隈研吾除親臨開幕記者會,也在分享會上,特別介紹了多件與勤美術館設計理念相近、融合自然景觀與環境的建築作品。

位於台中草悟道上的勤美術館,於12月13日正式對外開放,其為隈研吾在台的首座美術館作品。考量到周圍有酒店、住宅、商場、教堂等建築環繞,因此,隈研吾建築團隊賦予場館猶如「掀開大地」般薄而輕透的視覺外觀,並以「唐草」圖騰為設計靈感,運用繁而多變的捲曲弧線,圈起建築及四周的互動動線,使其和諧地與街區、自然環境融為一體。

隈研吾在記者會上提到,「在許多大型開放案中,美術館經常被設置於建築大樓裡,但是勤美術館是從地上長出來的美術館,以相當低調的樣態隱身於環境之中,這是相當特別的。」(圖片提供:勤美術館、攝影:楊承)
隈研吾在記者會上提到,「在許多大型開放案中,美術館經常被設置於建築大樓裡,但是勤美術館是從地上長出來的美術館,以相當低調的樣態隱身於環境之中,這是相當特別的。」(圖片提供:勤美術館、攝影:楊承)
國際建築師隈研吾(圖片提供:勤美術館
建築師隈研吾(圖片提供:勤美術館)

而在曲面綠屋頂上,也建置了能灌溉植物的水源循環系統,之後人們也能順著階梯、踏上休憩駐足,欣賞不一樣的城市生態風景。走進勤美術館,也可見隈研吾大量運用木、水、岩或等自然建材元素,讓人們在室內也有如置身於森林裡面的體驗;高低起伏的地面設計,也營造出彷彿行走於山谷之間的律動感。

➔ 台中勤美術館12/13開幕!隈研吾在台首座美術館,以自然為本,隱身環境的地景式建築

建築師隈研吾表示,在場館設計上最重視也是最辛苦的一點就是將整面屋頂進行綠化,並將城市與建築、草悟道融為一體,整體設計是一個連動狀態。(圖片提供:勤美術館、攝影:楊承)
建築師隈研吾表示,在場館設計上最重視也是最辛苦的一點就是將整面屋頂進行綠化,並將城市與建築、草悟道融為一體,整體設計是一個連動狀態。(圖片提供:勤美術館、攝影:楊承)
勤美術館室內也運用大量自然建材元素,讓人們進入美術館時會感受到,即使走進室內美術館也有置身森林裡面的自然體驗。(圖片提供:勤美術館、攝影:楊承)
勤美術館室內也運用大量自然建材元素,讓人們進入美術館時會感受到,即使走進室內美術館也有置身森林裡面的自然體驗。(圖片提供:勤美術館、攝影:楊承)

一探隈研吾7件海外建築作品

龜老山展望台(日本,1994)

1994年完工的龜老山展望台,與勤美術館有著相似的設計理念——「幾乎看不見建築本身」,實現了建築與景觀融為一體的概念。隈研吾也特別強調屋頂的設計,在建築的中間打造一個開口,使建築本身與周圍的山坡及城市連結起來。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攝影: Mitsumasa Fujitsuka)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攝影: Mitsumasa Fujitsuka)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攝影: Mitsumasa Fujitsuka)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攝影: Mitsumasa Fujitsuka)

國立競技場(日本,2019)

有別於大家多對體育場是厚重的印象,隈研吾以木頭材料及綠化來柔和建築外觀。他從奈良法隆寺屋簷底下的木頭組合排列汲取靈感,並透過精密計算,讓風能容易穿透每個木格柵,使體育場不用開空調,也能保有舒適感。

而在室內,隈研吾希望營造出在森林裡觀賽的氛圍,因此,在座椅設計上,便以落葉為整體意象,透過這些不同色調的座椅,使場內即便沒有太多觀眾時,背景也不會顯得過於孤單。

UCCA 陶美術館(中國,2024)

由於中國宜興素有「陶瓷之都」之稱,隈研吾將建築打造成猶如一座陶器山的形態,並在不同方向結合開洞的設計,呈現通透感,也營造出人與環境融為一體之感。而與當地工匠合作完成的立面,使用當地陶土燒製而成,凹凸不平的紋理與釉藥漸變的色彩,將隨著時間與季節變化,展現出不同的建築表情。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攝影: Fangfang Tian)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攝影:Fangfang Tian)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攝影:Eiichi Kano)
(圖片來源: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攝影:Eiichi Kano)

建國先賢紀念園(新加坡,施工中)

多數人聽到「紀念園」多會聯想到厚重莊嚴的氛圍,而隈研吾提出一個更加柔軟、像是公園般,可以與周圍綠意融合的設計。另外,隈研吾也補充,新加坡雖然高樓大廈林立,但綠化做得非常好,他認為每個城市未來都會朝著與綠色環境融合為主軸來發展。

V&A Dundee(蘇格蘭,2018)

隈研吾以蘇格蘭群島壯麗的懸崖中汲取靈感,打造出具有動態感的立面,也將自然的有機感融入建築設計中;建築中央如洞穴般的巨大「孔洞」,連接起人們與建築面向的泰河(River Tay),將都市與自然重新串連起來。隈研吾也在室內大量運用了木頭材質,營造出如自然地形般的溫暖氛圍,期盼這裡成為「城市裡的客廳」。

安徒生博物館(丹麥,2022)

為紀念童話作家安徒生所打造的安徒生博物館,正位於安徒生的出生地——奧登斯(Odense)市中心。而隈研吾設計出一處被大量綠意包圍,同時與周圍社區融為一體、像是公園般的博物館;不同的建築配置與庭園規劃,象徵安徒生筆下的故事,歡迎人們沿著庭園慢慢散步,走進他的童話世界。

古爾本基安現代藝術中心(Centro de Arte Moderna Gulbenkian)(葡萄牙,2024)

這座位於里斯本的新落成現代藝術中心,由隈研吾建築團隊在原有的建築進行增建,其以日本建築中的「緣側」為靈感,並選用葡萄牙的白瓷與木頭為材料,打造一個連結室內與室外的公共廣場,讓人們能在此進行各式活動,使美術館不再是封閉的方盒子,而是能向城市開放的空間。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於臺博館登場的《另一種現場:修澤蘭》建築特展,與台灣女建築家學會合作策劃,探索「台灣第一女性建築師」修澤蘭的生命歷程,透過經典作品如陽明山中山樓、景美女中校園規劃、新店花園新城等,從照片、建築圖、建築模型等各類檔案,重建並認識修澤蘭的建築現場,也看見其在戰後臺灣現代建築史上的特殊性。

修澤蘭:突破時代背景的建築先驅

修澤蘭於1949年進入臺灣鐵路局工作,任職期間規劃設計舊板橋車站等相關建築。辭去公職後,在國家建設時期投入全台各項計畫,如克服陽明山硫磺地熱建造的「中山樓」、景美女中行政大樓與圖書館、台中衛道中學教堂,更在新店山林開創住宅社區「花園新城」,推出之際引發一陣熱議。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陽明山中山樓(圖片來源:台北旅遊網)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新店花園新城(圖片來源:打開台北)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景美女中圖書館(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當時,在男性從業者為大宗的建築界,多數建築師採取理性、方正的現代主義風格,而修澤蘭的作品則偏向復古主義,其設計重視美感與實用兼具,並著重與大自然環境的結合。修澤蘭堅韌、執著的性格,讓她的建築在經過時代的洗禮,至今仍能被看見並啟發當代的建築人。

6大主題展區,縱覽修澤蘭的建築現場

《另一種現場:修澤蘭》展覽涵蓋「初到.出道」、「獨樹一格的校園建築」、「大屯火山群中的傳奇建築」、「新店溪畔的理想家園」、「相遇.相惜」、「我與修澤蘭-集體記憶累積的現場」等六大主題,縱覽修澤蘭從求學、臺灣鐵路局時期、與伴侶傅積寬共同創辦「澤群建築師事務所」,再到經手各項校園建築案、完成陽明山「中山樓」、新店「花園新城」等代表建築的歷程。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另一種現場:修澤蘭》展覽現場(圖片提供:臺博館)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另一種現場:修澤蘭》展覽現場(圖片提供:臺博館)

修澤蘭的建築師事務所曾遭祝融,導致其設計的建築書圖全數損毀,僅能從業主(學校、機關)的契約、檔案等進行資料回溯,也令其所留下的建築遺產格外珍貴。本次展覽呈現修澤蘭如何運用建築設計與工程技術達到建築的流動性,同時也首次公開展出景美女中原始建築設計圖檔,從其中可見建築師追求建築細節的用心,也透過修澤蘭的作品,帶領觀眾共同回顧臺灣建築的歷史與發展。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另一種現場:修澤蘭》展覽現場(圖片提供:臺博館)
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特展!從陽明山中山樓到花園新城,觀看超越時代的另一種建築現場
《另一種現場:修澤蘭》展覽現場(圖片提供:臺博館)

《另一種現場:修澤蘭》

展覽期間|2024/12/03至2025/11/02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2樓特展區(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一段2號)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