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童話故事中的真實,勝過報紙所記載的真實。
"I believe in the truth of fairy-tales more than I believe in the truth in the newspaper"
——洛特蕾妮格(Lotte Reiniger)
追溯影史首部問世的動畫長片可是眾說紛紜,迪士尼1937年出品的《白雪公主》(Snow White and Seven Dwarfs)是多數人印象中的答案,但這並不是正確答案。1915年,品托克洛威格Pinto Clovig就完成《Creation》,只是影片早已散佚。如此一來,洛特蕾妮格完成於1926年的剪紙動畫《阿基米德王子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Prince Achmed),將是現存最古老的動畫長片。
成就蕾妮格作為成功的剪紙動畫師,倚靠的不是運氣,而是自幼展露的天賦。她出生於1899年德國夏洛藤堡的銀行家家庭,十五歲那年因一場講座打通對舞台的心生嚮往,決心追隨導演、演員保羅瓦格納(Paul Wegener)進入表演學校、走入劇場,但誰能料想不是表演,而是蕾妮格的剪紙天賦在這時幫了第一個大忙。
未登台時,蕾妮格就隨手剪些演員的剪影送人,此舉獲瓦格納的注意並獲邀參與新片片頭的製作,時間是1918年。當瓦格納下部作品《哈姆林的吹笛手》(Der Rottenfanger von Hameln)劇中老鼠效果不如預期,蕾妮格再次擔綱救火隊的任務。1919年經瓦格納引薦,結識正籌辦實驗動畫工作室的漢斯克利斯(Hans Cürlis)、博索德巴度其(Berthold Bartosch),以及往後結為連理的卡爾科奇(Carl Koch),首部動畫短片《愛情的點綴》(The Ornament of the Lovestruck Heart)就在工作室的資助下於同年底問世,也為她橫跨六十年、製作五十多部長短片剪紙動畫的璀璨事業揭開序幕。
創作取材的多樣性,舉凡童話、神話、吟唱詩歌都曾透過她的剪刀裁出黑影底下豐饒的神秘。「剪紙歌劇」(Silhouetten Opernhaus)系列更可視為蕾妮格創作精神與技巧的完美結合。她常將動畫在視覺上比喻為芭蕾,重視弧線與對角線所撐出的力道與收起的柔情;在聽覺上依著每顆音符,以期透過動作牽引關乎音樂的想像,以臻感官和諧的狀態,這系列收集了《十分莫札特》(Ten Minutes of Mozart)、《剪紙卡門》(Carmen)、《吹笛手》(Papageno)、《紅顏禍水:特洛伊的海倫》(Helen La Belle)等經典歌劇作品的改編。
然而納粹的崛起,政治傾向左翼的蕾妮格夫婦試圖遠避他鄉,期間多次簽證未果而重回德國,直到1948年英國簽證核發才算塵埃落定。1950年代,她在英國廣播公司資助之下,著手安徒生與格林童話的改編;1970年代末期,則由加拿大國家電影局協助拍攝最後兩部作品,《奧卡辛與妮可蕾特》(Aucassin and Nicolette)與《玫瑰與戒指》(The Rose and the Ring)。
抗拒工業生產線的製作模式,蕾妮格的工作室反倒存有純手工的質地。工作室編制上,由丈夫卡爾科奇負責技術執行、蕾妮格維持美學品質的方式經營。製作細節上,蕾妮格相當吹毛求疵的,所有人偶會被拆解成廿五或五十個部位、再由鐵絲固定製造關節的效果,而手指也務求根根呈現,之後才上名為「Tricktable」的設備逐格完成每秒廿四格的拍攝。
蕾妮格留世的創作,並未隨時間煙散,反倒在諸多電影可瞥見其美學的印象。迪士尼動畫《石中劍》(The Sword in the Stone)兩名法師邊鬥嘴邊互將對方變形為獸的橋段,原典就出自《阿基米德王子歷險記》;《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Harry Potter: The Deathly Hallows)穿插「三兄弟傳說」的動畫,其監督戴爾紐頓(Dale Newton)更曾表明概念發想來自蕾妮格的風格。因此,縱使不少拷貝熬不過戰火,現今留傳那些一再翻拍、背景細節不可修復的版本,依舊無損蕾妮格動畫美學獨霸一方的傳奇地位。
Text / 波波(影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