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只要提到這裡,「溫泉」幾乎是北投的同義詞,看著此處眾多溫泉旅社林立,就知「溫泉」對北投的在地文化有多緊密的交織與影響。不過這次所介紹的北投,若要更準確地說明其地點,其實是在現今台北捷運的「新北投站」,眾多與溫泉相關的歷史與文化都集中在此處,觀光客可以很方便地規劃一天的行程,所以也讓我們來個北投溫泉小旅行吧。
「北投」此地名是由凱達格蘭族語系 ki-pataw(女巫)取音而來。由於此處存在著溫泉,時常瀰漫著煙霧,也不難免讓人聯想有女巫居住在此地。不過,既然介紹了北投地名的由來,不得不提「新北投站」。大家會覺得奇怪,新北投站不就是個台北捷運站的名稱嗎?其實新北投站前身為鐵路「新北投驛」,於 1916 年完工,是台鐵淡水線(已不存在)的支線,為載運旅客前往溫泉區而興建的支線,因此它又有個有趣的別稱為「浴湯線」,由此足見日本人對於溫泉的重視。
在新北投有一棟相當顯眼的一棟仿英式建築是溫泉博物館,前身為北投溫泉浴場建設於 1913 年,一樓原磚造公共浴場,二樓為木造休息室。在成為三級古蹟前,曾一度遭到荒廢。直到 1994 年後,經過地方人士積極爭取,將其保存並成為三級古蹟的溫泉博物館。
如果說到台灣溫泉發展史,這個階梯絕不能忽視,此處是臺灣第一家溫泉旅館的遺址!不過,首位在北投開設溫泉俱樂部(1894年)的是德國硫磺商人奧里(Ouely),但此處並不對外開放。隔年,台灣割讓給日本後,北投第一家民營溫泉旅館「天狗庵」的經營者──平田源吾來到了台灣。平田源吾起初並不是為了溫泉而來台灣,而是為了發展其礦業事業而來到台灣。平田源吾抵台後曾前往瑞芳進行探勘,並於山區探勘時受傷併發了腳氣病並且逐漸惡化。
為療養自身不適的病體,平田源吾打聽到北投有溫泉,經委請他人帶領抵達溫泉區後,發現北投的溪水便是溫泉後,經過十天左右沐浴療養讓傷勢明顯好轉。隔年 1896 年三月,平田源吾又再度造訪北投,購置房產並著手開設天狗庵溫泉旅館,奠定了北投溫泉業的基礎。如今,遺址僅階梯與石柱保留下來,而隔壁卻是日本第一溫泉旅社加賀屋在台灣的經營據點,可見加賀屋對於此處之重視,緊依台灣第一家溫泉旅館遺址的意義,彷彿承接了平田氏當年開闢北投溫泉的歷史傳承。
瀧乃湯是從日據時代就營業至今的浴場。而瀧乃湯的「瀧」為河床高低落差而產生的小瀑布,「湯」意為「溫泉」,瀧乃湯(瀧之湯)因此命名。由於此處早期是日據時代官方的大眾浴池,提供給日本軍人療養使用。而現今所看到的男湯即為從日據時代保留至今的樣貌。直至 1950 年前後,始再增設女湯與個人湯,並且對外經營,至今還維持著平易近人的價位繼續經營,相當不容易。
北投地熱谷是日治時代八景十二勝之一,長期瀰漫著煙霧,有地獄谷與鬼谷之別稱。此處水溫極高約 90 度左右,曾有遊客不慎發生意外燙傷。在此處下游約 150 公尺處,則是孕育具放射性元素北投石的地方。北投石是唯一以台灣地名命名的稀有礦石,只有在台灣北投溫泉區跟日本秋田縣玉川溫泉發現,為一種具有放射性的含鉛重晶石。但經過人為搜刮與水質污染,現在已經沒有北投石被發現,有興趣的民眾可前往北投溫泉博物館參觀,館方收藏一顆重達八百公斤,是目前全世界已知發現最大的北投石。
除了溫泉文化之外,北投還有一座讓人驕傲的綠建築作品。北投圖書館落座於溫泉博物館旁,是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是台灣首座綠建築圖書館。屋頂的太陽能板、雨水回收系統以及木造外型等,都仔細考慮到減少對於環境的破壞,充分利用陽光、空氣和水,以達到節能減碳之效果。
圖書館為地上兩層、地下一層之建築物,將室內書架降低至 110 公分以下,讓整體空間看起來更寬敞,並善用周遭地理環境借景採光,並將三個樓層的陽台設置為戶外閱讀區,讓人在綠意中閱讀。北投圖書館除了是台灣首座綠建築圖書館,榮獲國家綠建築鑽石標章之外,更獲選為「全球最美的 25 公立圖書館之一」,實是台灣難得的建築佳作。
希望藉由這次溫泉小旅行的介紹,讓大家以後去北投泡個溫泉也能跟親朋好友聊聊北投的歷史,藉此慢慢形塑出台灣更精緻有內涵的溫泉文化。旅行帶我們認識土地,認識人文,認識歷史;未來還有更多的「旅行地圖」等著與大家分享噢。
Text、Photo / FLi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