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都市與農村的最短距離
最近的食安風暴,讓大眾感慨到底還有什麼是可以安心食用的?日益複雜的產銷系統,讓食品生產源頭難以被監督管制,又或者是糧食自給率下降、友善環境的生產流程不敵大環境慣性體系、在地農產品滯銷等問題層出不窮。2011 年9 月,五位分別來自媒體專業、農業耕作、生產製造、編輯採訪、網路科技、工藝創作等領域的汪文豪、莊惠宜、馮小非、蕭名宏、楊偉林,共同創辦上下游新聞市集,包括新聞平台及友善土地的農產品開發和通路兩大部分,就是企圖探索台灣農業的出路,重新建立與食物、土地和在地社區的連結。
獨立客觀報導累積公信力
目前上下游新聞部門團隊共有一名編輯、三名記者,製作關於農業、食物、環境教育、食農教育等日常新聞與專題報導,但是上下游堅持將新聞與產品分離,不接受業配新聞,即不接受由廣告主付費購買、指定配合報導的內容,也不以刊登商業廣告為主要收入來源,以便能客觀獨立進行採訪報導。而另一個上下游堅守的原則為:新聞部門與市集部門獨立運作、壁壘分明,市集部門主要為協助小農解決滯銷問題、提供消費者健康的在地食物而存在,而市集所得將會用來支持新聞部門運作。
上下游長期蹲點食農及環境議題的原創報導,成功創造議題討論,並累積一群特定數量的分眾,也漸獲主流媒體關注,成為具有公信力的消息來源。上下游連年以《洗衣精濫用殺蟲劑系列調查報導》、《緬甸轉捩關鍵報告》、《揭開假米粉真相系列調查報導》、《埔里小農與瓶裝水工廠的戰爭》、《孩子的未來、碗中的現在─校園午餐調查報導》獲得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卓越新聞獎等重要新聞大獎,主流媒體操作這類較生硬議題通常只維持幾天,熱度不高,但是上下游希望將議題做得更深刻,甚至能推動政策改變。除了自聘記者外,上下游也設有「公民寫手」的機制,徵求任何關心農業與食安議題的公民記者申請帳號發表文章分享農業或食物議題,提供更多元的消息並散播資訊。為了增加資金來源維持收支平衡,上下游也邀請大眾每年出資300 元成為「共同辦報人」,資金將用來支持新聞部門運作。
推動友善土地農產品 改變台灣農業現況
上下游同時身兼銷售小農產品的網路市集平台,堅持選擇台灣在地、友善土地及關懷環境的農產品,生產能令人放心好好食用的生鮮或是加工產品。選品來源一部分為員工主動尋找,或是小農自己主動推薦;另一部分則為自行開發符合上下游成立宗旨的各種產品,落實產地到餐桌的概念,發揮永續農業的銷售模式,例如協助偏鄉小農進行產品開發與行銷的雜糧餅乾「台灣玉米好棒棒」是以產自嘉義的整粒無基改玉米加上一點糙米與糖製成,沒有複雜原料的單純成分不會對身體產生負擔,老少咸宜,成為上下游的人氣產品,而支持這種零食的同時也間接促進原料的種植,解決產銷失衡問題。
在累積了三年多的網路銷售經驗後,2014 年上下游從網路延伸到實體店面,於台中五權西二街成立「上下游基地」拓展影響力,以小農柑仔店為概念,供應上下游市集的產品,提供消費者更完整的產品服務。每周二至周六中午出爐無油無糖無任何添加物的現做台灣小麥麵包,每周六也會有小量現炒新鮮現磨花生醬,在這間樸實的小店中,消費者可以安心享用來自土地的天然滋味。
專訪上下游新聞市集共同創辦人
馮小非:農業不再只是特定一群人的事情
Q1:當初選擇以新聞與市集作為上下游的兩大結構的原因?為什麼是以食物與農業為主題?
A:這是我們成立的初衷。我們在農業領域很久了,我和另一位創辦人莊惠宜都是從921 大地震之後就到農村去工作,惠宜是在南投日月老茶廠,我則是在南投中寮。我們都是在農村、做和農業有關的事情,所以淵源是很長久的,而且我們覺得台灣農業其實還有很多品質不錯的東西,同時我和汪文豪也跑了很久的農業線,在農業領域的同時我也做地方新聞,其實農業不只是產品,還有很多訊息值得被大家知道,其他媒體對這部分報導較少,而且能夠把農產品賣出去,對農民來講是最實際的幫助,所以我們同時在新聞與市集這兩邊並行。
Q2:可否談談「公民寫手」的設置?主要是哪些作者群?
A:作者剛開始比較多是農民,但多是偏向文青型的農民,自己會寫也會種田,他們寫了比較多自己對農村的觀察。也有一些人是對環境教育、食農教育及生態有興趣,會寫一些與這方面有關的事情。其實這四年下來我們發現,現在越來越少公民寫手投稿,可能覺得我們的新聞太專業了,他們寫的東西變得不太像新聞。因此我們現在正在企畫另一種新欄位,叫做「農家人生」,有時候大家不一定有很多事情想講,一兩張照片就能代表當下心情,我們想鼓勵大家分享一到三張照片,寫上一點點文字,或是不寫也可以,也可以是老照片,例如爸媽小時候曾經工作的樣子。我們一直很希望大家能看到農業現場,你一定要他們寫出一個什麼所以然來,其實很困難,而且有時候也沒有什麼所以然,農人就是在採收芝麻,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意義,但是這個動作真的很重要,而且現場非常感人,這些都值得被拍攝下來,並且即時發布,這部分就是我們將來想補強的。
Q3:如何克服一般讀者可能覺得農業新聞較冷門而不願點閱的挑戰?
A:過去農業新聞比較冷門的原因一方面是大家對農業認識比較不多,而且過去從事農業在看新聞的人也不多,所以會變成寫了農業的新聞,看的人卻和農業沒有關係,當然大家也就不會有興趣。但是現在這個障礙已經被跨越,現在老人家使用臉書和LINE的比例非常高,小孩也會看和轉述,例如每次寫和福壽螺有關的事情,都是上萬以上的點閱率,因為福壽螺對從事農業的人來說真的太恐怖。另外,土地正義也是大家比較關注的議題,例如農地徵收和炒作,這幾年大家並不會把這件事情視為只是農業領域的事情。其實是時代在改變,整體來說,大家開始覺得農業不再只是特定一群人的事情,相較於1999 年我剛踏入農業領域時,大家覺得農業是特定的人在特定地方做的事情,和一般人沒有關係,多年下來,社會已經不是這樣。
Q4:許多主流媒體也逐漸從上下游報導的議題中發揮,如校園營養午餐不營養、米粉真相調查等,讓議題引起了更廣大的關注,你對這個現象有什麼看法?
A:有議題大家來做是好事,主流媒體有更多資源,他們可以把這些東西做得更深刻,但是這種東西做深刻也不見得帶來什麼財源,對大部分主流媒體來說,不費力氣的話可以做一下,但是真的要費力氣做較深入的報導,他們還是會比較困難,蠻可惜的。我覺得別的國家對農業比較認真一點,也有很多現場型的報導,但是其實不只是農業,各行各業的新聞在目前主流媒體的操作之下大概都變成這種狀態。
Q5:網路之於上下游的優勢及獨特價值?
A:我覺得第一個網路帶來的是,讓農業議題遍布所有的人、圈子當中。網路有速度上的便利,可以不限任何出刊時間、有議題可以立刻做,在社群媒體形成漩渦效應,轉動不同圈的人,如果是紙媒你只能在地方版才有可能讀到農業消息,所以很難散布。第二,網路讓成本降低,像今年我們發表了台日小麥的議題,如果是紙媒,要用一本書才能講完,在網路的好處是,網路行為很隨意,只要閱讀動線設計好的話就會像任意門,文章有很多機會被人家轉載,讓議題繞來繞去。但是我們還沒有運用得很好,上下游過去四年比較在奠定專業性,讓別人知道上下游僅僅是一個這麼小的媒體,但是對於農業或食物的專業性是無庸置疑的。我們現在才正要開始,更認真面對我們是網路媒體這件事情,也打算找一個更熟悉網路語言的編輯跟我們一起工作。
Q6:上下游成立已屆四年,這段期間你觀察到台灣農創有什麼樣的改變?
A:如果我們此時此刻要創業的話我們不會做農業了,因為很多人做了,四年前我們覺得大家還沒有看到台灣農業的價值或可能性,所以才決定做這件事情,而這四年真的是驚人大爆發,很多人開始從交易面著手進入農業領域,所謂交易面是指成立網路平台或實體店面,做販售等工作。投入農業的人也有,但比例上從事買賣交易的比較多,實際上去種的比較少。但是,如果有更多人投入農業生產耕作會更好。例如台灣非常缺乏農業機械,我們的機械都是從日本進口,也以大型機械為多,因為買得起機械的都是大公司,可是台灣的農地都很小很零碎,所以我們需要小型、便利的農業機械或農業工具協助務農,其實生產端有許多空缺。我覺得農創很好、蓬勃很好,如果有更多人進入到生產、改善原來的生產流程的話,農業會變成更強大的行業。
Text /林宛妤
Photo /王士豪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5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