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Vie2015文創100:10大文創園區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在駁二這個地方,衝突是一股美好的力量。

被歷史塵封的陳舊倉庫,時光凝結了種種發展跡象,因為藝術文化的呼聲被解放,不斷注入創意靈感而重獲新生,日漸茁壯。在舊與新的衝突中,衝撞出的是勃發的生命力。

位於碼頭旁的倉庫群藝術特區,出出入入的除了車輛還有船舶,湊熱鬧的不只是人群還有海風,開闊的海天視野一如遼闊無垠的思緒。在海陸交界的衝突裡,寬廣的是耀眼的未來。


負責營運管理的公部門與天馬行空的藝術家,雖然各自擁抱夢想,但在這個場域裡相互協調步伐,修整方向,一起邁向共同的理想。在行政與藝術的衝突間,磨合成緊密的夥伴,建構駁二在每個人心中的形象。


美好的力量,需要時間蘊釀與心力累積。

2000年,雙十煙火第一次不侷限在台北施放,決定南下高雄綻放,為尋覓適當的放煙火地點,人們發現了港口旁駁二倉庫的存在,一群熱心熱血的藝文界人士於2001年成立駁二藝術發展協會,催生推動駁二藝術特區作為南部人文藝術發展的基地。



2006年,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接手駁二藝術特區,高雄設計節、好漢玩字節、鋼雕藝術節、貨櫃藝術節、高雄人來了大公仔、Live Warehouse駁二音樂演唱會,每一個充滿城市創意特質的展演,活力豐沛的在駁二不斷呈現嶄新的概念與樣貌,構築海港城市的魅力文化與生活美學。

 

累積與醞釀,將適時的迸發。
無論過去或現在,駁二藝術特區都是高雄人不可缺少的倉庫群。過去儲放魚粉與砂糖,供應港口川流的繁華歲月,現在匯集設計與創意能量,豐富每一個自由想像的靈魂。過去港邊載送貨物的西臨港線鐵道,現在成為高雄最熱門的自行車道,貫穿駁二藝術特區,而駁二的倉庫群跳脫使用僵制,以藝文與世界接軌,開啟新世代的對話。

特殊的環境位置在全台的藝文場域中獨樹一格,駁二這個極具特色的藝文空間,同時也是民眾最佳休閒場域,踩著自行車可以遨遊西臨港線的海景風光,公共空間裡可以發現令人驚喜的藝術作品,映著藍天豔陽,隨處都是拍照的絕佳場景,搭配不同時節精心推出的特色展演,讓民眾的每次到訪都能擁有不同驚豔!

 

via /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La Vie2015文創100:10大文創園區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本園區為一個多元、全方位功能之專業服務園區,結合創新育成與休閒產業之策略與經營模式,並藉由園區即為聚合市集之概念,營造結合創新研發、技術訓練、市場行銷、產業聚落、文化服務、休閒產業等面向,服務照應不同階層觀眾與專業人士多元需求之服務平臺型園區。

 

目前共計有六個重要館舍工藝設計館、工藝資訊館、工藝地方館、生活工藝館、工藝文化館及工藝美學館對外開放,並有工藝旅館(知達工藝會館)委外經營及三處外館(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鶯歌多媒材研發分館、苗栗工藝產業研發分館)營運,除提供對外參訪,更成為台灣工藝教育最重要之基地。

 

via / 台灣工藝文化園區

 

 

La Vie2015文創100:10大文創園區 ─ 鐵花新聚落

民國99年度,臺東以慢活台東鐵道新聚落,獲選交通部觀光局「國際魅力據點示範計畫」,這是全國第一次由地方政府和臺鐵合作經營的模式。

 

臺東縣政府將臺鐵舊宿舍區打造為兼具現代感與在地特色的文創聚落,經縣府團隊的多年努力,從過往的「台東鐵道藝術村」到現今的「鐵花新聚落」,將整個區域的做了重大改變。民國103年11月開始串連魅力商店群、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聚落、誠品書局、鐵花村、秀泰影城、改造舊火車站為i+T轉運站及旅遊服務中心、舊稅捐處改建的TIM國際旅館;走在鐡花人行步道或沿著舊鐵軌木棧道,亦可飽覽各式公共裝置藝術,更能走在全國獨一無二的熱氣球彩繪燈海街景,營造出別具特色夜間氛圍,形成現在的「鐵花新聚落」。
 

103年開始,鐵花新聚落更朝著文創、音樂季、街頭街人表演及配合在地食材的食令餐桌節等特色活動,經由不定期的舉辦,讓舊站周圍重回過去的繁華景象,讓鐵花新聚落成為遊客到訪台東必定佇足的旅遊景點之一,鐵花新聚落透過計畫帶動城市的改變及提升臺東魅力城市的國際旅遊地位,亦成功的行銷、推廣及打造成台東最亮眼的「鐵花新聚落」。

 

 

via / 鐵花新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