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藝心‧新藝傳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是一個別具在地特色的臺灣傳統文化生態園區,為蘭陽平原的觀光旅遊地標,座落於宜蘭縣五結鄉冬山河下游,佔地二十四公頃,依傳統戲曲、音樂、舞蹈、工藝及民俗雜技等傳統藝術範疇而建;紅牆黑瓦的新古典美學空間,將先民薪傳文化的生活藝術之美完整重現,一廟二館三條街更是遊客造訪傳藝必遊的景點。園區裡盡是常民生活氣味的平易近人,體驗的是現在進行式的臺灣傳統文化嶄新風貌。
民藝街坊
傳統老街又稱「街屋」或「牌樓厝」,主要功能為南北貨的集散地。總共有13種綜合式建築風格,仿二十世紀初期台灣各地老街的精華而完成,為台灣傳統老街的縮影,呈現典型的台灣商業街特色,有巴洛克式、日本時代、傳統閩南式、西洋式……等。在古早味場域中,除了有親子DIY,還有藝師進駐展演。
碼頭
航遊宜蘭希望之河,與親水公園相連結,體驗水路之交通,欣賞河岸風光,暢遊雙園區。
黃舉人宅
黃舉人宅是宜蘭地區第一位考上舉人的黃纘緒的宅第,所以稱之為黃舉人宅。它是一座三合院的傳統民宅,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總面積約為193坪。三合院內目前為展示空間,展示內容為早期廚具、農具、科舉文物,以及少數黃宅古物。
收涎抓周館
第一個生命禮俗「四月收涎」使用十二或其倍數的桃酥餅成串圈掛在寶貝的脖子上,讓長輩摘一塊餅,擦拭寶貝嘴邊的口水,並將餅乾吃下,象徵收起口水;「收涎抓周」為人生第一次的性向測驗,竹篩裡裝有十二項物品,第一個拿起的物品便代表其未來可能從事的職業。書代表專家學者、聽診器則是醫師、而金元寶則象徵富貴之人,或是現今流行的智慧型手機也代表科技新貴,都是未來志向的參考喔!
臨水街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緊臨冬山河,特別打造旖旎水岸風情的「臨水茶弄」,以「人文、藝術、自然」三元素,將台灣獨特的茶藝文化融入冬山河岸風景中,以品茶作為通往傳統藝術的媒介,讓視覺和味蕾同時享受最道地的台灣味。
via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