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錦聰──風潮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
簡歷
出生 1960 年生於新竹香山
學歷 國立交通大學運輸工程與管理系畢業
現任 風潮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暨總經理
簡介 在經營公司外,也是一名音樂創作者。曾在1999 年發表暢銷單
曲《櫻花雨》,首張專輯《遇見天空》在2000 年發行,並於2001
年入圍美國新世紀之聲音樂獎。
介紹
楊錦聰,領導台灣非流行音樂界邁向國際的重要舵手;以音樂服務為宗旨的文化創意產業領軍者,楊錦聰將音樂理想產業化的堅持與努力,20 多年來在台灣與國際業界建立了具體而微的良好口碑與貢獻。熱愛音樂、交大傳輸工程與管理學系畢業的楊錦聰,在1988 年,以28 歲之齡創辦了風潮唱片。
創業初期,楊錦聰曾經背負600 多萬債務,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對於音樂的夢想。1991 年起,風潮音樂自行培養業務員,廣設試聽機與陳列架。從台北的連鎖書店,到墾丁國家公園遊客中心、海拔1,743 公尺的清境農場,都有風潮音樂的試聽機。早年楊錦聰還自己跑到國外參展推銷,最盛時期,風潮有30%的業績都是來自國外。楊錦聰形容這種行銷是「好兔多窟」、「互相成全」。風潮還結合音樂人打出「全民玩音樂」的訴求,陶笛音樂熱潮就是代表作。從馬修連恩到林海的創作,從中國梵樂到環保養生音樂,風潮音樂走的路線很另類,「曲高」卻能「和眾」,取得可觀的商業成功。想見識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活力,你不能不聽風潮的聲音。
在第47 屆葛萊美獎的入圍名單中,來自台灣的設計師蕭青陽以《飄浮手風琴》專輯,入圍葛萊美「最佳唱片包裝設計」獎,而發行這張CD 的風潮音樂,也成為台灣首家入圍葛來美獎的唱片公司。
風潮的環保音樂、健康養生音樂銷量穩定,1999 年發行大自然音樂的第一張《森
林狂想曲》花了5 年時間收音,品質是風潮的最大堅持。數位時代的來臨,讓風潮的音樂可以行走天涯,也讓更多外國人聽見台灣在地最美麗的聲音。
楊錦聰帶領風潮音樂突破傳統本業的轉型創舉:
1. 創新音樂軟實力,成就風潮恆久魅力
二十七年來,風潮走過音樂產業的最好榮景,即便全球唱片銷售數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衰退,風潮專輯卻能保持穩定的成長,原因在於楊錦聰堅持發行好聽音樂、重視音樂內涵品質、創新主題或產品設計包裝,並且在行銷上不斷創新,這些不可忽視的環節,在實體CD 銷售一蹶不振的當代,讓風潮殺出一條活路。
有別於一般唱片公司,以「藝人經紀」為導向的發展,楊錦聰所帶領的風潮,是以「品牌經營」的概念在整合行銷,他要讓每一個印上風潮字樣的專輯,符合市場的需求,讓消費者聽見好音樂,看到誠意。將音樂融入生活是風潮不變的理念,也是楊錦聰貫徹的企業精神。
曾有學者以西方學者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所提出的「長尾理論」來解釋風潮的生存關鍵,通過「拉長尾巴」(擁有超過1000 款銷售產品)和「加厚尾巴」(非流行樂居多以拉長銷售期),創造音樂生活風格,進而達到獲利目標。
2. 開創多元通路,品牌概念店應運而生
在實體通路逐年遞減的大環境下,楊錦聰堅信「音樂永存,消失的會是部份通路」。因為他了解消費習慣在改變,通路因應市場需求而汰舊換新,所以應變策略就是開發其他的多元通路。從風潮過去廣泛架設的試聽機器就可見創新端倪。近年來,楊錦聰更大規模打造優質的聆聽空間,除了在華山1914 文創園區設立65 坪的旗艦店外,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松菸園區、台南林百貨、高雄夢時代等各個創意人才匯聚的據點,都可以看見楊錦聰與團隊用心營造的專屬音樂氛圍。目前風潮已在全台設立八家音樂生活館,讓更多人體驗到音樂的更多可能性,甚至成了另類的觀光景點,不少來自中國大陸、香港的遊客慕名前來。
值得一提的是,於2014 年9 月開幕的「幸福森林音樂屋」,是與國內具特色的休閒遊憩場所「台南十鼓仁德糖廠文創園區」合作,拓展有獨特音樂風格的概念店代表作。設計團隊將糖廠園區內百年榕樹旁的抽水站廢棄老屋,保留其原有的建築結構和重型機具,改建成一座三面透光的音樂玻璃屋,以幸福的樂音為能量,重新運轉出老屋的新生命。
「幸福森林音樂屋」串聯文創產業鏈的建築、劇場機電、劇場視覺、電腦程式設計、自然生態繪圖、展場設計、數位互動產業工程、攝影/平面設計、音樂家等數十位不同領域的專家,從策劃到完工,花費將近懷胎10 月的時間,才將老屋及週邊誕生成一座名符其實的文創概念店。
3. 疼惜土地的聲音,多角化「聽台灣」,打造台灣文創商品
「聽台灣音樂文創計劃」是2014 年風潮的行銷主軸,也是風潮從唱片出版正式跨足音樂文創的起步。從創業27 年來累積的產業智能起步,縱向整合自有音樂資料庫、開發多元音樂文創商品,橫向整合其他音樂公司及異業夥伴,期在業內外均能創造更多音樂附加價值與獲利空間。
透過品牌與品牌的跨界合作,可為產品帶來加值效果。風潮就與埔里的木工廠合作,製作小巧「手搖音樂盒」,相當受歡迎;2014 年至今陸續推出21 款「音樂明信片」,其中和著名繪本畫家幾米合作音樂明信片,在宜蘭幾米公園擺設一個大郵筒,讓消費者可直接將祝福寄送出去。而《台灣聲音地圖》則是風潮創新加值的一大突破,分成人文、自然、旅行、原住民四張CD 地圖,運用各種音樂主題,加上定位點與故事內容,建構一套音樂伴手禮,讓觀光客除了美食之外,能有更多選擇,並在去年創下銷售佳績。楊錦聰展現自己在文創市場的敏銳度,創造更多音樂成為文化產品的可能性,並將其藝術力量發揮極致。
4. 音樂傳遞介質改變,感動的本質不滅
面對數位革新潮流,對從賣卡帶起家的楊錦聰來說是「轉機」並非「危機」。風潮近年致力於實體空間結合科技機能、數位APP 的發展和創新,其中最成功的例子首推風潮音樂與全球大學合作的音樂資料庫,跳脫實體專輯模式,讓傳遞沒有國界之分,觸角延伸得更廣泛多元。
風潮音樂跳脫傳統唱片表現,以更多元的風貌呈現,期間推出多款與生活體驗結合的APP,包括《元氣好眠》、《深呼吸》、《24hr 音樂時鐘》等APP,深受市場好評。將音樂與生活結合,風潮在台南十鼓的幸福森林音樂屋身側牆面,種下一棵結合科技互動與公共藝術的生態互動音樂樹裝置,除了會有小動物們的整點報時聲光秀外,它還擁有七組會發聲的葉片,遊客透過觸碰葉片與其互動,音樂樹即會發出不同音階的台灣特有種生物鳴叫聲,親身體驗音樂與大自然的互動樂趣。
2014 年風潮已實現將音樂置入智慧雲的概念,以配戴式行動裝置搭配風潮智慧型管家,讓使用者透過行動裝置自選頻道,配置家中不同的空間所需的情境音樂。創新系統設計開發更大的異業結合空間,如與薰衣草森林旗下位於金瓜石與花蓮石梯坪的「緩慢」民宿合作,為其打造在地化音樂頻道,包括結合當地生態的影音、紓壓、睡眠音樂的提供等。也和燈具業者META 合作,設計適合各種情境(如睡眠、閱讀等)主題音樂。透過好音樂來為自家品牌或商品加值,此類「音樂價值的服務」會是風潮音樂未來的發展方向。
一路在現實中實現理想,楊錦聰宣示2014 年是風潮的文創元年,未來將採虛實並進的方式,積極拓展數位音樂領域,「既然數位科技是大勢,就要順勢而為,在其中找到獨特的音樂服務價值。」另一方面,實體通路要在看似不可為之中找出口,尋求與其他產業連結,開發更多元的文化伴手禮、健康伴手禮等。楊錦聰預期到2018 年,也就是風潮邁入30 歲時,生活館的經營模式將進軍中國大陸。
via / 風潮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