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看見金色台灣──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
每年時節轉過溽暑,風中開始挾帶一絲寒意與清新時,便是稻禾收割之際。全台灣最美味的米飯來自池上,這裡有數百公頃、一望無際的稻田,毫無電線桿遮攔視線。2013 年金城武替長榮航空代言「I See You」廣告,引發全台熱潮,數不清的旅客爭相前往影片中的樹下拍照,池上一時之間成為爆紅景點。居民要應付這麼多觀光客,難免亂了手腳;他們渴望這裡被看見,卻更希望這片遼闊的景色永遠青翠。
好在發揚文化,不見得全需依賴商業廣告。金城武效應遍布全島,然而在更早之前,池上美景就已躍登國際版面。2009 年,鋼琴王子陳冠宇在一片金黃稻穗中演奏的身影,被美國《時代雜誌》網站選為「Photo of the Week」,驚豔世界的眼睛。這是當時甫成立的台灣好基金會,走進鄉鎮推廣在地文化的重要里程碑。
結合地理特色 打造獨一舞台
台灣好基金會由台灣創投之父柯文昌發起,邀集美學家蔣勳、天下雜誌發行人殷允芃、資深媒體文化人徐璐、和陳啟蓓擔任董事,以及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公益平台董事長嚴長壽為顧問,旨在推廣鄉鎮文化,讓大家看見台灣的好。池上作為第一個選擇深入發展的鄉鎮,是陌生且嚴格的挑戰。但他們不著急,一切腳踏實地。基金會派遣專人進駐,改變池上前,自己先成為池上人,逐漸取得居民信任,開始推動一連串結合地方特色的活動,最後聚焦至秋天的稻穗藝術節。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之所以迷人,乃因多數人無法想像台灣有如此絕美景致,能成為表演藝術的舞台。它創造一種獨特的模式:三日演出加上前後歇息,幾乎拉出長達一星期的旅遊風氣。一如日本每個鄉里都有自己的祭典,池上年度盛宴落於秋末,每當禾榖低垂,遊子返鄉,訪客登門,居民同心歡慶的時刻便來到。年復一年,對所居住的土地更能倍感驕傲。
此外,優人神鼓、雲門舞集、乃至流行音樂天后張惠妹等台灣最具指標性的表演者陸續登場,也成功創造話題。無人能忘卻雲門舞者不畏暴雨、堅持演出的認真;或阿妹褪去華麗裝扮,用最質樸的姿態帶大家一起唱土地的歌。今年更提升規模,邀請優人神鼓二度回鄉,除《時間之外》戶外首演,還結合雲腳活動,由優人們帶領步行經南王部落、琵琶湖、鐵花村音樂聚落、關山天后宮等鄰近景點,讓大家更貼近土地,細品廣闊的東部景緻。
替地方留下典範
在《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打響名號後,台灣好基金會下一步要做的,是將已豎立的典範持續流傳。六月開幕的池上藝術村正是醞釀前景的所在,以後不僅有年度的大型表演,還能邀集各方創作者長居於此,藉藝術柔軟人心。柯文昌指出,藝術季舉辦成功後,能作為一個佳例,近兩年台灣好基金會開始在桃園大溪及屏東潮州打底,發掘人文特色,之後希望也能創造獨一無二的年度活動。
親近土地,替鄉鎮做對的事,讓民眾願意重回鄉野,看見台灣最美的一面。《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作為一種啟示,告訴我們大自然不僅值得欣賞,還能將人們彼此緊繫,找回在都市失落已久的踏實感受。
專訪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
柯文昌:有原鄉作為支點才能撐起這個世界
Q1:能否談談《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的緣起?
A:2009 年成立台灣好基金會時,我就想有兩個方向可以做,一個是創造平台,協助鄉鎮的創作者,所以成立「台灣好,店」;或如三年前開始在苗栗推的神農計劃,讓小學生每天吃有機營養午餐,當地小農就有固定收入。
另一種模式就如池上,直接進入駐點。會分階段進行:首先是我們的專人就住在當地,跟居民互動,幫助維持環境乾淨,這比較容易被接受。再來就要找出地方特色,當時先辦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四季活動,大約辦了兩、三年,大家就有共識,秋收最特別,因為是一個感恩的時節,氣候又好,之後就專注舉辦《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
Q2:如何決定節目內容?
A:只要能代表台灣獨特、原創的藝術表演,都歡迎。大部分由我們主動邀請,只有張惠妹例外,因為她是台東人,想為台東盡一分心力。今年我們想到花東縱谷很漂亮,優人神鼓以前又辦過雲腳,就覺得是好時機,讓沿線居民也覺得我們關心整個台灣,而非獨厚池上。藝術總監劉若瑀也很幫忙,除雲腳活動外,還特地將《時間之外》的演出改成戶外版本。
Q3:舉辦活動時,與當地居民有哪些合作?
A:幾乎動員所有池上國中的學生維持秩序,此外接駁也需要很多人手,池上鄉的民眾全體出動,沒有參與的也要準備好迎接客人。另外最特別的是,欲作舞台和觀眾席的區域要先播種,才能先收割,而旁邊則不能收割,才會漂亮。而居民真的都規規矩矩照協議,沒有人在演出時於旁割稻子;我敢說這是全世界僅有的演出景色。
Q4;除了主辦單位台灣好基金會外,這場活動也有許多企業贊助,你們如何引入其資源?
A:其實我並沒有特地去募款。我跟同仁說把活動辦好,經費不夠由我個人補足。結果這次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主動說要作一大筆贊助,因為他是花蓮人,也想盡一分力。2013 年雲門演出時也是復華投信的杜俊雄董事長主動說可以幫忙。長榮則因每年我們都有邀請國外記者,還有媒體團台北台東來回,我詢問能否贊助機票時,他們都很樂意。未來我們打算引薦各企業的力量到其它鄉鎮去。任何一個企業家返鄉作奉獻,這是很自然的動作。我們只是起個頭,未來希望有更多人來做。
Q5:過程中有遇到什麼困難嗎?
A:覺得很水到渠成,可能也因為我們蹲得夠久。你一定要用謙卑的態度,實際走過每一塊地。在做活動之前,我在池上就已經走過很多次,和許多人交談,自然感情就會跟當地人一樣,所以做事時比較不會碰到阻力。
Q6:在你的想像中,池上十年後會是什麼樣子?
A:今年六月池上藝術村開幕,目的就是邀請藝術家來安心創作,推個五年、十年之後,只要畫家搜尋藝術村,就會跳出池上,就像法國有巴比松畫派,我們也有池上畫派。一個國家遭逢劇變、人心浮動時,最需要藝術的撫慰。我希望池上透過藝術,能源源不斷提供台灣安定的力量。
Q7:你創設基金會後,等於從商業跨作文化公益的領域,心境上有什麼明顯的轉變?
A:我其實很多年前就想做這件事,因為城鄉差距越來越大,少子化又人口外流,鄉下很多小學都開不下去。如果再晚一點,每個鄉鎮獨特的文化會找不回來。
但其實只要花時間在任何一個鄉鎮,你都能體會到台灣的根。台灣是一座新生島嶼,卻受這麼多波折,從西班牙、荷蘭、鄭成功、清領、日據時代,最後是中華民國,大概找不到比這裡文化更多元包容的地方。
我一直都很偏執地認為台灣是全世界最美好的寶地,心中有一個底在那裡,出去全世界作生意就不會慌;有原鄉作為支點才能夠撐起這個世界。我常說台灣好基金會只能用十年為單位,因為做事都要很久才看得到成果,但這是我們可以做的。只要低頭去耕耘,就會帶來很大的快樂與安定。
Text/歐陽辰柔
Photo/台灣好基金會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5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