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早晨,我們依約前來拜訪日星鑄字行的張老闆。才剛開門不久,就有來自香港、日本與韓國等地的旅人陸續進門參觀,創立於1969年的日星鑄字行,不只是華人地區僅存歷史最久且正常營運的鑄字行,也是世界上唯一的繁體漢字鑄字行。以鑄造鉛字為起點,對日星鑄字行的張老闆來說,如何能存留住撿字、排版、活版印刷與裝訂的完整技藝與知識,是他總是時時掛念在心頭的要務。
為推廣繁體漢字 慷慨贈英國大學價值百萬鉛字
「我畢生的願望就是要將成立一間『活版印刷工藝館』,不只保留活版印刷的相關硬體,最重要的是,讓活版印刷的技術能夠繼續傳承下去。」因著此信念,只要時間允許張老闆總是樂意與來訪的參觀者、學者或研究專家們分享討論。
在去年底,英國巴斯泉大學(Bath Spa University)教務長也慕名來訪,熱情積極地交流態度與看重傳統印刷術的教學理念,讓張老闆大為感動,「我當時非常熱血地就答應要送他們一整套繁體漢字。話一出口,才意識到這之後的工程還真不少。」半開玩笑地聊起慷慨贈字的原因,花了三個多月,張老闆自掏腰包一一鑄造了4,600個宋體鉛字,連木頭字架也是花了兩、三個月才找到願意做、而且開價負擔得起的師傅來重新打造。
「現在中國在全世界廣設孔子學院,很多學中文的外國人只知道簡體字,卻不認識正統的繁體漢字之美。」因為這層考量,為了要讓英國學生能親身使用,張老闆還特別請義工開發了專屬的檢索系統App,只要輸入漢語拼音就能夠迅速找到字架上的鉛字,而且還能延伸查出漢字的英文語意,讓這一套宋體鉛字展現最極致的文化推廣價值。
而今年9月中旬,張老闆即帶著這套整體價值近百萬的初號宋體鉛字、字架及數位檢索系統前往英國巴斯泉大學,親手安裝了字架,並且示範檢索系統使用方式。巴斯泉大學在表達深刻的謝意之外,也熱情應允未來將持續開設相關工作坊與研討會,讓更多學生與研究者能夠體驗這套來自日星鑄字行的漢鉛字系統。
尋訪歐洲活版印刷博物館
「難得到一趟歐洲,當然要把握機會多了解歐洲使用及保存活版印刷的現況,還有活版印刷博物館又是如何定位自己的存在!」因為到訪英國巴斯泉大學,意外促成了此次日星鑄字行的歐洲活版印刷術之旅。以下是張老闆特別向我們精選推薦的印刷主題博物館:
推薦一/法國國家印刷廠(Imprimerie Nationale)
在整趟行程中,最讓張老闆印象深刻的參訪地點莫過於拜訪法國國家印刷廠,歐元鈔票、法國護照等重要證件都是在此印刷,平常幾乎是個外人勿入的機密禁地,「我們一進去就要簽保密協定。」管理森嚴可見一斑。
「最讓我震撼的是,他們保存了幾乎全世界各種語文的活字鉛字。法國國家印刷廠有500多年的歷史,以前是為法國國王服務,幾世紀前的銅模、鉛字、活版印刷工具都完整保留下來,典藏規模可比故宮等級。」張老闆不僅現場參訪了活版印刷部門的鑄字過程,也獲邀親自試作體驗,「他們的銅模鑄字技術和我們完全不同,因為拉丁語系的字母筆畫少,他們會先刻鋼字,才在銅塊上敲出母模再來鑄鉛字。他們也有漢字鉛字,但做出來的字級都偏大,甚至比二號字還大些,可以明顯看出文化對於鑄字技術的影響。這個經驗真的非常難得!」
推薦二/達姆施塔特工業博物館(Hessisches Landesmuseum Darmstadt)
「他們的設置很有趣,一、二樓是展覽區,三樓則是給一位已經退休的鑄字老師傅使用。這位老師傅已經八十多歲,可以說是歐洲鑄字界的龍頭,他現在還進行著少量受委託的鑄字工作,也傳授有心學習的年輕學徒。」在張老闆眼中,老師傅就像是博物館中的活字典,親身繼續堅守在鑄字技藝的傳承。
「歐文排字時每個單字間的字距,到底要如何拿捏?中文是正方形字塊,但歐文有些字偏細瘦,在台灣一直找不到解答。問了才知道,原來他們也沒有準則,要到排好版試印出來後,靠排版師傅憑經驗再去調整。」據說老師傅一週只到館內一兩天,幸運的話或許也能碰到身懷絕技的老師傅本人囉。
推薦三/普朗坦-莫雷圖斯博物館(The Plantin-Moretus Museum)
「全世界第一間印刷博物館──普朗坦-莫雷圖斯博物館是我在規畫行程時最想去的首選。」在15、16世紀間,安特衛普是歐洲的印刷重鎮,當時在此最著名的印刷廠於1555年開設,目前由市府管理營運,更在200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無論在普朗坦-莫雷圖斯博物館或是古騰堡博物館,最重要的鎮館之寶都是宗教經典,包括四十二行聖經和祈禱文,當時人手都要有一本,莫雷圖斯家族就是因為印聖經而致富的。」館中收藏的一台全世界最古老印刷機,非常值得一看。
推薦四/古騰堡博物館(Gutenberg Museum)
「這次很幸運在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主席的推薦下,由副館長和專人導覽。」張老闆接著指出古騰堡的劃時代改良,「古騰堡所製作出的鉛字已經逼近現代產品的水準。此外,古騰堡的合夥人彼德‧薛佛(Peter Schoeffer)模仿書籍抄寫員筆跡設計出『黑體』(Blackletter),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種字型(Typeface)。」
有趣的是,近期歷史學家逐漸推翻古騰堡是「發明」印刷術的天才這種說法,而傾向古騰堡、投資人法斯特和學徒彼德(也就是延伸閱讀中《古騰堡的學徒》主角)合力創業帶來的技術革新,讓人在參訪古騰堡博物館時又有一番新的切入點。鎮館之寶──古騰堡聖經(Gutenberg-Bibel)是必看的重量級展品。
鑄字行轉型 邁向活版印刷工藝館
在這趟歐洲活版印刷博物館之後,張老闆與我們分享了他的觀察,「學術單位如英國的倫敦藝術大學、巴斯泉大學或法國相關學院會在課程中提到活版印刷,但是都是一種過去式的介紹,或視作重要但非主要的基礎技術。所以這趟歐洲行,我也更去思考如何讓活版印刷可以是現在式和未來式?」
張老闆以法國國家印刷廠為例,「其實法國國家印刷廠現在已經不是公家單位,而是民間企業的狀態,所以他們也很積極在思考未來是否將活版印刷部門轉為博物館開放觀光使用。但對於日星來說,我們想要做的是活的『工藝館』,而不是只展示舊物的博物館。」在這次行程中,張老闆也參訪了目前巴黎唯一不靠補助且正常運作的小型活版印刷廠,「他們剛好正在印一本歐洲牙醫師協會會員們寫的散文選集」,這本內含印刷廠老闆親手製作難度頗高的銅凹版畫插圖的散文集十分精緻,頁數不超過200頁,即使售價達3500歐元(約台幣12萬5千元),每年仍受到珍視活版印刷與版畫藝術的牙醫協會會員們指定製作,而這也是支持活版印刷場持續存活的重要支柱。
「從幾年前起,日星鑄字行就希望能將活版印刷術定位在文化層面,由藝術性所衍伸出來的獨特存在,漢字的書寫工具是軟毛筆,呈現出來的鉛字美感和歐洲使用鵝毛筆或鴨嘴筆的字型截然不同的。」以這樣的定位為基礎,張老闆希望將日星鑄字行轉型成為工藝館而非博物館,「理想中的工藝館要包括:生活、教育、傳承等功能,是讓人體驗操作、也能持續運作的場所。從空間、資金到館內設置每一個階段需要努力的路都還很長。現在我都六十多歲了,有時候想想這個心願不一定這輩子能完成,但是能夠多做就要繼續。」張老闆語氣堅定地說,「要讓漢字文化成為台灣可以在國際間被看見的文化!」
LEARN MORE
活版印刷術的延伸書單
《文字的眾母親:活版印刷之旅》
從克勞德加拉蒙設計鼎鼎大名的加拉蒙體,許多知名的字體都在法國國家印刷廠誕生,這座印刷廠製作從阿拉伯文、希伯來文到埃及象形文等全世界語文的活字,並以之印刷成典籍。由國際知名攝影家、評論家、影像人類學家港千尋深入幾乎是禁地的法國國家印刷廠內部,為當今屈指可數世界最古老的印刷廠,拍攝珍貴的照片紀錄。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5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