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充分的內外部諮詢建議與綜合評估,透過書面計畫、視訊會議以及實地訪查等溝通討論,臺北市立美術館委任由法籍策展人柯琳•狄瑟涵(Corinne Diserens)以「檔案演繹」(Perform the Archives)、「文化典範轉移」(Cultural Paradigm Shift)等概念為主軸,擔綱2016台北雙年展主題策展人,展覽將於2016年9月10日至2017年2月5日展出。
每兩年一次的「台北雙年展」是臺北市立美術館為推介當代藝術、接軌全球視野所舉辦最重要的國際型大展。身為亞洲最具歷史的雙年展之一,隨著雙年展熱潮席捲全球,臺灣當代藝術的蓬發和日益國際化,以及後現代風潮的來臨,各界掀起對於後殖民定位的省思與批判。2016年將是台北雙年展自1998年舉辦以來邁入的第十屆,將近二十載的發展見證全球與地緣文化脈絡的嬗遞和論述轉型。
針對2016台北雙年展,策展人狄瑟涵提出「現今的檔案是反映『未來』的系譜」(Archives of the present are geneologies of the future)的文獻活化概念,將美術館視為遊走於異質藝術領域,穿梭在歷史、社會、文化文本的知識平臺,欲透過現存的檔案文獻更趨近未來尚未發生的知識系譜,藉以了解自身與區域文獻紀錄、記憶模式、解讀與使用、潛在挪用和再現之間的關係。狄瑟涵引述美國人類學者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著作《規則的烏托邦:論科技、愚昧與官僚制度的私樂》(The Utopia of Rules: On Technology, Stupidity, and the Secret Joys of Bureaucracy),提問:如何在不失去碰撞力度與批判敏銳性的情狀下,針對官僚制度及其延伸的結構性暴力提出批判思考?狄瑟涵進一步論述革命概念的弔詭,詰問:烏托邦運動如何在能夠撼動舊有體制的前提下,不變相孕養出另一種制度化的暴力?抑或「改革」的本質即是一個值得被懷疑的假定?狄瑟涵透過檔案演繹和詮釋,以對話的態度探討美術館和當代藝術於現今社會的角色,重新思索「展示的權力」(the Power of Display),深化美術館漫遊於知識體系間的觸媒角色。將藉由文獻的展演,使經驗者進一步體悟自身的文化基因組成,並邀約臺灣藝文團體及學院學生參與檔案演繹,藉由討論當代藝術擴充的行為範疇,探索現代性與文化典範轉移等當代議題的歷史架構。
狄瑟涵現任比利時布魯塞爾ERG藝術與研究高等學院校長(ERG, Higher Art and Research Academy),曾任義大利波札諾Museion現當代美術館(2007 – 2008)、法國南特美術館(2003 – 2006)、馬賽博物館(1996 – 1999)館長暨首席策展人;於1993年擔任由大不列顛國家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of the Great Britain)籌辦的泰恩國際雙年展(Tyne International)藝術總監,曾任2002年聖保羅雙年展(Biennale de Sao Paulo)阿爾巴尼亞與法國國家代表區策展人,曾策劃2009年阿爾巴尼亞地拉那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T.I.C.A.B – Triana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Biennial);其策劃之丹•葛雷漢(Dan Graham)作品回顧展,獲荷蘭國際藝術評論協會(AICA: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rt Critics)選為2001至2003年間最佳展覽。狄瑟涵擅長文獻詮釋思考,具豐富策展經歷,擇取多樣素材,其完整的學術、策展、藝術行政專長和宏觀視野,賦予其論述嚴謹的結構與有效的操作方法;其音像檔案研究與修復專長,對照於本次策展關照的當代性,靈活地展現出跨時代研究的能量。
台北雙年展回顧展 | 梳理變遷的脈絡
回應將近二十載的發展,北美館也將於2016年8月13日三樓迴廊規劃《台北雙年展回顧展》,展期將橫跨2016台北雙年展,在邁向二十年里程碑之際提出前瞻與回視。除了梳理歷屆議題,也將爬梳國際對話以及在地連結的雙軌脈絡。展覽藉由文獻、檔案、書信、攝影影像紀錄等檔案資料,以「閱讀」、「感知」雙系統,回顧自1996至2014年歷屆雙年展的策展主軸,呈現全球和區域文本發展脈絡,完善對於本屆台北雙年展承先啟後的期許。
北美館館長林平表示:「2016台北雙年展透過歷史意識,擔負臺北市立美術館對未來的期許。在館內空間部屬上,藉由水平、垂直等多層次向度的交織,結合客座主題展與館方回顧展,進一步串聯館內外資源,與臺灣藝術界分享雙年展的能量,重新思考美術館主辦的台北雙年展在時代變動中的角色與責任,於國際對話之外,活絡在地公眾、專業社群的參與,期待第十屆台北雙年展的嘗試,傳遞不一樣的訊息。」
via / 臺北市立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