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台北雙年展宣佈主題策展人柯琳•狄瑟涵(Corinne Diserens) — 檔案演繹進行式 雙年展新語彙

經歷充分的內外部諮詢建議與綜合評估,透過書面計畫、視訊會議以及實地訪查等溝通討論,臺北市立美術館委任由法籍策展人柯琳•狄瑟涵(Corinne Diserens)以「檔案演繹」(Perform the Archives)、「文化典範轉移」(Cultural Paradigm Shift)等概念為主軸,擔綱2016台北雙年展主題策展人,展覽將於2016年9月10日至2017年2月5日展出。

 

每兩年一次的「台北雙年展」是臺北市立美術館為推介當代藝術、接軌全球視野所舉辦最重要的國際型大展。身為亞洲最具歷史的雙年展之一,隨著雙年展熱潮席捲全球,臺灣當代藝術的蓬發和日益國際化,以及後現代風潮的來臨,各界掀起對於後殖民定位的省思與批判。2016年將是台北雙年展自1998年舉辦以來邁入的第十屆,將近二十載的發展見證全球與地緣文化脈絡的嬗遞和論述轉型。

 

針對2016台北雙年展,策展人狄瑟涵提出「現今的檔案是反映『未來』的系譜」(Archives of the present are geneologies of the future)的文獻活化概念,將美術館視為遊走於異質藝術領域,穿梭在歷史、社會、文化文本的知識平臺,欲透過現存的檔案文獻更趨近未來尚未發生的知識系譜,藉以了解自身與區域文獻紀錄、記憶模式、解讀與使用、潛在挪用和再現之間的關係。狄瑟涵引述美國人類學者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著作《規則的烏托邦:論科技、愚昧與官僚制度的私樂》(The Utopia of Rules: On Technology, Stupidity, and the Secret Joys of Bureaucracy),提問:如何在不失去碰撞力度與批判敏銳性的情狀下,針對官僚制度及其延伸的結構性暴力提出批判思考?狄瑟涵進一步論述革命概念的弔詭,詰問:烏托邦運動如何在能夠撼動舊有體制的前提下,不變相孕養出另一種制度化的暴力?抑或「改革」的本質即是一個值得被懷疑的假定?狄瑟涵透過檔案演繹和詮釋,以對話的態度探討美術館和當代藝術於現今社會的角色,重新思索「展示的權力」(the Power of Display),深化美術館漫遊於知識體系間的觸媒角色。將藉由文獻的展演,使經驗者進一步體悟自身的文化基因組成,並邀約臺灣藝文團體及學院學生參與檔案演繹,藉由討論當代藝術擴充的行為範疇,探索現代性與文化典範轉移等當代議題的歷史架構。

 

狄瑟涵現任比利時布魯塞爾ERG藝術與研究高等學院校長(ERG, Higher Art and Research Academy),曾任義大利波札諾Museion現當代美術館(2007 – 2008)、法國南特美術館(2003 – 2006)、馬賽博物館(1996 – 1999)館長暨首席策展人;於1993年擔任由大不列顛國家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of the Great Britain)籌辦的泰恩國際雙年展(Tyne International)藝術總監,曾任2002年聖保羅雙年展(Biennale de Sao Paulo)阿爾巴尼亞與法國國家代表區策展人,曾策劃2009年阿爾巴尼亞地拉那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T.I.C.A.B – Triana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Biennial);其策劃之丹•葛雷漢(Dan Graham)作品回顧展,獲荷蘭國際藝術評論協會(AICA: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rt Critics)選為2001至2003年間最佳展覽。狄瑟涵擅長文獻詮釋思考,具豐富策展經歷,擇取多樣素材,其完整的學術、策展、藝術行政專長和宏觀視野,賦予其論述嚴謹的結構與有效的操作方法;其音像檔案研究與修復專長,對照於本次策展關照的當代性,靈活地展現出跨時代研究的能量。

 

台北雙年展回顧展 | 梳理變遷的脈絡

回應將近二十載的發展,北美館也將於2016年8月13日三樓迴廊規劃《台北雙年展回顧展》,展期將橫跨2016台北雙年展,在邁向二十年里程碑之際提出前瞻與回視。除了梳理歷屆議題,也將爬梳國際對話以及在地連結的雙軌脈絡。展覽藉由文獻、檔案、書信、攝影影像紀錄等檔案資料,以「閱讀」、「感知」雙系統,回顧自1996至2014年歷屆雙年展的策展主軸,呈現全球和區域文本發展脈絡,完善對於本屆台北雙年展承先啟後的期許。

 

北美館館長林平表示:「2016台北雙年展透過歷史意識,擔負臺北市立美術館對未來的期許。在館內空間部屬上,藉由水平、垂直等多層次向度的交織,結合客座主題展與館方回顧展,進一步串聯館內外資源,與臺灣藝術界分享雙年展的能量,重新思考美術館主辦的台北雙年展在時代變動中的角色與責任,於國際對話之外,活絡在地公眾、專業社群的參與,期待第十屆台北雙年展的嘗試,傳遞不一樣的訊息。」

 

 

via / 臺北市立美術館

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2025年夏天北美館戶外廣場展出作品敲定!一年一度的X-site計畫本屆由表層工作室《毛孔城市-佔領計畫》奪得首獎,其將人體散熱機制「毛孔」概念擬態於建築設計,以金屬結構搭載3D列印噴霧裝置呈現作品——從有形的地景到無形的水霧,宛如城市中的微氣候地表系統般,緩解都市的熱氣滯留與循環。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X-site計畫:美術館廣場的空間再想像

北美館自2014年啟動X-site計畫,每年公開徵選以戶外廣場為基地、當代藝術與建築美學為核心的臨時性裝置提案,期待激發人們對於空間的再想像,十年來已發展為台灣新銳建築與藝術創作者的重要舞台。近年來,X-site計畫積極推動對於環境永續、減廢再生的討論,本屆亦鼓勵參賽團隊整合減碳方案與節能規劃,最終徵得的37件提案多數反映出低碳、再利用、淨零等綠色建築概念,同時凸顯與環境意識交融的跨域創作型態。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2024 X-site計畫首獎《林木林》。(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以「毛孔」為發想的霧繚繞之境

2025年X-site計畫首獎由《毛孔城市-佔領計畫》奪得,創作團隊表層工作室以人體最基本的散熱體制——毛孔——為發想,企圖將毛孔轉化融入建築設計,創造出具「透氣性」的公共場域。為回應本屆的永續主軸,團隊使用輕質的回收鋁材打造主結構,並在大範圍的鋪面上,透過3D列印打造噴霧裝置,讓地景與水霧交織於城市廣場形成如微氣候的地表系統;成品也將呈現光影、風向、濕度與溫度的變動,進而打開觀眾的身體感知,重新定義北美館廣場與人之間的互動行為。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建構觀眾與永續議題的對話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表層工作室大量使用回收材料:以重量計算,建築使用到的材質近四分之一來自回收材料,包含以寶特瓶環保紗材質製作的布質鋪面等;總重量約一半的材料可被再次使用,其中部分可作為永續使用的街道家具,甚至兼具照明燈具的功能。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期結束後,噴霧裝置也可完整拆卸並重複組裝,甚至成為其他裝置藝術、景觀照明等作品的元件,藉此減少耗材的環境負荷,並提升在地回收材料利用率,建構出營造面的共生循環。《毛孔城市-佔領計畫》透過大範圍的城市實驗地景,讓美術館廣場從單純穿越的步行通道,得以延擴出觀眾與永續議題的對話路徑。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X-site得獎作品的形式突破

評審團指出,有別於過往X-site著重在單一建築量體或物件的形式,本屆奪得首獎的《毛孔城市-佔領計畫》是利用小型物件構成的大尺度格網系統,創造出有密度、有節奏的嶄新空間經驗,進而去對比原本單一的廣場,水霧系統也具有高度的開放性與可親性。

「該作品從點線面、空氣、以自然光線投射到數百個物件所產生的不同陰影,及物件會隨著風向飄散而佔領場所,讓人感受到無形的動態感與呈現出四度空間體驗——作品本身的動態性,讓民眾與作品產生深度的互動。」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百年台灣,人文風華:《薰風》的金鼎之路

數位洪流席捲全球,在這個紙本閱讀黃金時代彷彿已成過去的嚴峻時刻,《季刊薰風》憑藉獨特的內容定位及精緻嚴謹製作,不僅在如一股清流般在紙本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更榮獲金鼎獎「人文藝術類」殊榮,成為台灣文史雜誌領域典範。這項殊榮的背後,是發行人黃志成及編輯團隊對台灣文化傳承的堅定信念與不懈努力,期望透過《薰風雜誌》,重建台灣大眾史觀。

《薰風》
薰風第26期「百藝齊綻你所不知道的臺中文化城」

《薰風》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深思熟慮、精心策劃的結果。它以獨到視角,深入探討、梳理台灣的歷史文化及脈絡,並以極高規格的知識含金量、藝術裝幀設計,呈現一本兼具學術價值與究極美感的雜誌。從發行人理念、內容規劃,及製作流程三個面向,跳脫文史雜誌框架的限制;為「老派」又「浪漫」的紙本,端出任何形式皆無法取代的重磅閱讀份量。

《薰風》
藉由各期《薰風》季刊,讀者可以窺見台灣社會在日治時期日新月異的蓬勃發展。

熱情、堅持與對台灣文化的深厚情懷

《薰風》的成功,與發行人黃志成的理念密不可分。一直以來,黃志成對紙本媒體的獨特價值深信不疑,他認為紙本雜誌具備數位媒體難以取代的「安神作用」及「收藏價值」,尤其在資訊爆炸的當代,「拿到一本喜歡的書,你終於會靜下來,然後把手機擱在旁邊」,這份寧靜和專注的閱讀體驗,既是數位時代裡的珍貴資產,更是推進紙本持續向前的動力。懷抱對台灣文化的深厚情感,《薰風》並非流於表面地呈現歷史事實,而是試圖引導讀者深入思考歷史脈絡及與當代社會的關聯性。黃志成說:「我們希望這個刊物是會流傳下去,將來被回顧、珍惜。」這份對文化傳承的願景,是《薰風》得以持續深耕台灣文史的根本動力。尤其,編輯團隊對內容的嚴謹和正確性,更是吹毛求疵,在作者遴選和稿件審核上都相當嚴苛。「我們希望撰稿人在《薰風》的文章都是沒有發表過,縱使這個議題寫過,他也要依照設定的主題重新撰文。」黃志成強調,這份對品質的執著,也反映在其高昂的稿費和圖片授權費用上,即使這意味著雜誌長期處於高成本、低利潤的營運狀態。「《薰風》希望能保留老照片的復古感和文本質量,也重視讀者能攤平閱讀的舒適性,所以選用高成本的手工裸背膠線裝及日本進口紙張和油墨。……我們全部都沒有任何商業廣告,純以銷售量為營收來源。」 黃志成這麼說。這席話,精準地突顯《薰風》製作上的頂尖嚴謹規格,更展現了發行人寧可犧牲經濟效益、也要追求卓越品質的堅定決心。

《薰風》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薰風》
《薰風》嘗試跳脫文史雜誌框架的限制,選用高成本的手工裸背膠線裝及日本進口紙張和油墨,在保留老照片的復古感以及文本的質量,同時翻玩版面。

以細膩視角,重新詮釋台灣文史

《薰風雜誌》的內容規劃,以獨特視角,深掘台灣文史的豐富內涵。它摒棄傳統以政治或重大事件為中心的歷史書寫模式,轉而聚焦於細膩的生活面向。雜誌涵蓋議題,從日治時期的基礎建設(例如:水道、鐵路)、產業發展(例如:鳳梨罐頭產業及藺草編織業)、教育改革(例如:現代化教育體系)、娛樂生活(例如:劇院、溫泉的興起)、醫療衛生等面向,皆透過圖片、文獻以及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專業分析,構築出更為立體、更富意象的歷史圖像。值得一提的是,《薰風》亦深入探討諸如日治時期臺人文化組織的結社、農民抗爭運動,以及台灣人對海洋文化認知等較少被關注的議題,陳述獨到選題目光及挖掘被遺忘歷史的決心。這些主題絕非憑空臆測,而是經過團隊縝密討論和嚴謹考證的成果。「我們同時會執行兩到三期雜誌議題,隨時都在檢討明年、後年的主題。找來的撰稿人也都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重量級作者!」黃志成這麼說。正是這份對歷史的嚴謹態度,以及對史料真實性與權威性的堅持,讓《薰風》在眾多文史刊物中脫穎而出。

《薰風》
宜蘭頭城盧纘祥故宅,圖片提供: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薰風》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先生演講留影 圖片提供: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金鼎獎的榮耀與文化傳承使命

連續三年入圍及連年獲得金鼎獎殊榮,《薰風》不僅展現其卓越的內容品質,也成為台灣文化傳承的重要平台。《薰風》不僅在內容上精雕細琢,設計團隊也勇敢突破傳統知識類書籍的排版框架,將內頁的圖文配比調整至接近一比一的美學。例如,在六頁的3000字文本中,會搭配1015張圖片,以降低文字的密度,使閱讀變得更加舒適與愉悅。這樣的設計不僅讓讀者深入探索台日文史,還在視覺上提供了一場享受,讓文史的探索不再是沉重的負擔,而是一場輕鬆的穿越旅行。隨著每期《薰風》季刊的發行,雜誌逐步揭開從清朝統治到日本殖民時期的台灣歷史,讓人們得以見證在日治時期,這片土地如何經歷翻天覆地的變遷,展現出其蓬勃的社會發展與文化交融。透過這些精彩的內容與創新的設計,《薰風》不僅記錄歷史,也在每一頁面中喚起了對這段往昔的共鳴與思考。

《薰風》
薰風往期精彩刊物 圖片提供: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看更多第48屆金鼎獎入圍及得獎名單:https://gta.moc.gov.tw/home/zh-tw/listofawards

-字裡行間 悠遊穿閱-第48屆金鼎獎入圍暨得獎作品線上書展 精彩上線:https://linktr.ee/gta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