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是要寫一本美食特輯,沒想到一頭栽進來做地方誌。」《拾紙》發行人年僅22歲,就讀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大四的陳韋捷邊苦笑,邊用手指沙沙翻著雜誌說著。《拾紙》創刊號在2015年4月出刊,薄薄一本,袖珍型的地方誌全由陳韋捷及同班同學林于婷和黃詩雯,三個小女生一手策畫。命名「拾紙」,就是想讓大眾重拾紙本,多關懷這片土地。
第一期主題著墨在花蓮人稱「溝仔尾」的紅毛溪上,深刻記錄並探討此處的興衰。除了專訪當地里長,還找來經歷過溝仔尾繁盛時期,現已搬離的人物,透過這些人的口述,把數十年前溝仔尾繁華的景象,一一拼湊而出。但事實上,生出《拾紙》的過程,被這群學生稱之為「跳坑」,她們萬萬沒想過,辦雜誌會這麼困難!這本地方誌最初的起點,是為了畢業展。
號召重拾紙本,關懷這片土地
起初,由於對出版與書寫充滿憧憬,她們天真認為,訪問花蓮較具備特色的小店家,或傳統美食,撰寫成書就可以出版。開始採訪後,她們卻發現,花蓮其實有很多在地議題可以探討,比美食特輯有價值得多。彷彿是眾緣匯聚,助教楊富民剛好在做社區營造,手頭上還有一筆文化部補助經費,三人拿到補助後,尚在「懵懂」階段,就此真的跳坑,著手撰寫地方誌。「因為溝仔尾的事情其實鬧得很大,所以才做這議題。」林于婷回憶。
溝仔尾的歷史可以追朔到西班牙時期,當時西班牙人採金礦都從這條溪上岸,所以稱為紅毛溪。直到台灣光復後,流經花蓮市區的紅毛溪二側道路,被名為自由街與名義街,此時紅毛溪,就被改叫「溝仔尾排水溝」。民國40年,花蓮發生大地震,為了安置受災戶,政府允許居民在溝上搭建臨時住宅,也造就了溝仔尾一度成為熱鬧的核心地區,許多商家與手工業,例如,鈕扣、服飾等傳統工業,甚至是紅燈區都曾在這生根繁榮過。
時過境遷,這些臨時搭建的住宅,全遭拆除。後來整條溪又加蓋,成了停車場。「你看,那一棟就是以前的遠東百貨。」陳韋捷指著一棟蒙上一層灰的建築物,證明今日的停車場,過去曾十分熱鬧。創刊號透過里長的專訪指引,得以重現溝仔尾紅燈區紙醉金迷的景況。
她們也找來做西裝外套經驗已達47年,今年64歲經營明星西服的黃忠亮老師傅,分享過去在溝仔尾經營事業的黃金歲月。這位師傅還特別愛跳舞,一走進店裡便熱情的邀人跳恰恰,大秀舞技,彷彿溝仔尾的精彩,至今未退,仍在血液裡奔竄。
各地文藝咖啡店、書店也響應
因為必須苦心研究溝仔尾的歷史,另一方面,由於三人對採訪與雜誌排版毫無所悉,一步步從頭摸起,創刊號足足編寫了半年。所幸,苦工並沒有白費,出刊後為了讓創刊號有所延續,辦了一場攝影展,展示採訪時所拍攝的照片,沒想到去的人出乎預料的多,甚至引起全台各地的文藝咖啡店關注,希望能販售她們的雜誌。
就連博客來也主動找上門與她們洽簽販售合約,「還有數不清的人,一直問哪裡有在賣,最新一期的刊物何時出刊?」陳韋捷眼神閃著光芒說。《拾紙》出刊至今,從溝仔尾出發,第二刊再到花蓮鳳林,找尋人們返鄉耕耘的故事、外籍新住民來台生活,從陌生到熱愛這片土地的變化,勾勒出花蓮少為人知的人文面貌。
她們強調:「花蓮的人,才是在地最美的風景,更是最珍貴的價值,而非滿街的玉石、珠寶、珊瑚店。」很難想像,這群學生的想法能如此成熟。
Text、Photo / 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