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trude Vanderbilt Whitney 曾說過:「美術館慣於等待藝術家獲得世界認可時,才決定收藏該藝術家作品,而惠特尼美術館要做的完全相反。」這樣的收藏策略持續至今,縱使惠特尼美術館或是兩年一度舉辦的《惠特尼雙年展》總是備受爭議,但他們依然不走安全的路,除了持續收藏美國藝術家的知名作品,也不斷發掘新星。
惠特尼美術館現有面積擴增為原展館的兩倍,樓高 9 層。過往受限於展場面積而無法長久展出的典藏系列,在 6 樓及 7 樓有了自己的家;5樓更擁有全紐約最大的無落柱展示空間,策展人可依需求靈活配置空間;1 樓則是惠特尼美術館送給大眾的另一個禮物,無須付費就可近距離與藝術說話,如館長 Adam D. Weinberg 所言:「藝術應該是接近生活,而非與世界隔離。」
2016 年不可錯過的展覽
STUART DAVIS | IN FULL SWING | 2016.06.10—2016.09.25
DAVID WOJNAROWICZ | 2016 年秋天—2017 年冬天
● 6、7樓:The Whitney’s Collection
在20世紀之前,以歐洲藝術為主流的年代,美國藝術家始終位於藝術的邊陲。直至20世紀初被評論家戲稱為「垃圾桶派」的八人畫派崛起,才逐漸走出美國的現代藝術之路,而之後的抽象表現主義、普普藝術、偶發藝術更讓美國站上世界藝術的鎂光燈。
於六樓及七樓展出的《The Whitney's Collection》典藏展,集結400位藝術家的600件作品,梳理了從1900年至今的百年美國藝術發展史,以11個篇章呈現。其中不可錯過的是Edward Hopper 及Edward Ruscha 的作品,影響垃圾桶派甚深的Edward Hopper,總在看似平凡的角落場景中飄浮著淡淡的孤寂感,無須用力卻極為深刻;而曾在2013年被《時代》雜誌選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百人的Edward Ruscha,則以明亮色調衝突的力道,表現出普普藝術對於資本主義的擁抱。《 Date/展出中 》
● 5樓:Frank Stella : A Retrospective
Frank Stella可說是目前最重要的美國極簡主義(Minimal Art)畫家,發跡於1960年代的極簡畫派,認為曲線及運動形式等任何會引起情緒反應的作品,都是廉價的表現,因而追尋純粹的幾何及靜止。在〈Die Fahne hoch!〉(高舉旗幟)中,他在黑色釉面油漆繪製的大片圖面上,描上對稱精細的線條,消融了形象。此次展出他近60年來的百件作品,風格各異,也是近20年後,美國再次為他舉辦的重要回顧展。《 Date/即日起∼2016.02.07 》
● 1樓:Jared Madere
惠特尼美術館一樓的John R. Eckel Jr. Foundation Gallery 是無須收費的美術館空間,邀請大眾一同發掘藝術所激盪出的思考角度。目前展出的是新生代藝術家Jared Madere 個展,這也是他的首次個展,Madere 運用混凝土、LED 等各式不同材料,運用雕塑手法打造這座大型裝置作品,等待觀者各自詮釋。《 Date/即日起∼2016.01.03 》
Text / 彭永翔
Photo / Ed Lederman、Nic Lehoux、Timothy Schenck
via / 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