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草帽、染織布巾、還有細竹編水果籃,這些讓我們愛用著的尋常物件,總是默默地在我們身邊,安安靜靜地陪伴度過一朝又一夕的年月。站在時光之河回望,才會發現,原來此些低調的日常物件,早已從歲月的某一個時間點開始,一點一滴地凝匯出如同珍珠般的曖曖光芒。
一地一物,從物料開始的早期民藝地誌
要說台灣民藝的起源,幾乎跟原材料的出產地有關,放眼綜觀,大多的民藝重鎮都是直接跟該地出產的材質有關,命名並非以特殊技法或工藝風格,而僅僅只是相當素樸的苑裡藺草、鶯歌陶瓷、南投竹編等稱呼。物,就首先代表著一地的特色,然後才有工藝匠師的盛名。
以材質為優先的思考,也跟手工的歷史有關,首先是解決生活所需。蘭嶼的一艘木船和漂亮的槳,首先是山林中按氣候與避開禁忌時節的砍伐,然後是按照工序流程的施作,等到捕魚季來臨前,如果還有剩餘的時間與物力,往往才有餘裕去賦予生活工具的藝術美感。物質的獲取不易,使得匠人們更加地愛物惜物,這是民藝品在專業分工成為手工業之前,相當不同的地方。
台灣工藝之父顏水龍回憶起1935年的蘭嶼之行時,就曾特別提到:「他們的日常雜器什物都是將原始的天然材料以部族特有的樸素手法表現,那種感受,雖經過四十餘年仍留給我難以忘懷的感動。」而這也是許多民藝家念茲在茲的說明民藝品不能脫離功能性的要求,為了美而美,為了裝飾而忽略使用價值,對他們來說,便遠離了民藝的本質。
日殖時期,民俗學家與民藝家的台灣之旅
居住在台灣長達30年的日本文藝作家西川滿,在1939年創立了研究台灣鄉土民俗的《台灣風土記》刊物,並擔任編務。其後1941年7月《民俗台灣》創刊,編輯是池田敏雄,該雜誌收錄台灣風俗民情、俚諺、民謠等,當然也記載了許多民藝的物件與圖像,至1945年1月1日為止,共發行了四十三期。此間,1943年3月13日到4月16日間,日本民藝大師柳宗悅曾在東洋美術國際研究會和日本民藝館的委託下,親往台灣調查生活的用具,此行皆有《民俗台灣》的發行人金關丈夫的隨行作記。
在這趟為期三週左右的行程中,柳宗悅從台北的林本源宅邸起步,一路尋訪踏察淡水、新竹、霧峰、鹿港、彰化、南投、安平、台南、學甲、高雄、東港、羅東、宜蘭,最後再回到台北。在這些地方,最令柳宗悅讚嘆不已的,據說是台南產竹的關廟庄。顏水龍曾經在此次旅程中與柳宗悅見面並回憶到:「柳宗悅先生在關廟庄時的感動之聲,似乎仍時常在我耳際迴響,他看過關廟竹細工的傳統與產品之後,也讚不絕口」。
外銷海外,台灣民間手工藝的黃金時代
曾幾何時,台灣的手工藝產品外銷國外,舉世聞名。單憑台灣人的手工藝活而言,其實早在日殖時期,台灣就曾經引進日本的捻紙物料,大量生產巴拿馬草帽外銷,當時在沿海城鎮成為家庭的手工副業。然而,若真正要提起現代台灣民藝結合本地物料的發展史,顏水龍是一個不容忽略的名字。身為美術家的他,認為美感與藝術的推動就要從常民生活的物件開始,一方面能讓民眾更容易接近美,另方面也可以實質改善民眾的經濟收入。1950年代,台灣外銷手工業逐漸起步,無論是各縣市的手工藝班、台灣手工業推廣中心的成立都有顏水龍積極推動的身影,在這段台灣外銷手工業的歷史中,顏水龍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
此外,他也在1952年撰寫的《臺灣工藝》一書中強調工藝品所帶有的文化特徵:「由客觀的立場觀察,臺灣工藝品明顯地描出來民族傳統,且展現人民日常生活之健全的文化面」,無論是從經濟面或文化面來看,對於台灣民藝的推動,顏水龍先生功不可沒。
生活工藝的復興運動
然而,繁盛的台灣手工藝產業在80年代產業轉型之時,快速地被淘汰,曾經的民藝匠人也逐漸凋零,這段時期的台灣民藝已經是個被忽略的領域。談起近年來台灣民藝的發展,台北藝術大學民俗學系副教授林承緯特別指出了2005年文建會在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當時稱為華山文化園區)舉辦「台灣生活工藝運動大展」,他表示:「這應該是台灣唯一、也是第一次以『生活工藝運動』為名舉辦的展覽。」
而2005這個時間點也恰好是台灣再度面臨下一波產業轉型的接點,從80年代以降的製造代工產業衰退,具有文化意涵與創意的經濟模式成為新焦點。而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在2008年推出的「Yii」品牌,提出工藝與時尚結合的概念,促成當代設計師與工藝師的跨界合作。這樣的概念大為影響了此後相關領域的設計師與工藝師思維,開啟了台灣工藝與設計的新方向。在這樣的社會經濟氛圍下,台灣民間工藝重要性再度被提喊出來。自「台灣生活工藝運動大展」迄今已10年,從設計師、手藝人到用家,台灣是否邁入民藝復興了呢?
Text / 方敍潔
Photo / 台北市立美術館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6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