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是藝術品才能稱為美,生活上用得到的東西也有實用之美;我覺得民藝就是平常不覺得,使用了才發現原來很有魅力、很美的東西。」來自日本的「Fujin Tree355」老闆娘向原綠,侃侃而談對民間工藝的看法。在母親耳濡目染影響下,從小對民藝品情有獨鍾的她,八年前來到台灣,與丈夫有了自己的房子之後,動念想佈置自己的家,四處蒐羅「有質感、有溫度和心意的東西」,卻發現「很不好找」;不只如此,每當想買伴手禮送給日本朋友時,「常不知該買什麼」。
「找不到在地好物」的需求缺口後來成為她和先生在2012年創立「Fujin Tree355」的初衷,成立了以日本人眼光嚴選,專賣設計師服飾與居家良品的選貨店。開店三年來,因為選物眼光精準、店面陳列風格搶眼,而深獲好評。
話題選貨店 風格強烈獲好評
在「Fujin Tree355」嚴選的諸多好物中,特別吸引媒體與粉絲關注的一類是以台灣民間工藝為創作基底的商品,例如鶯歌「立晶窯」的碗盤、台灣設計品牌「gaa」與台灣藺草協會合作所推出的藺草籃等等。向原綠自己也是台灣民藝品的愛用者,採訪當天她應邀帶來慣用的民藝品,如數家珍地介紹好比她愛用台灣隨處可買到的傳統蒸籠來炊煮食物,「水蒸氣比較均勻,食物會特別柔軟喔」;請朋友購得的藺草鞋,也讓她感到驚艷,「剛穿會有點刺腳,而且太滑,可是很快就合腳了,而且我很喜歡手編的那種感覺。」
向原綠也與我們分享去年「Fujin Tree355」和三峽染工坊合作開發的藍染布,「在日本的時候我就很喜歡藍染,在台灣這也是一個很重要、很傳統的染布技術,去年和職人合作開發的時候,我特別想作成多用途的布料,可以放在床上、沙發上製造氣氛,也能當成桌巾。」她說,民藝品的魅力就在於,不論作為擺設或是真正地使用,都能展現「很有溫度」的美感。
台灣民藝品很特別 但完成度不足
然而向原綠對於目前台灣民藝的發展,並不敢過於樂觀。「從三年前開店到現在,我們店裡的台灣民藝品,品項數量並沒有增加,為什麼?因為真的不好找。」向原綠說,開店後,她並沒有停止找尋台灣民藝品的腳步,但卻難以覓得她覺得「夠好的」民藝品。
她認為,相較於日本,台灣消費者目前接觸到的民藝品,不只是工藝類別少,民藝品本身的技法水準、美感也相當有限。「比如我想買一個木頭做的小凳子,用眼睛看就知道木頭可能沒有裁好,角度歪了;而且那個高度,坐起來不太舒服,如果詢問店家有沒有做別的高度,他們可能會直接跟我說:『沒有耶,就那一個。』」向原綠直言,單就兩地工藝品比較,最大的差別就是職人對於作品完成度的自覺,「差了這一點,就會差很多」。
「用之美」深入民心 日人以民藝為傲
工藝品品質是最終結果,至於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向原綠認為在日本,過去因為有像柳宗悅這樣的「Key man」發起民藝運動,「用之美」的理念被日本各地的人們廣泛接受,各種工藝的職人無不在實用與美感上追求極致,「就算普通人看不出來,但成品只要有一點點不好,職人就會重新製作。」
影響所及,不只是職人,日本消費者也愛用且推崇匠心獨具的民藝品,「日本人很尊敬『民藝』,不只是買,也會真正在生活中使用,還會拍照放在instagram;很多時尚界的人,會去研究民藝,把民藝放在選貨店,或是和職人合作,共同開發。」向原綠說,在日本,大家覺得民藝是很cool的事!從職人、工匠的自我抱負,到消費者的認同與鑑賞力,向原綠的分享透露出一個真理:文化與經濟發展並不必然互相矛盾,但是當人們不重視,文化就必然與經濟脫鉤,貌似是市場規模的問題,溯源起來可能與歷史、文化的積累都脫不了干係。
台灣的民間工藝,從抽象的價值認同到實質的產業鏈,都曾在數十年來追求工業化生產的浪潮中迷失、淹沒,當基礎已然斷層,如今想再復甦,價值觀的養成尚屬易事,但難的是技藝早已失傳,在生產端,人才與原料都取得不易。
Text / 賴韋廷
Photo / 王漢順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6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