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回想一下,你看過哪幾部台灣原創的動畫電影呢?《紅孩兒:決戰火焰山》、《魔法阿媽》、還是Flash動畫電影《阿貴槌你喔》?在1980年代後的十多年間,曾經是全球動畫代工重地的台灣,卻在動畫代工產業轉進中國後,面臨了動畫產業的轉型危機,如何以動畫說出一個有感染力的動人故事?或許,由Engine Studios王世偉導演,正在進行籌畫的《LAQI》,將會是個值得期待的轉機。
「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這個獎項,從2006年以來,已經連續9年都是入圍從缺。今年終於有兩部入圍,但分別是來自中國和香港。也就是說,台灣的動畫電影長片,已經在金馬獎缺席10年了」,Engine Studios創辦人,也是台灣知名動畫導演王世偉,一句話直指台灣動畫電影的處境。
曾開花卻沒結果的台灣動畫產業
擁有20多年動畫經驗的王世偉,從紐約普拉特藝術設計學院(Pratt Institute)畢業後,回到台灣發展,這一路走來,他待過電視台、也在知名的西基電腦動畫公司擔任動畫指導、後來轉為freelancer、成立導演工作室,在2008年以公司形式創立Engine Studios,他笑說,「大概動畫業的各種型態我都待過,也算是見證了台灣動畫產業的生態變化。」
以產製方式來看,動畫產業大致可分為代工與原創兩大類,代工主要包括為電視、廣告或演唱會客戶製作動畫特效,而原創則是智財權(Intellectual property,簡稱IP)屬於自己的開發創作。一直以來主要以代工模式為主力的台灣動畫產業,除了在1980年代曾是全球動畫代工重地,根據王世偉導演的觀察,「其實在2000年到2010年之間,台灣曾經有一段原創動畫的黃金時代,在政府的補助和大力推動下,創投會、媒合會非常熱絡,但還是處於一種有開花、卻沒結果的階段。」
曾經也是那一波原創動畫黃金時代的參與者,王世偉回想起過去的自己,「就是熱血滿滿,但是市場概念、行銷經驗值幾近零」。2002年時,他的原創動畫影片《NOBO》在台獲獎,因此代表台灣參加法國坎城MIPCOM影展,相較於周遭參展影片都已是待價而沽的完成品,既非長片成品又非預告短片的《NOBO》,參展目標相對顯得不明確,「一開始還是因為和買家們交流討論,才釐清原來《NOBO》適合發展成長片。不僅這樣,被追問拍攝預算時,還報了個遠低於市場行情的500萬美元價碼。當時聽到這報價的買家,應該都覺得不可思議吧。」
說好故事,才是動畫的靈魂
這一段難忘的經驗,卻也讓王世偉開始更務實地面對動畫整體的營運模式,談起台灣動畫產業的主要挑戰,王世偉直言:「要先確認企業生存的business model才能開公司。」當曾是過往主力客源的廣告產業萎縮後,動畫公司所面對的一大挑戰在於,如何開拓新案源?面對產業的變化,王世偉選擇以「跨界合作」開出新藍海。在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的360°動畫環形投影互動劇場作品《水生相》、動畫與互動科技兒童劇場作品《未來馬戲團》、以及最近甫於國立故宮博物院與義大利佛羅倫斯聖十字教堂展出的「郎世寧仙萼長春新媒體藝術裝置」,都是Engine Studios有別於過往案源的跨界合作案。
對於王世偉來說,這些跨界合作案不只是支撐公司生存的新藍海,其實也是他一直想實現的「動畫長片」夢想中一片片築夢拼圖。「用動畫說故事,一直是我的目標。而每一次的跨界合作案,我都將它看作怎麼『說好一個故事』的機會。光有炫目的技術還不夠,劇情軸心、故事架構更是動畫的靈魂」,以在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的《水生相》為例,因為想更掌握動畫在360°環形劇場的展演效果,「整整一年,只要時間允許我就往國美館跑,反覆研究360°環形空間的特質,和安排視覺元素的方式」,如此認真執著的努力,終於使《水生相》成功獲選展出,並且獲得了參觀者不少好評與回饋。
動畫長片
《LAQI》的築夢資金這個低調潛行、慢火細熬的動畫長片電影夢, 在半年前邁出了新的一步,由Engine Studios製作的動畫《LAQI》,在嘖嘖線上募資平台的提案,一舉成功達成近60萬台幣的集資金額。這樣的資金對於完成一部動畫長片其實是杯水車薪,例如迪士尼《冰雪奇緣》的製作費是1.5億美元、皮克斯《玩具總動員3》製作費為2億美元。一般來說,在歐美一部動畫長片預算要6,000萬美金起跳,今年奪下中國影史票房冠軍(24.27億元人民幣,約為121.35億元台幣)、融合真人與動畫的中國電影《捉妖記》,製作費也高達4500萬美元。
而要將目前約9分鐘的《LAQI》短片發展成90分鐘的動畫,保守估計至少需要6,000萬台幣,即使僅僅是歐美動畫長片1/10的金額,對台灣動畫產業來說都是一項大膽的嘗試。「線上募資的50、60萬,大概只能支撐寫完劇本的階段費用。線上募資對我們來說,宣傳意義遠大於實質募資金額。」預計在三年後完成《LAQI》的目標,明年度將開始跑國際影展,王世偉表示包括東京動畫影展、韓國、法國都有規劃參加的目標影展。
然而,面對可觀的資金缺口,又該如何逐漸籌募到位?王世偉坦言,往國際上找資金是必須的路徑,「像是新加坡所舉行的『超級紀錄片&動畫創意提案會』(Super Pitch)就是一定會參加的。」將視野與市場放向國際,已然成為台灣動畫作品規格擴張的必行方向。
融合科幻與人文的新原創故事相較於一般動畫故事的設定,以2060年核災後世界為背景的《LAQI》顯得頗為特別,王世偉不諱言這與他對科幻電影的喜愛有些關係,「像是經典科幻片《銀翼殺手》(Blade Runner)、《星際大戰》,或是導演大衛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的作品,都是我偏愛的類型電影。」因此,以核災後倖存的小女孩LAQI與機械玩偶「荷姆」為核心角色的《LAQI》,帶有台灣動畫故事少見的科幻調性,描述人性面對現實殘酷世界挑戰時的冒險故事。
獨特原創的故事類型,也讓《LAQI》的製作過程難度倍增,「每一個環節的突破都像是經歷了一場災難,但我們都希望能呈現最到位的成果。整個團隊前後大約有50多人,不同任務需要等到對的人進來、或排出時間才能進行,比如說,動物畫師、人物角色設定的畫師,就是要找到對的人,才會有對的作品出來。」王世偉坦言,人才是台灣動畫產業最重要、也面臨最大挑戰的一環。
留住人才,壓力中找新路
「台灣動畫產業的人才外流情況很嚴重,相較於台灣,中國的製作格局和量都大很多。坦白說,在中國認真待個五、六年,可以累積的實戰經驗,的確會比在台灣多很多。」談起台灣如何能留住人才,王世偉語氣中透露著無奈。同時也在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任教的他,時常參與動畫電影節或影展講座,「每回碰到第一次拍片就很亮眼的年輕動畫導演,我都會很期待他們的下一部片,但得到的答案幾乎都是:『太困難了,應該沒有下一部了』。」
儘管如此,已在業界20多年的王世偉仍然堅持他的動畫長片夢,「我有時候會想,或許藉著多一些原創內容和大膽嘗試,可以讓年輕世代的動畫人看見台灣動畫產業的契機,讓他們願意繼續努力下去。」面對整體動畫環境的挑戰,王世偉笑說,「應該就是置之於死地而後生。在壓力的環境中求生,也許真的能夠開創出以往沒想過的新路徑!」
Text / 方敘潔
via / Engine Studios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5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