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分享的熱情,由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學生潘信榮與朋友一同打造的玖樓,座落於台北市中心的自造租屋平台,藉由網路科技與社群媒體所發展出的共享經濟為出發點,抱著改善社會基礎的信念,透過不同經驗、價值的分享,為「家」重新下定義,並與來自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的人們,一同為生活寫下新篇章。
隨著資本主義的興起,人們漸漸遺忘如何分享。其實,人類在社會中互助合作的能力,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英國詩人John Donne(約翰多恩)更在17世紀寫下:「沒有人是座孤島(No Man is an Island)」的詩句。過去,分享是主要的經濟體,隨著網路崛起,分享的概念又再度興起,在這個世代,許多千禧世代出生的年輕人有著對公民義務強烈的責任感,也因此,在台灣開始正視居住正義的議題時,許多年輕人開始嘗試著手行動,以一種分享經濟的模式,帶出租屋空間的可能性,在台北市中心,由台大城鄉所學生潘信榮與不同領域的朋友一起出資與合作的「玖樓」,即是一個將「空間共享」與「家」連結的租屋平台。
多變靈活的經營模式 在蛋黃區也能與新朋友分享好生活
在玖樓,人與人的關係拉近了,潘信榮提到,「玖樓的開始,並非是有目的性的行動,只是與朋友在外面一起租房子所玩出來的想法,邊玩邊跑。」也許是對台北高房價與所得間的不平衡,潘信榮在就讀城鄉所時更能感受居住的基本人權之重要性,希望改善當前都市青年的蝸居窘境。成立至今僅不到一年,玖樓就在租屋網站掀起話題,它打破了傳統的租屋型態,在保有家的感覺之餘,還能認識各地、各國的朋友,最重要的是,人人都可以居住在都市中的蛋黃區。
目前玖樓旗下所經營的租屋空間已拓展了5間共居的公寓,並開始同步規劃共同工作與共食空間。這些集結了不同領域、學系的朋友共同經營,包含地理系、政治系、社會系、哲學系等等,出資的有8位,經營事務的有3~4名,負責承租物件後,與房東交涉,再透過所學將房子重新整理,以網路與社群網站Po文尋找室友。潘信榮提到,在成立一年不到的時間中,一開始沒有人知道這群年輕人在做什麼,大多是藉由租屋網路一個一個尋找物件,在媒體曝光後許多屋主會開始主動聯繫,包括藝術家或是銀髮族都有。「理想模式是屋主願意把多的空間提供出來,自發性的聯繫我們。」未來更希望能打造讓銀髮族與年輕人共居的空間,相互照顧,為人口逐漸老化的台灣,找到新解,更是他們創立的初衷。
【延伸閱讀】傳統住宅新創意-玖樓與住客的共生人生
Text / Celia
Photo / Houth- 黃紀滕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6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