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投草屯的寧靜鄉間,一座美術館靜靜的在此敞開大門,正式迎接大眾的到來!由建築師廖偉立所設計的毓繡美術館,全然不張狂,讓建築隱身於自然之間,面對生平第一座美術館設計,廖偉立的規劃為何?走入毓繡美術館,空間本身自行闡明。
從疾行快駛的高速公路轉下東草屯交流道,經過炎峰橋後,繁忙的大路風景瞬間一變,細長筆直的雙線道,平靜的貼伏於大片田野間,停下車,一切安靜,鳥兒的吟唱在耳旁清晰可見,群山環繞,由建築師廖偉立所設計的毓繡美術館,有些熟悉卻又隱隱自成風格,安穩潛藏於這座你我極少拜訪的南投平林小村。
慢建築的氣息節奏
走入穿廊,一片仍待茁壯的鮮綠竹林開展眼前,竹影斑駁映射於清水模牆面上,底端框景邀你向前走去,引領你望見藝術家作品與美術館的第一眼;之後轉向左行,疏影有致的柔柔微光透過光縫輕踩著空氣中飄浮的微塵,在穿廊中四處游移,人必須不斷的直行與繞行,這是建築師廖偉立的刻意安排。
「這個建築就是要對抗21世紀的快,是一個『慢建築』,我希望大家到這可以慢下來,像遊園一樣。」總是帶著一頂草帽、一副墨鏡、全身黑一身嚴肅,實則相當親切的建築師廖偉立笑著說。
他以中國庭園的一阻、二引、三通手法,讓空間拉長,阻、引、通的手法不斷重複,「對我來說,建築的節奏性很重要,我希望能在空間中創造一種音樂性及節奏性,慢慢把你帶到主館去。」細細觀察,這些節奏反應在不同寬度的光縫上,並在阻引之間產生節奏的快與慢。穿廊的轉折與變化,延伸著平林聚落的巷弄尺度及高低變化。建築與周邊基地紋理、自然的關係,始終在廖偉立的作品中明顯可見,不管是王功生態景觀橋、台中救恩堂、亦或現在的毓繡美術館皆是如此。
建築是尋找關係的過程
「在我的思維裡,建築總是在尋找與自然、歷史、文化的關係。而在毓繡美術館也是如此,建築如何恰如其分的烘托藝術家作品的美、如何找到建築與藝術關係之間的平衡,就像道家的陰陽,這之間的拿捏很重要。」於是在毓繡美術館的主體建築中,廖偉立選擇捨棄強烈形式的建築造型,而是收斂自己的建築語言,以四面體的結構構築,讓內部擁有完整空間,靜謐的提供一處讓藝術家作品呼吸的場域。
建築量體的配置及穿廊的設計,更回應著建築與平林村落間的涵構關係。三棟建築量體中,除了美術館為四方體結構外,運用鋅鋁板及柳杉為材質的思空間(奉茶房)及文創商店,或高或低錯落於山丘之間,彷若混生於村落之中,異中有同,同中有異,而廖偉立以V形排水溝做為統一三棟建築的共同語彙。
在毓繡美術館的本體建築中,運用玻璃、青磚、及其一貫擅用的清水模為材質,「我的材料都有著編織的概念,如過去所提的雜木林概念,所以我喜歡運用不同材料,畢竟生命也非如此單純。」建築立面上的玻璃不僅降低整座量體的沉重感,更將天際風景摘下融於建築之中;玻璃的排列形式更回應著青磚紋理,材質的多變回應著台灣亞熱帶多樣樹種的雜木林景,更為廖偉立的建築帶來更為生猛豐富的風景。
神性之光
如果你曾經到過台中救恩堂,那麼對於廖偉立在建築中的光之語彙必然印象深刻,過去曾被路‧康作品深深 感動的他認為:「光在物質性的建築裡,是最接近『神性』的,美術館的光讓你感受到很強烈的生命存在。」 毓繡美術館基地鄰近烏溪,北對九九峰,有著豐富的光線變化,房子仿若隨著自然的氣息一同呼吸。
為了讓光走入空間中,卻不影響美術館的展品呈現,廖偉立選擇將樓梯移至美術館的一側,並在二樓留下大片開窗,進入美術館後,會不斷的重複從內至外的動線,產生如廖偉立所形容的「如中國捲軸畫的空間連續性」,更重要的是美術館的建築透過開窗,與周圍的自然建立關係,行至二樓,不僅可以俯瞰園區聚落風景, 更可坐下望著後方的一群樟樹林,兀自凝思。
續從3樓走向4樓,空間的語彙有了轉折,線條開始碎裂解構,一束細微之光從頂端射下,美術館的神性瀰漫於空間中,「九九峰是自然的雕塑,而這個空間就是自然與人工雕塑的對話。」位於頂端的這間小室如延伸的第二層地表,廖偉立特意在四方結構中開出角度,對應九九峰,走向窗前,九九峰靜靜聳立於眼前。
建築的意義為何?從來不是個是非題。那天日光由陰轉晴,拜訪的時間中,深刻感受了建築隨著自然的氣息相互變換,彷彿與我們一同感受光影、看見即將破雲而出的夕陽,對於廖偉立而言,這就是建築存在的意義。
廖偉立
立.建築工作所主持建築師,曾代表台灣參加2012年威尼斯雙年展。國內知名作品包括台中救恩堂、勞工育樂中心、王功生態景觀橋、交大景觀橋等,曾榮獲國內外知名建築大獎,如日本SD Review年度獎、台灣建築獎首獎。
毓繡美術館
「毓繡美術館」以創辦人葉毓繡女士為名,由企業家侯英蓂先生、葉毓繡女士賢伉儷出資興建,希望為中台灣偏鄉地區創造一座優質的展演空間,結合展覽、教學、藝術家駐村等功能,成就藝術美學推廣,進而提升台灣藝術寫實藝術的創作水準,增加社會大眾的生活美學經驗。
地址:南投縣草屯鎮平林村健行路150巷26號
Text / 彭永翔
Photo / 王士豪、李國民
via / 立‧ 建築工作所、毓繡美術館
本文刊載自《LaVie》2016年2月號,非經授權請勿隨意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