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歐陽辰柔
攝影/張藝霖、林佑璁
圖片提供/秋刀魚、秘密讀者
不管是專注考究地方生活,或從特殊角度切入作發揮,近年來我們身邊有趣的小雜誌越來越多了。比起四平八穩地掌握大局脈動,這些刊物往往跳脫既有框架,更直接傳遞編輯們的真誠熱血。忙碌之餘不妨留給自己時間,翻一本小雜誌,讀一個新世界。
發跡街頭的最強弱者:《正興聞》
一開始是因為帶朋友到台南採訪,意外看見正興街的店面招租,才讓高耀威與這裡結緣。2007年以賣衣服為主的品牌概念店「彩虹來了」開張,高耀威開始認識許多在地居民,喜愛熱鬧的他,隨即動起辦活動的念頭,而《正興聞》便是為籌措社區經費而誕生的刊物,由他擔任主編,並邀請有志店家一同參與編撰。
來一場有深度的搞笑
《正興聞》顧名思義就是專門介紹正興街上的大小事,也因此自封為「全球視野最窄的雜誌」。創刊號僅十餘頁,卻kuso日雜《BRUTUS》介紹知名作家松浦彌太郎的封面,笑果十足。高耀威表示,年輕時曾因閱讀松浦彌太郎的著作《最糟也最棒的書店》深受啟發,了解原來可以這樣過生活,此舉算是對作家的致敬。第二刊續出奇招,讓街上三位阿嬤以「正興三姝」的姿態榮登封面,她們青澀的笑容在網路一夕爆紅,不僅躍為台南最具話題的人物,雜誌也在博客來賣到一本難求。儘管如此,編輯們並未趁勝追擊,操作阿嬤的明星魅力,反而於第三刊急轉直下,發動「失敗者特別企劃」,不僅頁數作到史上最厚(73頁),還一口氣狂印3,000本。
「那時社會風氣開始轉向,大家一味討好財閥、認為企業主很厲害的氛圍開始鼓動,我們就用這主題去提點,成功的元素是不是要重新思考?」高耀威一語道出搞笑底下的深刻反思,結果該期成為台南無印良品開幕時指定上架的獨立刊物,照樣熱賣。
點燃社區營造的狼煙
儘管雜誌創意與掌聲兼具,但最終目的都是回饋街上的住民。收入不僅用在社區尾牙,架設街頭廣播系統,還包辦香港藝術家來開展時的文宣支出。高耀威認為,之所以能成功帶動社區氣氛,店家老闆自己顧店是一個重要因素,因為相約辦活動很快,不會找不到人。如今活動越辦越多,從音樂市集「小屋唱遊正興街」,於打掃過程臨時起意的「荒地演唱會」,到拍賣二手物的「無用生活節」,甚至店家還會一同出遊,凝聚的力道益發強勁。但高耀威不忘向房東勸說莫因人潮聚集就任意調漲房租,同時指出以觀光客多寡定調地方發展程度太過片面。高素質訪客的比例有多少,地方居民是否感到幸福,這些才是難以量化,卻加倍重要的面向。
「我們不是專業社區營造團隊,但想示範可以自體改造的作法。《正興聞》是一種,辦活動是一種。這些都是mission impossible,但你就是去做,然後得到一點成績。」他說,就像點燃狼煙,甫出刊的第四期,不僅找來6位南台科大學生參與編輯,培養更多「新血」,也希望《正興聞》能啟發其他街區展開自力營造,讓城市裡每條街的人們都能活得獨具特色,加倍精彩。
MUST SEE/主動出擊,與國際接軌!
《正興聞》第三期「失敗者特別企劃」的封面,有一句自我調侃的標語:「原本想與世界接軌的,但…軌在哪裡?」與國際接軌真不可能嗎?聰明的《正興聞》編輯群「正興幫」採滾雪球的方式,先偷渡雜誌到東京國立美術館的DM展台,讓「有質感」的觀光客取看,再贈送雜誌給來店的外國旅客,託付他放到家鄉的書店,以此法插旗全日本。而今年透過京都市與台南市政府的牽線,由京都府京田邊市店家發起並爆紅的辦公椅趣味競賽,更首度移師海外,由正興幫任負責單位,將於04.24在台南舉行一場少見的「姐妹市大對決」,不僅強化街區合作,也達到名符其實的國際交流!
台式全方位日本攻略:《秋刀魚》
這麼紮實的刊物竟只由三位年輕女孩製作,聽到的人想必都會瞪大眼睛。但主編頤華的眼神始終堅定:「我們希望讓讀者知道,台灣也有能力做這種雜誌,而且每期的風格都不一樣!」
從台灣角度理解日本
《秋刀魚》是首發於2014年的雙月刊,由黑潮文化旗下關注台灣地方發展的《藍鯨》雜誌團隊創設,原本希望兩刊並行,後因人手不足而將氣力專注在《秋刀魚》,如今已是日本文化粉絲必收的私房讀物之一,不僅資訊與日方同步,選題、設計上也能看出編輯下的苦功。頤華認為,相較於歐美,日雜一如其民族性格,是標準的資訊整理狂,且能幽默處理各種主題。創刊初期,他們也曾渴望做出和日本一樣的讀物,但做到三、四期時,卻萌生另一種想法:希望它能扮演台日交流的角色。
「取名作『秋刀魚』,一方面因為牠與日本國土形狀很像,另一方面則因日文發音sa-n-ma其實也和台語一樣,亦即這是兩邊人民都能共同了解的語言。」
儘管在台的日本達人很多,但大多從旅遊或飲食等各自喜歡的角度切入,而較少全面理解這個位在島嶼北方的國度。翻開《秋刀魚》,最前面的欄目「47新聞」嚴選日本47個府縣的最新情報,正是期盼除了東京或大阪,讀者也關注該國各處發生的事情,提供一種橫向連結。每期的專題報導更從飲食娛樂到東奧場館爭議等嚴肅議題,都能納入討論,顯示格局之大。辛苦的結晶不僅讓台灣讀者驚艷,過去亦曾登上日本東方書店外文雜誌排行榜第一名,顯示日本人對這剖析家鄉的異地刊物也相當買單。
頤華強調,編輯時不能退讓的事情,即一定要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挑選真正喜歡的東西,才能說服讀者。例如製作銀座專題,主畫面竟不選經典的雷門寺,而是攝影師意外發現從轉角探首的邱比特雕塑。「我們想表達在銀座處處有驚喜,但它們又都已有相當歷史。」或找來四個日本首屈一指的時尚品牌,欲拍充滿未來情境的照片,最後卻跑到行天宮算命街取景,因為「算命就是預言,同樣充滿未來感」!無數細節,都彰顯特屬《秋刀魚》的幽默與巧思。
留下值得保存的事物
儘管兩方經社景況有所差異,但過去幾年日本年輕人對政治和政府冷感的情形,與台灣其實很像。頤華觀察,如今日本新生代工作者已不迷戀進入大企業,許多人選擇創業,那種既成事物逐漸鬆動、新機會萌芽的情況未來還會更多。而《秋刀魚》則將持續追蹤這股動向,把最原味的日本有觀點地呈現給讀者。「書是作者的理念總和,而雜誌則是理念的無限延伸。」頤華笑著說。在數位時代用紙本留下值得保存的事物,才是作為編輯的最大成就。
MUST SEE/你心目中的日本2016年度漢字?
主編頤華:轉
近幾年日本人民對政府的不信任度增加,今年應該會重新啟動,克服困難,到2020年則將呈現「合」的狀態。
編輯卉加:爆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北海道新幹線通車,這些都會讓訪日的遊客倍增,屆時人潮一定多到爆掉。
攝影Alina:破
突破的意思。以前日本很封閉,但現在他們的人民慢慢願意打開心房,接納外國旅客和外國的東西。
沉默閱書人大爆發:《秘密讀者》
是否有過閱讀感受與書評所述迥然不同的經驗?或疑惑「名人推薦」為何總是那些熟悉面孔?新世代小說家朱宥勳有感於台灣文壇長久以來的封閉氣息,2013年創辦線上雜誌《秘密讀者》,希望打造一個讓讀者抒發真實閱讀想法的平台,並刻意採用仿似餐廳評鑑的「秘密客」制度,讓投稿者全部匿名,免去人情顧忌。
把文學的圈子作大
乍聽之下,書評是一項嚴肅工作,但瀏覽《秘密讀者》籌備的專題,從側觀兩大報文學獎,討論民間信仰與鬼魅文本,解讀電玩遊戲的敘事方式,甚至解析台日輕小說市場,皆是饒富趣味性的題材。為了呈現獨到風格,還特地向中國設計師應永會購買其彙整民間字集所開發的「浙江民間書刻體」,讓其逐一細琢的「秘密讀者」四字與整體編排,都回應雜誌兼具生活化與考究態度的風格。
至於投稿的評論範圍也相當廣泛。「你寫到一個程度就會希望文章有結構,那是很容易辨認有沒有認真撰寫的指標;但也有一看就是比較沒經驗的人所寫。我們其實更歡迎後者,因為這個base不做大的話,圈子會很小。」身為主要編輯委員之一,elek不諱言委員們會就來稿提出建議,而朱宥勳則彙整意見再與投稿者討論,這是編輯過程中最費時的工作。他甚至會自己主動邀稿,「我邀的通常是非文壇的人,他不一定跟文學很熟,卻跟這世界文學以外的事情很熟。就像服裝設計的知識通常不會被文壇看見,但很多道理卻相通。我很重視那種不同領域的交集。」專職設計的杜佳芸也指出,最近有一些facebook粉絲團如「每天為你讀一首詩」,也是配合時事發表新詩,讓其更廣為流傳,「覺得我們做的也是差不多的方向,努力把這塊餅做大。」
去年為了讓內容更具可看性,發起新企畫「挑戰秘密讀者」,由編輯群邀請三位評論者,評點即將或甫上市的書籍,再由作家對三篇文章進行回覆,增加對話空間。問起印象最深刻的一場辯論,杜佳芸笑道,去年九月號討論巴代的著作《最後的女王》時,作者不採統一回覆,而是針對每一篇評論都作出「眉批式」的回應,不僅戰力十足,也見其認真態度。
從電子走向紙本
邁入2016年,《秘密讀者》也嘗試從電子轉向紙本出版。這一方面源自編輯群對紙張的依戀,另一方面則是應讀者要求,甚至曾遇政大圖書館想典藏,卻因其不屬於一般學術期刊系統而無法處理,才讓他們決心發行平面刊物。並期許這個平台能廣納更多來自各方的聲音,讓更多誠實的讀後心得被聽見。
MUST SEE/推薦文章
小標/〈盟盟站起來了:一則台北文學獎年金評審會議的修辭考〉。
這篇可謂去年最具爭議性的文章。從評審用語切入探究受獎結果,措辭犀利,引發不少討論。
小標/〈迎面的困難:讀張亦絢《永別書》〉
《永別書》是今年二月「挑戰秘密讀者」的重點讀物,欲知為何本書受到《秘密讀者》一致好評,詳見此文便可分曉。
小標/〈開學!體檢高中國文課本〉
此為創刊號的系列專題。從討論高中國文課本作為學子的第一本「文學書」,到深入校園行銷教科書的業務員告白,帶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待青少年的文學養成。
更多精彩的小雜誌,陪我們慢渡好時光!
《窩抱報》
雖然鎖定可愛動物,但並非捕捉牠們的動人萌樣,而是熱切邀請讀者關注流浪動物。透過如猴硐貓村因觀光氾濫改變生態的報導,還有各種認養及新手主人小知識分享,期許人類能更友善與智慧地和毛朋友們相處。
《夭夭》
以桃園為背景,光陰為美麗長軸,記敘在這裡值得留戀的美好事物。例如邀請當地工作的朋友在餐桌邊分享自己的夢想,或直擊市內的夢幻圖書館,揭密館員的「兵器譜」。從小地方品味一座城的恬淡自在。
《五花鹽》
將台灣比喻為千百年來浸泡於歷史紛擾中的肥肉,並期許「記下三層肉在這煙硝與鹽水中擠壓成培根的故事。」從艋舺青山王,島國 90年選舉史,到回溯台北城殖民時期容貌,以幽默方式帶入政治與歷史的反思,既輕又重。
《拾紙》
這本聚焦花蓮的地方雙月刊,名稱源自「拾起紙本文化」,每期專注報導一個地區,介紹當地的人與店,輕薄卻滿載對這塊土地的濃情。行文一如寫詩,讓人彷彿讀到島嶼東岸的純樸自然。
《貢丸湯》
提到貢丸自然就聯想起新竹。這本地方誌暢談此城的舊與新,不僅讓在地居民重新認識生活環境,也讓外來的人快速掌握此地魅力。是走訪新竹時不能缺少的秘密寶典。
《放築塾代誌》
希望在一般較為嚴肅的建築雜誌之外,也能有更富生活感、緩慢品味建物之美的刊物,憑藉這個念頭,刊物應運而生。比起結構造型,更關注建築的歷史、文化資產保存等面向,是難得一見的人文建築誌。
《磚刊》
編輯室就設在台北市臥龍街的老房子中,一群年輕學生出自對這塊街區的喜愛,用滿腹的草根之力,紀錄當地議題的同時,也收納他們關心的各種時事,揮動青春筆桿寫下時代的註記。
《離譜》
若從台灣角度理解日本的小雜誌代表是《秋刀魚》,那麼以日式眼光透析本土文化的拔尖讀物,非《離譜》莫屬。有感於日台雖無邦交卻無限緊密,來自日本的田中佑典和西山美耶立志創造「台日系文化」,只要翻開色彩斑斕、資訊道地的內頁,不難感受他們對這座島嶼的認真與關懷。
《船的創作誌》
認為作刊物就像藝術一般充滿感性。本刊以人類五感知覺為線索,從創刊號的觸覺,到嗅覺,聽覺,幻覺,以及最新的味覺,每期都從一個獨特角度切入,使用大量照片和中英對照,企圖開拓一種新的閱讀方式。
《社群別冊》
由「咱誌 Let's Zine」出版的特別刊物,不僅介紹台中的城市肌理,還連線東京,透過訪問兩地的人文空間,企圖找出可以相互輝映的角度。排版及裝幀亦教人愛不釋手。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6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