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舞台開展,舞者身披螢光色舞衣跳動,那雙手向上一伸的姿態,左腳右腳向外一跨的步伐,仿若看見七爺八爺出場陣式,或是集體抖身向前跳動,屬於起乩才會有的歇斯底里。這一切即使在黑暗中,我們仍然看得一清二楚,突然召喚了遙遠的記憶,心裡明白,那是台灣廟前的光景,才會如此熟悉。混雜西方的身形底蘊與東方的肢體語言,交錯燈光與舞者的互動幻化,終於才懂當過小混混的鄭宗龍和高唱「向前行」的林強,在創作中所表達出的台灣基因,鮮明得隱藏不了。
「十三聲」的製作團隊中,雲門2邀請到跨界音樂人林強、劇場鬼才蔡柏璋、世界劇場設計銅獎王奕盛、出版設計界奧斯卡「金蝶獎」金獎的何佳興擔任美術設計、登上美國芭蕾舞雜誌《Pointe》的服裝設計師林秉豪,以及燈光設計沈柏宏,聯手打造「十三聲」的當代浮世繪。
背景出現在60 年代艋舺街頭那位賣藝的傳奇人物身上,人稱「十三聲」,舉凡古今佚事、流行俚俗,都是他的拿手好戲。一人分飾多角,忽男忽女,幼聲老嗓,惟妙惟肖。圍觀者眾,個個拍案叫絕。編舞家鄭宗龍與音樂人林強,以古老的恆春歌謠及民間唱咒,結合前衛實驗的電子音樂,跨越身體與聲音的表演向度。舞台上如咒語般的遊行隊伍,佝僂、失序、偏執、斷裂的軀體,在瑰麗的影像間澎湃躍動。
曾獲歐洲編舞大賽首獎的鄭宗龍,有別於以往探求內心的創作風格,《十三聲》以台灣庶民記憶為根,前衛設計和電子樂音勾勒出新潮的鬧街肢體語彙。繼續發展《在路上》與《來》以民間祭儀融入舞作的特殊風格,繪入街頭霓虹色彩的螢光舞衣,由男舞者真槍實彈唱乩咒、女舞者起舞,11位舞者拍手、跺地、踩踏、吟誦、哼唱,身體各部位無不用來「發聲」,身與聲的轉換推進能量的流動,轉繹出街上常民奮力求生的姿態節奏。
反省自身生命成長的因素,「十三聲」從台灣出發挖掘專屬於這片土地的舞蹈、聲音、影像,無法複製、取代不了,只有從心底發出,以創作完全表達對於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Text / 雲門舞集、YaChen Chen
Photo / 大合照攝影夏偉義、宣傳照攝影李佳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