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如一艘穿越時光的飛行器,《粉樂町》從 2001 年啟動至今共舉行了十屆,在 2015年畫下句點。從香港到澳洲伯斯再回到台灣,《粉樂町》也從展覽成為人所皆知的藝術品牌,每到盛夏時光帶領著無數觀眾在台北城市間漫遊。作為一個貫穿十餘年時空的當代藝術展覽,《粉樂町》發揮了最大的藝術動能,讓觀者可以自然的感受藝術,親近藝術。
無牆美術館在台灣
《粉樂町》的名稱分別由三個隱含不同文化的字義所組成,「粉」是當時大眾文化口頭上的流行用語(客語諧音),意思為「很、非常」;「樂」來自中文,代表「快樂」與「歡樂」;而「町」是日文中的漢字,意思為地方或是角落,這三個字定義「粉樂町」(Very FunPark)代表是一個令人感覺非常歡樂的地方!相對應於美術館、畫廊等光潔明亮的「白盒子」(White cube)空間,「粉樂町」代表的展示場域可能是讓你流連忘返在某一個街角、某一條巷弄;或者某家商店, 也可能是充滿繽紛趣味的理髮廳、個性書店等商業空間。彷彿就是歷經了一場場流動的藝術饗宴,伴隨我們漫遊在台北市最熱鬧的巷弄之間。以「無牆美術館」為概念的粉樂町當代藝術展,多年來在台北逐漸成熟地蔓延生長,讓藝術創作進駐到平日散步走逛的小街巷弄,欣賞藝術不再只是排隊購票入場。也是富邦藝術基金會一直以來推動的藝術理念 : 藝術家藉由創作轉化質性不一的展演形式,從視覺、裝置、錄像、互動藝術、行為藝術與聲光音樂等表演藝術,到老屋翻修,大型建物的外觀改造計畫,透過藝術創作者的巧思,讓都市水泥叢林也幻化成美麗的城市地景,成功的讓藝術品走出了美術館的展示空間。
城市、空間與廣場美學
15年來經過10屆展覽的洗禮,《粉樂町》早已形塑出台北東區人文特質的場域精神,成為這城市最重要的藝術地景。過去筆者有幸曾參與兩次展覽,在觀察《粉樂町》歷屆的策展脈絡可以歸納出下面要點:
一、倡導無牆美術館的氛圍與自由親近藝術的模式。由商業空間、都市閒置空間、文創園區擴展到校園等公共空間,一點一滴活絡台北的藝文版圖。
二、讓藝術作品作為催化劑,介入城市食衣住行等空間,結合多元型態的當代藝術作品形塑出快樂多元角落的「歡樂美學」, 使台北從「巷弄美學」走向「廣場美學」。
三、由藝術家導入各式創作型態,藉由藝術品與場域的共融塑造出地域性的藝術氛圍,豐富在地紋理的藝術創作能量。
四、繪製出屬於台北的當代藝文地圖,為台北城市留下許多深刻的城市美學焦點。
五、透過各式教育推廣,工作坊開創出民眾參與的生活美學基礎。
從2001年粉樂町為尋找特殊「場域」,成功的讓當代藝術介入了台北東區,將純商業空間轉換為美感與創意的基地,除了藝術與商業的結盟,也成功開啟大眾親近藝術風氣。
《粉樂町》在台北的城市路徑上,繪製了一張張屬於當代藝術的街廓地圖,從台北東區到台大、政大校園、高雄夢時代都有粉樂町的足跡。甚至在2016年《粉樂町》登上Google的雲端虛擬博物館(Google Cultural Institut),觀眾可以自由上線回顧十屆粉樂町帶來的美好回憶。《粉樂町》成為藝術與商業合作模式中的重要案例,重新定義了台北這座城市的公共美學,這樣的展覽方式也落實了富邦藝術基金會一直秉持的策展方針:「藝術欣賞可以是個單純愉快的美好經驗」
Text / 吳達坤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6年0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