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守計算,一天工作8小時、一週上班5天、一年52週,勞基法規定工作滿25年得申請退休,上班族的一生至少有5萬2000小時在工作。比喻辦公室是第二個家,不算誇張。既然「工作」占據時間多,逐漸有人重視到「辦公空間也可以不一樣」!光是講求設備新穎、裝潢美麗是不夠的。台灣已有公司衍伸出一套辦公室新主張,重視會說故事的空間。
有想法的領導者紛紛思考,為什麼辦公場所總是千篇一律?
典型的辦公樣貌,制式規格的桌椅、座位隔板、天花板,在空間規劃時,在意的大多是管線分配、移動是否便利,格局大小怎麼容納最大量的員工數。但新一代的辦公室主張,關注視野多了對自在感、舒適度、及氛圍營造。若能懂得將辦公室環境和企業經營理念融合,是最高階的呈現。
為了不讓員工在水泥大樓被職場壓力悶壞,有企業以友善環境為主軸,讓同仁在親近自然的空間裡,懂得兼顧工作與生活。想要透過推廣閱讀,建立內部文化的公司,選擇讓書香飄進來,將辦公室結合圖書館。還有企業更顛覆,將舊思惟裡處於天平兩端的「玩樂」和「工作」,巧妙結合。
「當工作不只是為了錢,而同時擁有了健康環境、愉快心情,進而享受工作與生活結合的樂趣,受惠的不只你一個人,你的家人、客戶及廠商,也能受到影響!」《會說故事的空間──好感辦公室》作者林黛羚分析。
Text、Photo / 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