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一盞溫暖鵝黃燈光的指引,推「法采時光」的大門,在異鄉找到了回家的歸屬,這就是法采時光獨到魅力之處,讓人隨時興起回到家的感動。民宿老闆冠羽神情溫柔且專注地為客人沖泡咖啡,與房客聊聊一整天在花蓮所遇所感,為每位旅人,留一盞回家的燈。
兄妹之誼 種下花蓮之情
經營法采時光民宿至今已走向八個年頭,冠羽坦言,過去從沒料想過自己會落地花蓮,當年為了幫助在花蓮栽種有機水果的妹妹收成。冠羽一家人舉家到花蓮為妹妹的果農事務幫忙。這時候的他才明瞭,人們吃進口中的有機安心,需要仰賴農夫付出多少心血才能吃到最純粹的美味。為了幫助妹妹銷售辛苦栽種的水蜜桃免於中、大盤商從中剝削,他參與水蜜桃採收與販售過程,在花蓮期間更積極參與反對興建蘇花高等公共事務,種種出自這片土地掛念,讓冠羽選擇留下來扎根花蓮。
決定移居花蓮後,冠羽一家人於花蓮買房,決定分享一部份的家內空間給往來旅客居住,也因此孕育了法采時光的誕生。冠羽在民宿內規劃一處藝文展覽空間,擺放在地出版刊物與花蓮在地藝術家們的作品,讓專屬花蓮的純樸美感與力道,也能讓旅客即使在短暫的歇息時間,藉由目光流轉,飽覽花蓮不一樣的風貌。
此外,為了環保著想,法采時光內罕見地不提供拋棄式牙刷,因冠羽知曉,在花蓮一個晚上無數旅館、民宿便能產生數以千計的拋棄式牙刷,且牙刷因屬於醫療廢棄物,也無法進行回收。為了提倡環保觀念,冠羽在閒暇時間親自在部落格撰文,不斷提醒重複使用牙刷的正確觀念,更希望能當旅客投宿於法采時光時,能間接改變多年來所養成的住宿習慣,他相信,只要堅持付出,便能讓環保於生活中實踐。
讀書會凝聚情感 串連歸屬情懷
一路走來,回想起民宿營運初期事實上並不十分順遂,冠羽笑著說,過去的他們常利用民宿地下室,定期舉行讀書會,藉由分享讓彼此討論感興趣的書籍與音樂,來凝聚眾人情感。同時協助如他一樣甫到花蓮的新移民,能在分享中在異鄉找到歸屬,也讓新舊移民所開設的友善店家,能夠經由相互串連與介紹,將花蓮的美好讓更多外地遊客知曉。
面對移居花蓮有所憧憬的青年朋友們,該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冠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人生是自己的,不可能為了別人的期待而生活。」在三十歲以前,冠羽不明確知道想要往哪個領域奔去,但他至少知道自己「不要」什麼。也因為這樣堅定的意志,給予冠羽找到明確的方向,並捨棄了他所「不要」的汲汲營營生活型態。
樂於分享人生經歷的冠羽,與投宿幾回變得熟稔的旅客們,保持著有如遠方家人般的關心,為他們捎來的信息而開心,這些都是其他民宿與旅館無法感受到的真摯心意。冠羽待人接物的用心,讓許多遊子在花蓮這片他鄉土地中,找到了家的眷戀。
為旅人留的第二盞燈
原先為了尋覓下一處居家空間,冠羽誤打誤撞發現了隱身於巷弄當中的房子,別人看見的是它的荒蕪,他看見的卻是埋藏在磚瓦之下的樸實美麗。為了整修這棟老房子,冠羽和妹妹亦步亦趨跟在老師傅旁邊學習如何裝修,看見兄妹倆用心的態度,老師傅開朗地笑著說:「從沒看過這麼認真的老闆!」
回想起這段當學徒的時光,冠羽忍不住露出一抹微笑,跟著師傅一起學習不僅出自於對傳統技藝的尊重,同時也在參與的過程點滴中,為之注入情感。冠羽將老房子取名為「靜巷裡的二十七號」成為了繼法采時光的第二間民宿,不同的是,冠羽希望靜巷優先保留給投宿兩天以上的旅人,體會房內保留的樸素靜謐與美好。當大片陽光灑落在地板上,空氣中瀰漫著果茶清香,室內的開放空間,讓人有著如同與家人相處的熟悉互動,打開門,湧入心中的是回家的憧憬與深層眷戀。
從舉家搬到花蓮,到經營兩家民宿,面對花蓮是否有所欠缺的問題,冠羽認真思索了一會後緩緩開口,「我認為花蓮不一定要增加設施,而是要以減法過生活。」去掉一點對物質追求,增加的會是內心無形的珍貴資產。未來的日子裡,他也將堅持以減法過生活的理念,減去對土地所造成的負擔,為每位旅人留一盞回家的燈。
法采時光
地址:花蓮市中華路269號
電話:0982248191
文字、攝影 / 洪佳如、曾千倚
本文選自LaVie出版書籍《花蓮移住》,更多精彩內容請點選→《花蓮移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