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為了尋找原因、尋找為什麼。」Thomas Heatherwick( 湯瑪士海澤維克) 說。這位英國鬼才, 從小小一張聖誕卡、至讓他享譽全世界的上海世博英國種子聖殿(UK Pavilion), 每一件設計皆有清楚提問、清楚目標。從一個小型工作室, 到拿下Google 加州總部的180 人工作團隊, 總是充滿活力的Heatherwick 坦言, 這絕然不在他的想像之中。除了創意之外, 他個性中的積極、開放、對於城市生活的深入關懷, 更是讓他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原因。
2016年3月初由臺北市立美術館及英國文化協會共同主辦的《新世代英倫創造─ 走進海澤維克工作室》熱烈開展, 展出一系列Heatherwick 各時期代表作及其創作過程,Heatherwick 也隨展再度來台。La Vie 此次抓緊他有限時間取得專訪, 與我們分享他的創作人生, 當然還有備受矚目與BIG 合作的Google Campus 一案的合作過程!
La Vie:Sir Terence Conran(後簡稱Conran)是你設計路上很重要的一位導師及夥伴。據說你們第一次對話就長達3小時,甚至還邀請你到他家住,我想那次對話必定讓他印象深刻。把握每一個機會,對新生代設計師或建築師都很重要,你當時談了些什麼,可否與我們分享?
Thomas Heatherwick(後簡稱Thomas):當我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CA)唸書時,不僅對於設計建築有興趣,更關注建造結構(build structure)。Conran在家具設計、食物、餐廳空間總是不斷創新,持續參與著英國美食文化的推動。身為Habitat創辦人的他關注創意、創意如何在現實環境中實踐、且關心設計如何讓大眾接近親近(accessblility),他了解大眾想要的是什麼,而這個「大眾親近性」是我一直很感興趣的。
當時我的學校教授說Conran太忙了,沒時間跟我談。但我在Conran為我們上完課後,找到機會在走廊攬下他,問他是否願意與我談五分鐘,他說你之後到我家來談吧!結果那天我們談了很久,我跟他提了幾個點子,其中一項是一座6米高L型的涼亭建築,由樺木層板相互卡榫組成。他說如果你需要空間,可以到鄉下來住我那,在那有很大的空間讓你實驗。當時我根本不相信,還寫了一封信問他,你是認真的嗎?他回說,對,我是認真的。這是這段友誼的開始。他非常大方地的支持我的畢業作品,並協助我成立實驗室。
La Vie:對於每個計畫,你總是不斷地問為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何不能有其他作法?「創新」對你而言始終是設計過程中重要的關鍵字,請舉一個重要例子與我們分享。
Thomas: 創新是為了尋找原因、尋找為什麼。(Innovative for reasons, for why)。目前工作室參與了許多與城市相關的議題,其中之一就是Garden Bridge。其實並不是我提出Garden Bridge的想法,而是15年前由女演員Joanna Lumley提出,但我相當認同其社會層面的思考。倫敦的橋樑目前都被汽車、巴士、計程車霸佔了,沒有人會將橋當作一處「場所」(place),沒有人會說我們約在滑鐵盧橋上見面吧!但其實你可以在橋上坐著與你的祖母聊天、橋樑可以是讓人停留的場所、同時是開放給所有人的公園,重新定義城市的橋樑這件事,讓我很興奮。
在過去1970~1980年期間,英國根本沒有變化,彷彿困住了,要到巴黎、巴賽隆納,才會看見未來的城市遺跡。我喜歡的是,當一個城市有獨特改變時,會促使其他城市跟著改變。只要城市不再互相模仿,找到自己的不同之處,城市才能更美麗,而Garden Bridge或許就是這樣的改變。
*註:Garden Bridg因昂貴的成本花費,已於2017年中被正式取消建設項目。
La Vie:新倫敦巴士的設計非常令人喜愛,此案兼顧價格實惠、節省能源,你是如何做到的?
Thomas: 在進行各項設計時,我們會有各種參數,造價也是其中一環。此外節省約40%的能源消耗、容易維持車況等,也是重要條件,因此不僅是造價、更包括營運這台車的成本。我們為了確保公車容易清潔,甚至還去工廠參觀。但我們同時也向舊公車學習,如今公車為了符合各法規標準,往往忽略乘客感受。例如燈光,在公車上因為法規限制,必須運用螢光燈管,但這跟養雞場沒兩樣,你能想像一對情侶在養雞場的燈光下相戶凝視嗎(笑)?車體內要求對比色也是,這些限制,反而造成負面、不舒適的乘客體驗。
我們嘗試在符合法規的前提下,兼顧乘客感受。所以我們向老巴士學習,下層是深色地板,就算下雨充滿腳印泥濘也不顯髒亂;上層則是暖色系,讓乘客感覺溫暖。這是很令人興奮的計畫,因為人們每天其實花了許多時間在交通工具上,也充滿了公共性。
La Vie:在Google加州總部一案中,你們與BIG一起合作,雙方如何發展設計概念?兩個工作室的設計方法是否有所不同?
Thomas: 我們每天花許多時間討論,一起尋找正確答案。我們不把這個案子當作只是自己工作室的案子,而是「一起完成」的案子,我跟Bjarke Ingels工作的方式就像是一家公司。此外,設計方法的不同也是必要的,因為不同,合作才會有趣,討論才會有火花。但我們在討論時,也不會想是誰做的研究,而是從討論中尋找是否有合適材料、元素,讓我們產生好設計。
Thomas Heatherwick
湯瑪斯‧ 海澤維克(Thomas Heatherwick),知名英國設計大師。他在過去20多年完成許多跨界的設計創作,以其創新和原創性著稱。他總能以其創意思路挑戰原設計流程的每個細節,目前承接來自四大洲不同地區的設計項目,總值超過20億英鎊。工作室代表作: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英國館、2012倫敦奧運會火炬塔,以及新倫敦巴士。
Text/彭永翔
Photo/汪德範、Iwan Baan、Steve Speller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MOT CASA、ARUP
【更多完整專訪內容請見《LaVie》2016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