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好奇,想試著對身邊的任何物品追根究柢,第一件能讓你探查的事情,可以是它的產地、它的用料、它所製造的工廠。但知道這些資訊後,倘細究這些物品的生產流程,你很難不發現,當產品被製造出來時,一定會剩下許多難以避免的廢料。舉例來說,身上所穿的衣服,一塊布經裁縫完成,會產生剩餘的碎布,那這些碎布,該怎麼處理?又或者是,製造一張木桌時,那切割後,所剩下來的殘木,又該如何解決?
以此邏輯推理,台灣身為製造業大國,就有無數的廢料或下腳料,等著被處理。除了回收再利用的「老梗」,還能怎麼做?透過藝術,讓這些廢料起死回生,就是一條路。這在歐美已行之有年,尤其是矽谷,許多街角都有再生藝術工坊,紐約小學每學期都要到工坊做校外教學。這種結合企業、藝術、教育三方的再生藝術工坊,在空總舊址就有一間,絕對是台灣絕無僅有,甚至可能是全亞洲第一間。假日,走進空總的軍人舊圖書館一樓,由台灣好基金會一手成立的再生藝術工坊,不管是門外還是門內,都十足熱鬧。
藝術界期望,台灣有個材料銀行
門內是家長帶著小孩,由藝術創作家引導,把不同材質的廢料,做成各種作品,比如,廢毛料做成毛帽、圍脖,廢花布做成零錢包。不管是燈具、收納盒、手機套等,都可利用廢料點石成金,創作過程,所有人無不笑容洋溢。門外,則有「再生好生活市集」,號召再生藝術家以各式廢棄物,創作商品兜售,引來許多人駐足選購。這裡,同時也聚集了全台大小企業,對於廢料再利用的深思。
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李應平說,再生工坊2015年10月在空總開張前,已經做了很多功課,董事長柯文昌至少十年前就提出這個概念。加上藝術界也渴望台灣能有個材料銀行,以供應創作材料,源源不絕。但是要把資源整合在一起,著實困難。比如說,廢材料怎麼找?藝術家的想法,怎麼與教育平台整合?每一件都不容易。
企業響應,絕不是想「清倉庫」
不過,把廢料再生的理念,其實直搗全台企業的痛處——廢料太多,難以負擔。所以當員工開始接觸企業後,出乎所有人意料,每間企業都樂意釋出下腳料。成立工坊前,每個員工需認養三間企業,本來都害怕會遭拒絕,沒想到企業都很踴躍。但別以為這些企業踴躍,是因為想要「清倉庫」。因為所有廢棄物送到工坊前,都必須花人力清洗、分類,還要依照不同需求,才能運到工坊。對家長與小朋友來說,這也絕對是一場深具意義的教育革新!
「台灣家長普遍羨慕西方教育,羨慕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都很活潑靈巧,」李應平說到這裡語調緩了下來,接著反問:「台灣家長都把孩子保護的很好,怎有機會培養這些能力呢?」她直言,大家都害怕孩子受傷,所有工具都不給使用,連美工刀都謹慎萬分,當我們不鼓勵手作的時候,孩子就會喪失觸摸、觀察、思考而成長的機會。這裡正好提供手作的機會。
空總創新基地,因為這個藝術工坊,可能無限大。
Text、Photo / 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