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讓剩食轉身桌上盛宴,世界還有哪些為減少食物浪費的行動正在發生?讓我們一起關心守護糧食、促進公平分享的各地計劃。食物資源分配不均,並非只存在於少數國家,而是全球的共同現況。在我們不知覺的地方,每天有無數可食用資源被倒進垃圾桶,同時,卻也有無數人正挨餓受凍。
剩食如何產生?
很多食物在送上桌以前,就已經被銷毀了。作物若生長狀況不好,遭逢天災,或檢疫不合格,通常會被率先丟棄。收成後,有些因標準化包裝而削去一定的比例,部分外觀條件差者,例如長得奇形怪狀的蘿蔔、過小顆的馬鈴薯,也會因賣相不佳而出局。就算好不容易擺進超市,只要超過保存期限,照樣下架。更不用提被消費者遺忘於冰箱深處,或烹調上桌卻未吃完的餐點。根據聯合國統計,全世界有1/3 的食物還沒入口就遭丟棄,數字十分駭人。
搶救剩食大作戰
並非所有人都願意眼睜睜看情況惡化下去。美國早於1967 年就於亞利桑那州成立食物銀行(Food Bank),後來迅速擴展到各城市及國外;運作方式是從生產方、加工廠、消費者等蒐集過剩的食物,再分配至各社福單位。這不僅讓需救濟的人獲得援助,也因為要維持組織運作,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生態綠創辦人、亦為《明日的餐桌》作者余宛如接受La Vie 採訪時指出,像英國的超商體系發展完整,針對食物的檢核也十分嚴格,相對來說就會造成大量的次級品被丟棄。該國政府在2000 年發起「廢棄物與資源行動計劃」(Working together for a world without waste,簡稱WRAP),針對降低物資浪費推出各種方案,同時提倡「珍惜食物、厭惡浪費」(Love Food, Hate Waste)運動,教導在生活中節約食用資源,並協助改善超商包裝大小、標示方式,引導消費者購買最適宜的份量。
當然這些努力還無法挽救所有被犧牲的糧食。德國民間組織「惜食人」(Lebensmittelretter)在柏林推廣公共冰箱,西班牙加爾達考鎮(Galdakao)也由市府和民間協力設置共享冰箱,鼓勵居民主動捐贈、也自行取用。余宛如亦提到在英國留學時,曾遇見一位來自印度的信徒,於校門口發放剩食,令她印象深刻。
這種出自信仰,希望向饑餓的人伸出援手的理念,在世界各地都吸引志工,每天發放上萬份免費的餐點。此外,同樣散落歐美各地的「白食族」(Freegan),也透過不購買的作為,抵制資本主義市場的過度浪費。Freegan 一詞是由free(免費)和vegan(有機素食)組成,成員常藉翻找超商外的垃圾桶餵飽自己,這個行為聽來誇張,但裡頭確實有不少新鮮品。正如丹麥今年二月於哥本哈根開幕的WeFood,就是該國首間專門出售過期或瑕疵品的超市,其誕生即為告訴大家:嚐味期限只是建議的日期,並非超過就得全部捨棄!
其它如源自1980 年代的「要食物,不要炸彈」(Food, Not Bombs)亦為相當知名的民間運動。該組織成員期盼美國大量用於軍事的預算,能轉而支持更多人獲得溫飽,並自發性收集殘食,分送餐點,至今超過60 個國家都有人在落實其觀念。此外,如荷蘭包裝湯品牌KROMKOMMER、法連鎖超市 Intermarché 都曾推出「醜蔬果大變身」專案,打扮原本外貌不討喜的蔬果,邀請民眾發掘它們不變的美味。
就算最後無法抵達人類的胃袋,食物依舊富藏價值。2014 年英國Sainsbury's 超市靠著將廚餘轉化成可燃氣體並發電,成為當地首間電力自足的超商。這種轉化廚餘為能源的作法被許多企業認同,迪士尼樂園就嘗試集中遊客吃剩的餐飲並轉作電力,提供部分設施所需;法國和日本也分別出現利用回收乳酪和烏龍麵發電的工廠。
節約,從自身做起
反觀自詡為美食王國的台灣,糧食資源富足,但浪費的情形依舊存在。余宛如觀察,台灣也有因食品賣相欠佳而丟棄的問題,另外常被忽略的是更前端的採集,如漁民捕漁時將不在目標範圍內的海洋生物也一併殺死,或只取其中一部份而將剩下的徑自丟棄。加上國內吃到飽的風氣盛行,許多佳餚都被揮霍。如何更珍惜寶貴的食物,仍待所有人一起努力。
Text/歐陽辰柔
圖片提供/WRAP、Food Not Bombs
【更多完整專訪內容請見《LaVie》2016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