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仔細盯著良根的名字和作品看一陣子,你會突然發現,原來良根之所以名為良根是有原因的。良,即是美好;根,則有著飲水思源的尋根意味。而良根的代表作品主題,幾乎都描繪著台灣這片土地上的回憶與故事。
勾起回憶的老花磚浴缸
近來在網路上流傳一張繪有花色小磁磚浴缸的老式廁所插畫,不少六、七年級生網友紛紛留言指認,「我小時候外婆家的浴室就是長這樣耶!」這張勾起跨世代回憶的作品,正是出自良根與善寫文字的哥哥郭漁於去年底聯手出版的繪本《什麼不見了》。
在這本掀起熱烈迴響的繪本之前,兩人自費出版的《峰言峰語》一舉拿下紅點設計獎、iF設計獎、以及ADC Global Awards紐約藝術指導協會年度插畫銅獎,儘管獲得連番的大獎肯定,良根仍然清楚自己想走的方向,從隨後的繪本《曙英-小旅行的日子》就可以窺見前後畫風的明顯不同。對於這樣的改變,良根解釋著,「其實《峰言峰語》是郭漁的文字先出,我感覺他的文風搭配插圖,模式上有點像是接案。但從《曙英-小旅行的日子》開始,以台灣鄉間風物的主題和寫實感畫風,才是我想做的。」
從練功到畫風的精實理性
大學讀的是工業設計,精準、寫實的繪圖功夫也顯現在良根越加確立的作品風格中,對於繪圖能力的累積,良根頗有自己的堅持,例如當他發現壓克力顏料最能表現出他理想的畫風之後,六年以來沒有換過其他顏料,「一直到現在,我都覺得對壓力克顏料的鑽研還是不夠」,這不是裝謙虛的場面話,良根的確是那種會特別空出時間去看當代藝術展的插畫家,「因為我喜歡手繪,所以一定要看原作才能觀摩到筆觸和技法」。偏愛手繪創作的他,甚至還練就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手感」插畫其實不是真的用手畫、而是透過電腦手繪板完成的功力。
說起話來總是輕快談笑的良根,其實是個理性比重較高的人,彷彿隨時能從客觀第三人的角度評估自己的創作能量和表現,「以寫實細節度來看,目前我畫得最好的是物件,其次是建築,人物還是最需要加強」,他如此分析現階段的自己,而能夠透過繪本建構出一個完整詳實的時空,正是良根心目中邁向進階之道的必要能耐。
帶台灣故事去到更遠的地方
兒時在鄉下爺爺家三合院的童年回憶、小鎮市井的人情況味、以及鄉野自然的蓬勃生命力,都成為良根創作時的珍貴基底,「我已經想好未來五年想畫的主題!」雖然不能透露太多細節,但具台灣時代記憶的生活居所、特有種動物都有可能成為主角。以台灣為創作主題的同時,良根對於繪本創作的形式,也不限於台灣常見的型態,帶有點漫畫感分鏡的graphic novel,或有點小驚悚的敍事路線都在嘗試之列。
訪問進行到一段落,在插畫產業的求生之道還是免不了成為話題,良根帶著一貫明朗而理性語氣談起規劃,「把作品推到海外市場、簽國外版權,是我們的中長期目標」,一邊仍舊不改熱血地又補充道「就算生活很苦,只要有熱情,畫100年我都不會放棄的!」
Text / 方敘潔
Via / 良根
【更多完整專訪內容請見《LaVie》2016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