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爬山,腦中浮現的是學生時代背著點心飲料跟著老師、同學上山野餐的場景,頂多一個小時即可來回的路程,已達對於爬山想像的極限。因此看待「能高越嶺」之行存有「只是爬座路途比較遙遠的山」的輕鬆心態,帶著憨膽和沈重裝備,一路跟著平日在山中穿梭自如的台電資深保線員和登山老將們前進,渾然不知接下來登雲海保線所、天池山莊、光被八表碑等海拔逾千甚至近三千的三天路程會遇上的體力挑戰和美妙驚喜。
剛踏入登山口,穿過人界與林界的交接之處,原住民山青們在石頭恭敬地擺上一支菸、一粒檳榔、一杯小酒,以祭山神表示敬畏。進入大地之母的懷抱,高聳入雲的山稜、難以預知的氣候,沒人喊得出「人定勝天」,我們便不自覺地渺小起來,謙卑地踏著腳步,既感謝路上的大塊假我以文章,卻心驚下一個轉角會不會陷入一個踉蹌跌落山谷的險境。
山之敬:遼闊山景令人臣服大地之美
才剛踏上路程,眼前就見月前山崩的路段,山壁上每塊碎石仿若只需輕推一把就會往下衝的姿態,讓人已經不敢看整座崩落的山壁到底有幾樓高,只感覺視覺判斷遠近距離的系統彷彿失效,畫面或遠或近地聚焦再失焦。但同時美景也隨處可見,那山澗穿流沖打的三層瀑布,從崎嶇峻岩奔流下,經谷中綠意清池,再沿著小石塊如珍珠般白花花地躍進潺潺溪流,無論觀全景抑或賞細貌,皆有沁人心神之處。晴日得見山稜線清晰地挺立在烈日下,細數遠處山巔上像朵朵花椰菜的叢叢林木;雨日可見山嵐籠罩的朦朧小道,雙眼掛上天然修圖濾鏡望去夢幻得宛如仙境。
山之妙:動植物生態綺麗炫目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一路上各式高山植物,經由保線員和知識淵博的同行山友提點,才補足了些許山野知識。那開得滿山雪白、緊緊一朵挨著一朵盛開的花叢是高山杜鵑,同樣乳白一片但更為圓潤秀雅並配有粉色紅葉襯托的是太平山櫻,路上四處可見的咬人貓只咬人手背、不咬手心,從樹幹上長出的橘色瓣狀靈芝、擁有台灣黑熊V領紋身的葉子,以及諸多叫得出來的、叫不出來的蕈類,一株比一株清新可人。動手摘下卻是捨不得,由高山滋養的活靈生命,還是讓他們留在母親懷抱。最幸運的要屬看見台灣保育鳥類帝雉,儘管只能遠遠窺探牠的美妙身影,亦心滿意足矣。
山之親:一聲招呼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山中有股奇妙的力量,能融化人的冷漠藩籬。素來走在城市裡少有陌生人迎面喊來問好,沒想到在山林間,一句「早安」、「加油」,或是問候起即將攀登的路程,甚至閒話家常地聊起旅程,每一張面孔傳遞的是最真誠的關心。一路上,碰巧遇見第一次一起登山的五姊妹,你一言、我一語,相伴步行好不熱鬧;進行八天登山旅程的勇健中年大叔們,負重上山花上八天才走完的幾十公里路,對他們來說其實是人生享受;兩位森林學系研究生上山觀察記錄這塊山嶺的變化,嬌小身軀扛起四十公斤的行囊,背影透露著對於生態的熱情。在這諾大山中,人與人之間有形的距離,反而拉近彼此心裡的距離。
當我們漫步穿梭於山林間時,享受大自然餽贈的豐厚禮物,才想起這些步道都是那些在台灣光復之初山中維護電力設備的線路維修員「保線員」一步一腳印踩出來的蹊徑。為了保護所有運輸電力的設備裝置能夠不中斷地輸送電力到全台各地,他們每日跨越崇山峻嶺,深入人跡不及之處,長年處於海拔千尺以上之地辛勤工作,乾糧野菜果腹已是家常便飯,如遇天災搶救線路之時,還得強忍高山上的狂風冰雪侵襲同時搶修工作。對一般人而言視為挑戰的登山活動,對於保線員而言,就是工作時稀鬆平常的必經之路。循著一座座電塔前進,我們彷彿看見前人篳路藍縷的身影,感謝保線員、感謝大地、感謝生命。
想要瞭解更多「電力與自然共生--台電十大秘境探索」精彩遊程與豐富活動內容,請按此。
Text & Photo / YaChen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