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理論的雄辯,台灣向來在研發和實作上更為出色。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與其開發更多土地和礦產,不如將現有的材料發揮最大功效。本次由交大跨領域設計團隊(TDIS)邀請企業單位聯合展出,同時帶來民眾在建築上的創意實作,從「日常」和「再製造」等兩個面向,讓全世界看見台灣樸素踏實的建築思考。
雲林鄉間,農用的綠色頂棚向四周延展,遠方看來就像無垠的青翠寶地。曾成德說,「我想用這張台灣館主視覺的照片,呼應今年的大會主視覺。綠色意即永續,而橫躺的田地要比直立的大樓更藏財富。」
正視當前問題
作為島嶼國家,台灣沒有太多本錢競逐資本密集的城市開發,當許多地方還在求高、求各種實驗性的建築形式時,台灣首先面對的卻是土地和資源不足的問題。今年擔任台灣館策展單位的國立交通大學跨領域設計團隊(TDIS),由曾成德、莊熙平、曾瑋、曾聖凱共同策畫,帶來《臺灣再製-常民構築》的主題,一反過去聚焦明星建築師的呈現方式,把鎂光燈照向民間,從企業和素人的經驗中汲取智慧,同時貫徹回收再利用的觀念,點出國內建築的前瞻性。
新建築來自新材料
場內最引人注目的,是分別坐落於對角兩側的「穴居」和「巢居」。「穴居」與元太科技合作,外牆由32片32吋E Ink電子紙拼接製成,可透過程式自由決定顯示畫面,瞬間更換壁面紋路。元太科技原本就是世界電子紙龍頭,過去曾將此技術運用至電子書閱讀器,推動數位閱讀的里程碑。電子紙不像一般螢幕發光傷眼,質地猶如印刷,而且只有在轉換內容時才需微量電力,除了書籍,目前也使用到包括倫敦智慧公車站牌、RIMOWA行李箱電子感應條、仁愛永豐銀行叫號系統等地方,比起LED螢幕,可用更少耗能滿足公共設施傳遞資訊的需求,未來也預期延伸至室內裝潢。
位於展場另一端的「巢居」,則如一間輕盈的茶室。永豐餘研發的nPulp技術,能回收稻、麥收割後的秸稈,藉由生物酵素分解後再造為紙,製程不僅純天然,完成後的紙品亦可自然分解,降低環境負擔。此展首次將以往用作產品包裝填充材的nPulp製紙,改成建築使用的紙磚,外型輕薄,而且使用年限等同木頭。
「『再製』不只是recycle,而是up-recycle,也就是比原先的更好。」曾成德笑道。穴與巢皆為人類最原始的棲住型態,提出這兩種「原型」(prototype),其實正是從頭思索建築的可能性。曾瑋指出,就像巢居的量體來自回收,又全部能再次分解,意味我們不該再將建築視為一個物件(object),而是提升至一個循環系統(digestion),反覆利用,就不會匱乏。
實用為上!常民的再造力量
同樣的概念也可見於展覽訪談15位素人建築師的影片,以及向全國徵件後,篩選出島上各處平民建築的照片。「現代主義面對的情況是需要大量房屋,但現在的問題不是這個,而是環境的問題。所以訪問的素人建築師都在處理這樣的議題。」曾成德說。例如將廢棄貨櫃轉為可用空間、設置雨水回收系統、或集合眾人之力自行造屋等案例,都是來自民間對於環保的實踐。
展場中央,一整排細膩的模型,再現了入選的照片景象,也是我們熟悉不過的台灣街道:各色充斥的招牌、密麻堆疊的鐵皮屋或外凸的窗檯空間。街景的美醜時常成為爭論話題,但沒有優美外表的城市,卻從骨子裡透出一股韌性,那是每一位居住在這裡的人,為了生活進行的各種微小嘗試。從企業到個人,從技術到人文,展覽帶出台灣在不同層面都努力回應當前的環境問題。當觀者拿取角落印有入選街景的明信片時,就像把台灣也帶回家,讓世界的各角落,都看見這裡的人、建築、以及勇於回應問題的態度。
INFO︱《臺灣再製-常民建築》
Date/即日起∼11.27
Venue/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
Web/www.ntmofa.gov.tw
Text / 歐陽辰柔
via / 國立台灣美術館
【完整內容請見《LaVie》2016年0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