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幽了這次里約奧運開幕式一默,認為於尾聲的表演讓體育場空拍看來就像是廚房瓦斯爐的火圈,但激起的討論更多卻是在巴西如何在「史上最窮的開幕式」上打了漂亮的翻身仗,捨棄了在北京奧運與倫敦奧運中大放異彩的LED技術,大量採用被認為是相對環保、高效能並且色澤大幅提升的ALPD(Advanced Laser Phosphor Display)雷射工程投影設備,營造一場盛大華美的立體光雕(Projection Mapping)盛典。
奧運作為黑科技的展示場
2000年雪梨奧運中出現的水下火炬,即透過奧運聖火在大堡礁下的傳遞轉播大聲宣告這項技術的成熟。2004年奧運的雷射全息投影,也預示著3D圖像投影技術普及的時代將來。2008、2012年兩次奧運的採用數十萬顆LED組成的螢幕運用,也都顯示了科技在色彩呈現上的進化。直到2016年雷射投影的成本大幅下降、光源更為環保、色域更廣,這項技術便在里約奧運開幕式大大令人驚艷一把。
ALPD(Advanced Laser Phosphor Display)雷射光光源,與高亮度的LED光源技術相較,亮度表現更加完美,可以做到單機5萬流明以上,遠高於LED投影機的2千流明亮度紀錄,在螢幕成像上色彩更為飽和。因此在里約奧運中,為人讚嘆充滿南美與森巴風格的艷色視覺,也必須歸功於良好的技術支援。
總有人戲稱奧運會為黑科技的展示場,「黑科技」的語意已經不再是不可實現的技術,而是被定義為一般人很難實現的科技水平;而由於奧運會所具有的全球傳播特性,也總是在奧運會後帶動這些展示科技的產業發展熱潮。
實際上,光雕投影的概念出現的相當地早,在1969年迪士尼最早將這項技術應用在樂園的鬼屋「The Haunted Mansion」中,投影預錄的16釐米影片在具有人臉弧度的半身石像上,讓他們唱著鬼屋的主題曲。另一個例子則是來在1980年藝術家Micharl Niamark的空間投影裝置,將空間中所錄製的表演者活動投射到已經空無一人的原本空間中,是為當時的「新媒體」創作實驗。而在20世紀末,迪士尼與通用電氣奇異公司(GE)更分別註冊了將虛擬影像映像(Mapping)於3D實體物件之概念應用的專利。學術領域中也開始發展,北卡羅來納大學的未來事務所(Office of the Future)首度提出空間擴增實境(Spatial Augmented Reality, SAR)的概念,大膽設想未來任何表面與介質都可以投射出虛擬物件。
而今,除了較為入門的建築光雕投影、曾為噱頭的福祿猴的曲面投影之外,還有熱門的擴增實境Pokemone GO、於空間中投影出DNA螺旋結構的2004年雅典奧運開幕表演,甚至是虛擬人物初音來未在現實世界中的演唱會,都已經實現了當初未來事務所預言的情節。
Text、Photo / 非池中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