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於單一處無法大量生產,日本知名生活雜貨品牌中川政七商店採取了和多個工坊協力的策略。我們來到其中一間位於奈良縣的御宮知靴下製造株式會社,直擊工廠內部,並了解他們如何透過合作,挽救快要消失的夕陽產業。
十幾台機器轟隆作響,快速把彩色的線拉入,再吐出蓬鬆的襪子。10位員工低頭忙著車線,印燙標籤,檢查品質,像一首節奏明快的進行曲。
御宮知靴下製造株式會社創立於昭和24年(西元1949年),長期以代工製造襪子為主要業務,現任社長已是第三代。但隨日本人力價格上漲,通路大量進口中國成貨,這裡能接到的訂單越來越少。2011年中川淳創立品牌2&9的時候,因為奈良本就是最大的襪子產地,所以刻意找尋在地工廠,雙方因此展開合作。
過往製作襪子以實用的基本款為主,但2&9儘管款式簡約,卻希望更具設計感,以及增強局部的功能性。例如在一隻襪子中,底部的1針必須帶4條線以增加厚度,腳踝2條,開口1條,另外得做兩層,才能提升舒適感。綜合不同密度,難度自然增加,還得克服花紋的變化,甚至也得嘗試新的織法,對他們而言是一大挑戰。
但一切自然有所回報。廠長山下先生提到,由於2&9定番的商品居多,需求很穩定,目前已佔他們總產量的3~4成。特別是2014年首相安倍調漲消費稅後,很多廠房業績大受影響,他們卻不減反增,是很少見的情況。「我們的品質一定比大工廠好,因為隨時有人在仔細檢查,大工廠做不到這麼細膩。」這種求質不求量的堅持,曾一度要被低廉的大量製造取代,卻因和中川政七商店的合作,渡過了危機。
採訪結束用午餐時,御宮知喜久夫社長對我們說:「還是有這種驕傲,希望大家覺得日本製的東西比較好!」語氣平緩,卻充分展現出一座地方小工坊,靠著雙手做出足以讓消費者信服的商品,那種恆久不變的毅力和決心。
(想知道更多中川政七商店的系列報導,請見La Vie 2016年9月號)
Text、Photo/歐陽辰柔
Interpretation/Viga